兆易创新(603986):多元化布局助力稳健经营 利基DRAM量价齐升
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41.50亿元,同比增长15%,实现归母净利润5.75亿元,同比增长11.31%。
平安观点:
受益政策红利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公司业绩稳健增长: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1.50亿元(+15%YoY),归母净利润5.75亿元,同比增长11.3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44亿元,同比增长14.99%,主要系政策红利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一方面,消费类国家补贴政策的实施,带动消费类终端市场需求稳步释放;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持续拉动PC、服务器、汽车电子等领域需求增长;公司持续保持以市占率为中心的策略,较好地把握了市场机遇,公司产品在存储与计算、手机、汽车、消费等多个领域均实现收入和销量的同比快速增长。
同时,利基型DRAM行业供给格局改善,带动产品量价齐升。2025年上半年公司整体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是37.21%(-0.95pct YoY)和14.16%(-0.17pct YoY)。从费用端来看,2025年上半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为22.58%(+0.27pct YoY),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分别为5.41% ( +0.69pct YoY ) 、7.04% ( +0.83pctYoY)、-3.54%(+1.38pct YoY)和13.68%(-2.62pct YoY)。2025Q2单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2.41亿元(+13.09%YoY,+17.40%QoQ),实现归母净利润3.41亿元(+9.17%YoY,+45.27%QoQ)。Q2单季度,公司的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37.01%(-1.14pct YoY,-0.43pct QoQ)和15.53%(-0.22pct YoY,+2.97pct QoQ)。
利基DRAM供给格局改善带动量价齐升,定制化存储客户拓展顺利:升从营收结构上看,2025年上半年,存储芯片实现营收28.45亿,同比增长9.23% , 营收占比为68.55%;MCU 实现营收9.59 亿, 同比增长19.11% , 营收占比23.11%; 模拟产品实现营收1.52 亿, 营收占比3.67%;传感器实现营收1.93亿,同比增长0.53%,营收占比为4.65% 具体来看,Flash产品方面,2025年上半年,在消费国补及第二季度消费旺季等因素催化下,消费领域需求增长明显。同时,手机屏幕、AI PC及服务器中NOR Flash存储容量的不断升级也拉动了Flash业务收入的增长。利基型DRAM产品方面,随着海外大厂加快淡出利基型DRAM市场,市场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2025年上半年,公司利基型DRAM产品量价齐升,毛利率季度环比改善明显。收入结构上,DDR4产品占比提升,其中新产品DDR4 8Gb在TV、工业等领域客户导入成效显著,收入贡献快速提升,已成为利基型DRAM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端侧AI 需求的兴 起,对定制化存储解决方案提出新的要求,公司控股子公司青耘科技紧贴客户需求,积极开拓包括定制化存储方案在内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市场,从容量、带宽、能耗等方面为客户提供更为定制化的解决方案,重塑端侧存储新形态。公司定制化存储在AI手机、AIPC、汽车、机器人等若干领域的客户拓展进展顺利。MCU产品方面,公司继续强化深耕优质消费及工业市场的战略,公司已成功量产64大系列、超过700款MCU产品供市场选择。2025年上半年,消费及工业依然是MCU最大的营收来源。在各下游应用领域中,网通领域的营收同比大幅增长;消费和汽车领域同比实现了较快增长;工业领域表现平稳;同时,公司继续深耕工控、数字能源等细分领域。公司围绕AI的产品布局逐渐深入,光模块产品营收实现良好增长,机器人及服务器电源领域客户拓展稳步推进。模拟芯片方面,公司原有模拟芯片收入实现同比超过4.5倍的增长,加之收购苏州赛芯的影响,公司模拟芯片收入同比实现大幅增长。
投资建议:公司主要业务为存储器、微控制器、传感器和模拟芯片的研发、技术支持和销售,产品应用广泛,为消费电子、汽车、工业应用、PC 及服务器、 物联网、网络通讯等领域的客户提供全面的“感、存、算、控、连”生态协同解决方案。综合行业趋势和公司最新财报,我们调整了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的净利润分别为14.49亿(前值为14.98亿)、19.69亿(前值为20.32亿)、25.38亿(前值为25.96亿),对应的EPS分别为2.18元、2.96元、3.82元,对应2025年8月22日收盘价PE分别为69.2倍、50.9倍、39.5倍。考虑到公司的行业地位以及在定制化存储领域的前瞻布局,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若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公司不能及时调整客户和产品结构,可能会对业绩产生不利影响;2)供应链风险。公司的产品特点适合采用无晶圆厂运营模式,晶圆代工厂和封装测试厂等供应链各环节的产能能否保障采购需求以及合理成本,存在不确定风险。3)汇兑损益风险。公司境外销售占比较高,且主要以美元结算,汇率大幅波动可能给公司运营带来汇兑风险
□.杨.钟./.徐.碧.云./.郭.冠.君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财网版权所有(C) HTTP://WWW.CF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