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瓦星云(301589):聚焦高阶产品路径 静待行业景气复苏

时间:2025年08月22日 中财网
事件:2025 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33 亿元,同比下降1.93%;归母净利润2.94 亿元,同比下降9.33%;归母扣非净利润2.86 亿元,同比下降8.60%。


  2025Q2 单季实现营业收入9.12 亿元,同比增长3.41%;归母净利润1.92 亿元,同比下降4.95%;归母扣非净利润1.88 亿元,同比下降4.22%。


  国内市场需求疲弱的大环境没有明显的改变,公司聚焦高阶战略贯彻明确在公司一季报点评中,我们提到过公司成长趋缓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内商业直显市场的需求疲软,根据洛图科技的数据,2024 年,中国小间距LED 显示屏市场的销售额为143.6 亿元,同比下降7.6%,公司作为 LED 直显显控上游核心供应商,一定程度上受到行业约束。但从整个上半年的数据情况来看,公司保障利润率,聚焦高阶产品,不做低价产品内卷的策略得到了良好的贯彻,公司二季度毛利率58.20%,扣非净利润率20.65%,基本恢复到了过去两年较佳的季度盈利水准。


  MLED 市场持续成长,COB 渗透率持续提升,保持良好增势在随着发光芯片尺寸的下降、生产工艺的成熟和成本的下降,LED 显示屏的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宽,逐渐从户外走入室内、从专业市场走向商业和消费市场。目前,MLED 显示逐渐成为市场新的增长点。与传统LED 相比,MLED 显示效果更佳,具有高亮度、高分辨率、低功耗、高集成、高稳定性等特点。据CINNOResearch 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 年中国MLED 投资金额约为845.80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30%,预测2025 年MLED 领域投资金额同比增长率或仍将超30%以上;据LEDinside 不完全统计,2025 年上半年,国内与MLED 有关的项目累计投资额已超过560 亿元人民币,MLED 产业进入快速增长期。


  在此趋势下,公司引领的COB 显控市场依然保持良好增势,与传统SMD 显控的激烈竞争形成截然不同的市场格局,是公司保持显示控制系统盈利水平的重要保障。


  高端视频显示处理系统继续聚焦高阶产品路径从公司半年报披露数据易见:视频处理系统上半年销售额同比增长5.51%,毛利率同比提升2.33%,但销售量则是下降了8.06%,这一数据是公司视频显示处理系统领域,聚焦高阶发展路径的真实写照。


  随着人们对视觉体验需求的提升,超高清视频的显示效果越来越趋向细腻和真实,显示技术也从传统的平面屏幕发展到了异形屏、透明屏等,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应用场景推动了显示终端、视频处理设备的技术升级和需求增长。据AMD 推算,人眼的像素极限与16K 分辨率的规格最为接近。当前,超高清视频产业正处于从2K 向4K 升级的阶段,8K 刚刚起步,距离16K 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公司聚焦高端、进阶的应用场景,不断提升产品以及解决方案的品质水平,集成更多一体化功能,并且根据客户应用习惯不断迭代改善操作体验,这条路径显然是在行业低谷期蛰伏的最佳选择。


  MLED 芯片和设备健康成长,有望成为25-26 年独家增量赛道公司通过长期的技术攻坚,向LED 显示产业链的前端环节不断延伸,率先在行业内推出MLED 核心芯片和智能装备,从过往的披露数据来看,MLED 的成长一直维持着相对独立的较高增速,在国内前列头部终端品牌大力推进MLED 开发的行业背景下,公司作为其核心显示算法驱动配套厂商,能够充分享受到行业推进与渗透提升所带来的成长与增量,这块与其他以直显商业市场为主体方向,  并未着重布局的公司相比,有望成为相对独立且不依赖于行业荣景状况的独家增量赛道。


  今年上半年,公司还推出了以“PWM+PAM 混合驱动芯片”为核心的Infinity 无极MLED 超高画质解决方案。该混合驱动芯片可针对每一帧图像,在脉宽调制的基础上,实时调节显示屏上每一颗LED 灯的驱动电流,释放每一颗发光芯片的极致潜力。其画质解决方案就是通过控制系统、智能算法、全灰阶校正与PWM+PAM 混合驱动芯片的深度融合,实现全链路技术突破,呈现出“五高两低”的技术特点,即高峰值亮度、高动态范围、高灰阶级数、高刷新、高色准、低功耗、低温升,实现了对图像的精准调控和色彩的极致还原,显著提升了LED 显示屏的显示效果,这一产品方案充分体现了诺瓦星云在行业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


  投资建议:2024H2 至2025H1 的公司业绩的持续下降主要原因在于疲软的市场需求,公司始终保持着领先的市场占有率,以及良好的关键增量细分赛道卡位优势,公司在COB、MLED 等领域强劲的技术优势以及在高价值细分领域的多年积累和积极拓展,是其能够在行业下行期表现强于争对手的基础,展望未来,一旦行业需求回暖,公司会率先走出行业阴霾,利润成长也将重回弹性。


  盈利预测与估值


  预计2025-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4.8 亿元、42.4 亿元和56.7 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5 亿元、8.62 亿元和12.15 亿元,考虑到公司半年报环比向好,以及对于自身聚焦高阶产品路线策略的坚定贯彻与执行,提升评级至“买入”。


  风险提示


  下游直显屏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风险;新产品市场开拓风险。
□.王.凌.涛    .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财网版权所有(C) HTTP://WWW.CF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