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联科技(301606):从充电与NAS看绿联科技空间
对绿联科技而言 ,充电与NAS两大业务是公司远期成长的核心来源。
充电:我们思考绿联科技VS 安克创新的成长空间?整体来自于绿联科技的产品周期与海外周期相对晚于安克创新。1)品类空间:绿联科技小充对标安克创新具翻倍空间(同口径下,约1/2)。绿联科技起步更重性价比而安克创新更重附加值,绿联科技当前正拓展品类(大充、氮化镓)、升维品牌(年轻化营销+创新设计+深化性价比三管齐下),我们认为公司将迎自身产品成长周期。2)海外空间:绿联科技外销对标安克创新的空间更大(35e/238e,约1/7)。绿联科技在外销整体、北美体量、线上份额/线下KA 进驻方面皆有追赶,我们认为公司当前在海外品牌拉高、产品渠道体系等已有具体发力。
NAS:AI 催化C 端需求进阶,核心讨论在于对行业ToC 品牌VS ToB品牌VS 大厂入局的格局判断?1)格局判断:C 端头部公司绿联科技在内销线上份额已跃升至行业第1,最新积极开启海外拓展步伐。我们对比发现,当前ToB 品牌C 端基因不足、而大厂布局普遍更偏入门/低端,Nas 行业在其高投入壁垒属性下短期难见大量极致竞争。2)空间判断:C 端产品体验的关键在软件易用与否、应用丰富与否。绿联科技新推全新系统+AI NAS,未来预计还将补足下沉产品(千元以内),应对小米入局更享先发优势;我们预计公司未来3 年NasCagr 超100%,对应2027 年25 亿元。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6/2027 年收入81/104/130 亿元(NAS 预计分别8/15/25 亿元)、同比+32/27/26%,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7/9/12 亿元、同比+42/35/33% ,对应PE 分别43/32/24X。其中主业对比可比公司2025-2027 年平均PE32/25/20X, NAS 业务对比SAAS 公司(如金蝶国际/广联达/金山办公等)平均PS 估值10-15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三方数据失真、数据测算偏差、产品不及预期、品牌竞争加剧、渠道扩展不及预期、财务风险。
□.邓.欣./.陈.耀.波./.刘.志.来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财网版权所有(C) HTTP://WWW.CF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