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股份(600887):减值风险出清 盈利能力优化 维持买入评级
事件:公司披露2024 年报及2025 年一季报,根据公司公告,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157.8 亿,同比下降8.24%,归母净利润84.53 亿,同比下降18.94%,扣非归母净利润60.11 亿,同比下降40.04%。2025Q1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0.18 亿,同比增长1.35%,归母净利润48.74 亿,同比下降17.71%,扣非归母净利润46.29 亿,同比增长24%。公司业绩超预期。
公司拟派息每股1.22 元,派发现金红利77.26 亿,加上现金回购计入现金分红的金额7.58 亿,合计分红84.8 亿,分红率100%。
投资评级与估值:基本维持盈利预测,新增2027 年预测,预测2025~2027 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13.77,121.38,128.15亿(前次2025~2026 年为113.2,121.7 亿),分别同比+35%,+7%,+6%,最新收盘价对应2025~2027 年PE 分别为16x,15x,14x。公司作为国内乳制品领先的企业,液奶方面,高端品类渗透率依然有提升空间;奶粉方面,伴随中小企业出清,头部企业份额集中趋势不变。伴随上游原奶供给出清,供需格局改善,未来存货和信用减值压力缓和,未来盈利能力有望提升。当前时点公司估值经过连续回调已经位于十年较低水平,考虑到过去3 年均保持70%以上分红率,估值性价比高,维持买入评级。
分产品看,2024 年液体乳/奶粉及奶制品/冷饮分别实现收入750.03/296.75/87.21 亿元,分别同比-12.3%/+7.5%/-18.4%。
液态奶业务收入下滑主因公司主动调整渠道新鲜度,收缩发货,参考尼尔森及第三方调研数据,公司液体乳零售额市占率维持第一。公司常温奶业务积极研发新品,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低温业务通过新品创新,酸奶实现逆势增长,低温白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30%。奶粉业务,金领冠实现双位数收入增长,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占率同比提升1.1pct 到17.3%,成人奶粉市场份额同比提升0.8pct 到24%,稳居市场第一。分区域看,24 年华北/华南/华中/华东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21.91/284.44/212.34/174.72 亿元,分别同比-5.2%/-9.8%/-13.5%/-9.5%。
2025Q1 液体乳/奶粉及奶制品/冷饮分别实现收入196.4/88.13/41.05 亿,分别同比-3.1%/+18.6%/-5.3%。液体乳业务经历去年的库存出清,今年库存恢复良性区间,3 月份开始表现环比明显改善,预计二、三季度有望在低基数实现显著的恢复性增长。奶粉业务收入增长主因市场份额扩张。
2024 年计提减值,报表风险出清,2025 年有望改善。2024 年公司毛利率34.1%,同比提升1.3pct,主因原奶价格下降。
另一方面,2024 年公司报表端存货跌价损失为12 亿,同比持平,这一项主要来自于原奶过剩,喷粉带来的减值损失。2024年公司销售/管理费用率分别为18.99%/3.86%,分别同比+1.1/-0.23pct。销售费用率提升主因收入下降导致规模效应减少,从销售费用绝对值看,同比下降2.6%,主要是广告营销费用的优化,管理费用率下降主因职工薪酬支出减少。2024 年公司出售昌吉盛新股权获得的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收益25.6 亿(影响归母净利润20 亿),而计提澳优商誉减值30.37 亿(共计提商誉减值30.75 亿),剔除以上两项影响后,2024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约95.3 亿,对应的归母净利率8.2%,同比基本持平。
2025Q1 公司实现毛利率37.82%,同比提升1.8pct,主因原奶价格同比下降,销售/管理费用率分别为16.92%/3.77%,分别同比下降1.52/0.7pct,销售费用率下降主因公司持续优化广宣费用投放,以及今年没有渠道新鲜度管理的费用压力,因此得到优化。2025Q1 公司归母净利率14.76%,去年同期还原出售昌吉盛新股权影响后的净利率为12.04%,同比提升2.7pct。展望2025 年,公司报表上减值风险出清,未来轻装上阵,伴随上游原奶产能出清,奶价企稳,喷粉减值损失减少,盈利能力有望继续提升。
风险提示:竞争格局恶化,食品安全事件。
□.吕.昌./.周.缘./.严.泽.楠 .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
中财网版权所有(C) HTTP://WWW.CF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