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达环保(688501):项目交付贡献增量 主营有望持续高增
公司发布2025 年一季度报告。公司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19 亿元,同比增长317.34%;实现归母净利润0.69 亿元,同比上升990.26%;扣非归母净利润0.68 亿元,同比增长1067.48%。其中,营业收入与利润大幅增长主要系公司一季度渔光互补项目交付完成拉动。
渔光互补项目交付,季度业绩高增。公司2025 年3 月发布公告,将公司三级全资子公司青岛兴盛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持有的120MW 渔光互补项目以股权转让的方式转让给新能星洲(胶州市)新能源有限公司,该项目最终确认总投资额5.47 亿元,项目于3 月17 日完成交割,并对一季度业绩实现利润贡献。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6.19 亿元,同比增长317%,实现归母净利润0.69 亿元,同比增长990%。
煤电升级改造需求加码,辅机业务有望高增,灵活性改造空间广阔。公司传统业务包括除渣设备和低温省煤器,属于煤电必备辅机,受益于煤电新增扩建与煤电设备更新加快,有望持续增长。据wind,2024 年火电基本投资完成额累计1588 亿元,同比+33%;全国煤电装机11.95 亿千瓦,同比增长2.6%。我们测算,公司传统主业市场潜在空间未来3 年内预计年均7 亿-29 亿元。灵活性改造方面,政策要求不断加码。2025 年4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 年)》,提出深度调峰改造目标为现役机组最小出力25%—40%额定负荷,新建机组纯凝工况下≤25%,新一代示范机组≤20%。我们预计,伴随火电向调节性电源转变以及盈利改善,灵活性改造需求将持续释放,预计未来3 年相关业务的年均潜在市场空间达7-17 亿元,全负荷脱销有望保持高增,电极锅炉业务有望放量。
走出去、扩品类,多元发展打造成长新引擎。公司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于2024 年设立子公司,与印尼国家电力考察团达成战略合作共识,重点围绕火电环保设备及灵活性改造技术展开合作。同时公司与某韩国企业签订灰渣处理系统订单,合同金额1589.5 千万美元,预计有望在2025 年实现交付,贡献业绩增量。此外,公司还有脱硫废水、钢渣处理等新兴业务有望成为未来业绩增长新引擎。
投资建议。作为煤电辅机和火电灵活性改造细分龙头,煤电升级改造接续煤电新增,公司发展空间广阔。考虑到公司2025 年“渔光互补”项目确认收入贡献业绩,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 年收入分别为19.87/23.84/27.85 亿元,同比增长51.2%/20.0%/16.8%;归母净利分别为2.12/2.59/3.09 亿元。对应2025-2027 年EPS 分别为1.72/2.10/2.51元,对应PE 分别为15.1/12.4/10.4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火电建设不及预期;2.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政策不及预期;3.
火电灵活性改造需求释放不及预期。
□.张.津.铭./.高.紫.明./.刘.力.钰./.廖.岚.琪 .国.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中财网版权所有(C) HTTP://WWW.CF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