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色股份(300402) 预告年度 | 2023-06-30 | 预测指标 | 非经常性损益 | 业绩变动 | 预计2023年1-6月非经常性损益约:271万元。 | 预告类型 | 不确定 | 预测数值(元) | 271.00万 | 业绩变动同比 | 10.97%~10.97% | 业绩变动环比 | -- | 业绩预计原因 | 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的主要原因为:1、报告期内,公司合同订单充足,任务量饱满,按约定完成的设备量较上年同期增加,营业收入增长,规模效应进一步显现。上半年,公司多措并举强化生产管理,全力确保产品交付。一是推进非标产品制造过程的标准化、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缩短产品制造周期;二是持续加强项目管理,高效协调营销、设计、工艺、采购、生产等制造过程重点环节,做好项目的进度、成本和质量控制;三是加强原材料供应管理,努力降低采购成本,持续推进“两金”压降工作,努力降低财务成本,进一步强化降本增效。2、报告期内,公司全力开展营销订货,订单实现进一步增长,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特别是新能源领域,延续了去年的强劲发展势头,在光伏多晶硅和汽车动力电池领域获取了新疆大全、华友钴业等行业内头部企业的多项大额优质订单,新能源领域产品订单占比持续提升;持续深耕传统化工优势领域市场业务,在PTA、PDH、醋酸、VCM等重点领域获得优质订单,同时外贸订单实现显著增长;进一步开拓舰船及海洋工程装备领域业务,首次承接了海洋工程用高效换热器设备订单,持续跟踪多项国家级深海钛合金装备相关项目,为该领域相关订单获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271万元,上年同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244.20万元。 |
预告年度 | 2023-06-30 | 预测指标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业绩变动 | 预计2023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3,229万元至3,729万元,同比上年增长:21.43%至40.24%。 | 预告类型 | 略增 | 预测数值(元) | 3229.00万~3729.00万 | 业绩变动同比 | 21.43%~40.24% | 业绩变动环比 | 6.44%~38.40% | 业绩预计原因 | 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的主要原因为:1、报告期内,公司合同订单充足,任务量饱满,按约定完成的设备量较上年同期增加,营业收入增长,规模效应进一步显现。上半年,公司多措并举强化生产管理,全力确保产品交付。一是推进非标产品制造过程的标准化、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缩短产品制造周期;二是持续加强项目管理,高效协调营销、设计、工艺、采购、生产等制造过程重点环节,做好项目的进度、成本和质量控制;三是加强原材料供应管理,努力降低采购成本,持续推进“两金”压降工作,努力降低财务成本,进一步强化降本增效。2、报告期内,公司全力开展营销订货,订单实现进一步增长,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特别是新能源领域,延续了去年的强劲发展势头,在光伏多晶硅和汽车动力电池领域获取了新疆大全、华友钴业等行业内头部企业的多项大额优质订单,新能源领域产品订单占比持续提升;持续深耕传统化工优势领域市场业务,在PTA、PDH、醋酸、VCM等重点领域获得优质订单,同时外贸订单实现显著增长;进一步开拓舰船及海洋工程装备领域业务,首次承接了海洋工程用高效换热器设备订单,持续跟踪多项国家级深海钛合金装备相关项目,为该领域相关订单获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271万元,上年同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244.20万元。 |
预告年度 | 2023-06-30 | 预测指标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业绩变动 | 预计2023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3,500万元至4,0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20.55%至37.78%。 | 预告类型 | 略增 | 预测数值(元) | 3500.00万~4000.00万 | 业绩变动同比 | 20.55%~37.78% | 业绩变动环比 | 1.53%~30.32% | 业绩预计原因 | 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的主要原因为:1、报告期内,公司合同订单充足,任务量饱满,按约定完成的设备量较上年同期增加,营业收入增长,规模效应进一步显现。上半年,公司多措并举强化生产管理,全力确保产品交付。一是推进非标产品制造过程的标准化、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缩短产品制造周期;二是持续加强项目管理,高效协调营销、设计、工艺、采购、生产等制造过程重点环节,做好项目的进度、成本和质量控制;三是加强原材料供应管理,努力降低采购成本,持续推进“两金”压降工作,努力降低财务成本,进一步强化降本增效。2、报告期内,公司全力开展营销订货,订单实现进一步增长,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特别是新能源领域,延续了去年的强劲发展势头,在光伏多晶硅和汽车动力电池领域获取了新疆大全、华友钴业等行业内头部企业的多项大额优质订单,新能源领域产品订单占比持续提升;持续深耕传统化工优势领域市场业务,在PTA、PDH、醋酸、VCM等重点领域获得优质订单,同时外贸订单实现显著增长;进一步开拓舰船及海洋工程装备领域业务,首次承接了海洋工程用高效换热器设备订单,持续跟踪多项国家级深海钛合金装备相关项目,为该领域相关订单获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271万元,上年同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244.20万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