珂玛科技(301611) 预告年度 | 2025-06-30 | 预测指标 | 营业收入 | 业绩变动 | 预计2025年1-6月营业收入:51,500万元至52,5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33.93%至36.53%。 | 预告类型 | 略增 | 预测数值(元) | 5.15亿~5.25亿 | 业绩变动同比 | 33.93%~36.53% | 业绩变动环比 | 7.75%~11.79% | 业绩预计原因 | 业绩较去年同期增长的主要原因为:1、公司核心产品“功能-结构”一体模块化产品大规模量产,随着陶瓷加热器产线从原有厂房逐渐搬迁至先进材料生产基地新厂房,相关设备持续补充配置,现有产能正在逐步提升,量产的陶瓷加热器销往国内半导体晶圆厂商和半导体主流设备厂商,装配于SACVD、PECVD、LPCVD、ALD、PVD和激光退火设备,部分陶瓷加热器产品已量产并应用于晶圆的薄膜沉积生产工艺流程。2、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持续复苏,且在国产替代背景下,中国大陆逐步形成了完整的半导体产业集群,半导体设备厂商采购需求增长显著,推动了公司先进陶瓷材料零部件在半导体领域销售收入规模的持续增长。2025年上半年公司来自于国内主要半导体设备厂商以及国际头部半导体设备厂商的产品销售收入较2024年同期继续保持大幅增长。3、公司净利润增长率低于收入增长率,主要系公司持续保证大量的研发投入。在完善现有材料体系的基础上,公司持续布局新材料体系开发,积极拓展材料应用关联技术,以支持公司现有产品保持技术领先地位。2025年,公司研发工作继续围绕“结构-功能”一体模块化产品加大投入,持续推进产品在客户端与终端用户的验证和量产进程。目前,公司的静电卡盘与超高纯碳化硅套件也逐步量产,并已形成了一定的收入。 |
预告年度 | 2025-06-30 | 预测指标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业绩变动 | 预计2025年1-6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16,350万元至17,45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9.88%至27.94%。 | 预告类型 | 略增 | 预测数值(元) | 1.64亿~1.75亿 | 业绩变动同比 | 19.88%~27.94% | 业绩变动环比 | -10.03%~2.75% | 业绩预计原因 | 业绩较去年同期增长的主要原因为:1、公司核心产品“功能-结构”一体模块化产品大规模量产,随着陶瓷加热器产线从原有厂房逐渐搬迁至先进材料生产基地新厂房,相关设备持续补充配置,现有产能正在逐步提升,量产的陶瓷加热器销往国内半导体晶圆厂商和半导体主流设备厂商,装配于SACVD、PECVD、LPCVD、ALD、PVD和激光退火设备,部分陶瓷加热器产品已量产并应用于晶圆的薄膜沉积生产工艺流程。2、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持续复苏,且在国产替代背景下,中国大陆逐步形成了完整的半导体产业集群,半导体设备厂商采购需求增长显著,推动了公司先进陶瓷材料零部件在半导体领域销售收入规模的持续增长。2025年上半年公司来自于国内主要半导体设备厂商以及国际头部半导体设备厂商的产品销售收入较2024年同期继续保持大幅增长。3、公司净利润增长率低于收入增长率,主要系公司持续保证大量的研发投入。在完善现有材料体系的基础上,公司持续布局新材料体系开发,积极拓展材料应用关联技术,以支持公司现有产品保持技术领先地位。2025年,公司研发工作继续围绕“结构-功能”一体模块化产品加大投入,持续推进产品在客户端与终端用户的验证和量产进程。目前,公司的静电卡盘与超高纯碳化硅套件也逐步量产,并已形成了一定的收入。 |
预告年度 | 2025-06-30 | 预测指标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业绩变动 | 预计2025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6,500万元至17,500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8.59%至25.77%。 | 预告类型 | 略增 | 预测数值(元) | 1.65亿~1.75亿 | 业绩变动同比 | 18.59%~25.77% | 业绩变动环比 | -10.55%~0.93% | 业绩预计原因 | 业绩较去年同期增长的主要原因为:1、公司核心产品“功能-结构”一体模块化产品大规模量产,随着陶瓷加热器产线从原有厂房逐渐搬迁至先进材料生产基地新厂房,相关设备持续补充配置,现有产能正在逐步提升,量产的陶瓷加热器销往国内半导体晶圆厂商和半导体主流设备厂商,装配于SACVD、PECVD、LPCVD、ALD、PVD和激光退火设备,部分陶瓷加热器产品已量产并应用于晶圆的薄膜沉积生产工艺流程。2、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持续复苏,且在国产替代背景下,中国大陆逐步形成了完整的半导体产业集群,半导体设备厂商采购需求增长显著,推动了公司先进陶瓷材料零部件在半导体领域销售收入规模的持续增长。2025年上半年公司来自于国内主要半导体设备厂商以及国际头部半导体设备厂商的产品销售收入较2024年同期继续保持大幅增长。3、公司净利润增长率低于收入增长率,主要系公司持续保证大量的研发投入。在完善现有材料体系的基础上,公司持续布局新材料体系开发,积极拓展材料应用关联技术,以支持公司现有产品保持技术领先地位。2025年,公司研发工作继续围绕“结构-功能”一体模块化产品加大投入,持续推进产品在客户端与终端用户的验证和量产进程。目前,公司的静电卡盘与超高纯碳化硅套件也逐步量产,并已形成了一定的收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