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取消
中科星图(688568)
经营总结更新时间:2025-08-29
指标2025-06-30
信息来源2025年中期报告
经营评述  二、 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的启动之年,公司紧抓发展机遇,根据国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部署,提出了“一体两翼”空天地全覆盖的发展规划。“一体”是指继续巩固并深化公司在地理信息产业领域形成的核心优势,重点强化数字地球核心能力平台建设,积极融合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平台从数据处理工具向智能决策平台的演进;“两翼”则聚焦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两大新兴领域,致力于构建覆盖全链条的服务能力,“向天补强、向空发展、空天一体、以云为本”,拓展空天信息新赛道,增添发展新动能。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348,017,449.04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03%;实现营业利润124,176,314.02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2.67%;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78,101,751.52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82%。其中,低空经济板块实现营业收入 63,813,936.89元,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4.73%;商业航天板块实现营业收入 193,238,327.29元,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 14.34%,较上年同期增长137.51%;地理信息板块实现营业收入 1,090,815,184.87元,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 80.93%,较上年同期增长6.60%。
  (一)以低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布局低空经济产业链
  公司紧抓低空经济发展机遇,制定“1+2+N+M”低空战略。在战略指导下,公司全面加大了研发创新、市场营销、产业落地、品牌宣传等方面的投入,在国内形成明显竞争优势。报告期内,低空经济业务实现从 0到 1的突破,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公司积极建设低空数字化基础设施,引接飞行器数据资源,完善低空飞行管理服务能力,深化低空场景创新应用,布局低空经济全产业链。通过整合低空领域优秀科研力量,协同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及科研院所,公司突破了基于三维空间剖分网格的低空空域数字化构建技术、低空空域全息网格精细化及融合化管理技术、基于智能飞控与数据智联的无人机综合管控技术等关键技术,打造了面向全国统一低空大市场的标准化产品研发体系,实现高效的产品交付与技术服务。
  截止目前,公司已形成涵盖低空规划、安全保障、协同监管、飞行服务、场景应用“五位一体”的低空产品体系,助推低空经济建设。
  公司形成了“直销+生态”的低空产品销售网络,建立了“统一商机、统一对接、统一方案、统一报价”的低空产品销售“四统一”模式,利用线上快速开通低空试用、本地化敏捷部署等方式,支撑用户应用场景的快速构建。公司深度参与了若干试点城市低空经济建设,积累了前沿的低空项目建设经验。截止目前,通过线上订阅使用或试用飞行服务平台的城市 40余个,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东北、成渝、东南、西部等重点区域;已线下签约深圳、青岛、湖州、福州、南宁、西宁等城市,推动了公司低空经济业务的高速发展。
  (二)拓展商业航天全产业链,扩大公司竞争优势
  公司坚定推进商业航天全产业链发展战略,筹划特色商业卫星星座建设,发展航天综合电子系统及先进装备制造能力,构建天地一体商业航天测运控网络,深化创新空天信息应用服务,推动公司从产业链中下游向上游拓展。报告期内,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在航天电子装备制造、卫星测运控领域形成领先优势,商业航天业务高速增长,产业生态蓬勃发展。
  公司深入论证规划了太空算力星座、太空感知星座、商业气象星座、商业电磁星座等特色商业卫星星座,夯实地球多圈层数据感知能力。公司与中科曙光将合作建设开放普惠的太空算网。
  该算网将构建覆盖“用户(端)-星上(边缘)-天基(云)-地基(云)”的“天地一体化”协同智能计算架构,以实现算力资源的互联调度与数据实时处理,并接入国家级算力服务平台,共同推动“太空计算”技术创新与应用落地。
  公司积极发展航天测运控业务,围绕航天器在轨管理及天地通信,构建多频段全功能地面站网系统,打造天地一体航天测运控与太空交通管控系统“星图太空云”,提供安全、高效的太空管理综合服务,助力大规模商业星座安全运营。2025年 1月,中科星图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证券简称:星图测控;证券代码:920116),成为北京证券交易所“商业航天第一股”,资本市场的支撑加强了公司在航天测运控领域的竞争优势,服务的客户规模和卫星数量快速增长。
  2024年投资收购产业链上游卫星火箭关键器部件企业后,报告期内公司强化了航天电子装备制造能力,重点开展了“天箭”、“天星”系列产品研发工作,形成基于环形网络的新一代箭载测量核心技术,采用该创新技术的新一代箭载测量系统赢得了商业航天重要客户订单,获得了行业认可。2025年 4月的“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启动仪式上,公司作为核心成员加入由国家航天局发起成立的商业航天创新联合体,为公司商业航天产业生态构建和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合作基础。
  (三)从感知到认知,从产品到生态,推动地理信息产业向上突破
  智能化是地理信息产业向上突破的关键路径,报告期内,公司紧抓新一轮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趋势,秉持“开放共享”的理念,以大模型为核心,大算力为基础,大数据为燃料,强化数字地球核心能力平台建设,持续走在地理信息技术最前沿,同时不断开拓市场,稳扎稳打,巩固自身的行业地位,在地理信息产业百强企业榜单中排名稳步上升。
  公司围绕空间智能技术升级构建星图云 2025,持续优化了云上数据、云上计算和云上应用等云端产品服务体系。云上数据方面,以十圈层理论体系为支撑,打造了全要素、高质量、动态更新、持续服务的数据产品矩阵,构建从数据生产到价值释放的闭环生态;云上计算方面,以星瞳大模型为计算内核,打造了融合视觉感知和多模态推理的空天一体化智能核心引擎,实现对环境的深度感知与要素智能提取。基于数字表亲技术,构建全覆盖、全尺度、全要素的数字孪生底座,为应用场景提供高精度、可计算的空间智能支撑。基于四域融合架构的数字地球超级计算机,构建了一个集高性能、高稳定性和高可用性于一体的超级计算平台——星图超算云网。云上应用方面,以星图云开发者平台、星图云开放平台为能力出口,通过开放 API和开发者工具链完善开发者支持体系,培育空天信息领域生态圈,赋能千行百业。通过持续技术创新以及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保障了公司在地理信息领域的稳健发展。
  公司基于国产软硬件技术架构,开展特种领域数字地球、星图洛书防务与公共安全大数据智能分析平台、星图战擎训练平台等研发,形成从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到仿真训练的全链路自主可控能力,以全域数据、智能算法、业务模型为国防现代化建设提供核心引擎。公司依托在特种领域近 20年的深耕积淀,报告期内持续强化研发投入,不断巩固特种领域产品和服务的竞争优势,带动了公司特种领域业务的增长。
  非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指标变动情况分析及展望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中财网版权所有(C) HTTP://WWW.CF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