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南京证券(601990) 指标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评述 |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78亿元,主要由投资收益与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利息净收入构成,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51.16%、25.69%、20.01%。投资收益与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增长24.81%,主要是自营投资业务收益增加;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19.00%,主要是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增长49.34%;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29.23%,主要是其他债权投资利息收入减少。公司营业支出7.86亿元,主要由业务及管理费构成,占营业支出比重为93.56%,业务及管理费同比增长1.54%,主要是职工及折旧摊销等费用增加。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21亿元,同比增长13.65%,在上年同期实现19.73%增幅的基础上继续保持稳健增长。 1.证券及期货经纪业务资活跃度提升,沪深北交易所股票基金交易量192.25万亿元,同比增长65.73%(数据 来源:同花顺),为证券经纪业务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但受行业竞争激烈、佣金费率 下行趋势延续等因素影响,经纪业务发展仍承受较大的压力。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化落实经纪业务向财富管理转型的战略目标,聚焦提升投资研究、资产配置和客户服务等专业能力,进一步扩大客户基础,更好地满足居民财富管理需求。一是持续加强业务开拓,筑牢业务发展根基。通过竞赛推动、渠道合作、运营推广等举措全力推动有效客户和重点业务规模增长,同时,强化金融科技赋能,结合差异化营销目标和业务场景,完善客户服务运营体系建设,增强精准服务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升区域理财服务中心对存量客户服务的覆盖面及效率,优化业务流程和系统功能,促进服务质效提升与客户转化,进一步夯实客户基础。围绕机构客户综合化、特色化服务需求,加强技术系统建设,提升交易服务竞争力,明确“标准化零售产品+定制化专属产品”的策略布局,在高净值客户及区域定制产品方面深化探索,丰富机构业务产品体系,推动机构客户综合服务效能实现有效提升。报告期内公司新开户数量同比增长约23%,股票基金代理交易额约1.13万亿元,同比增长71%。二是践行买方投顾理念,不断完善投顾业务体系。围绕客户需求,紧跟市场行情,持续优化大类资产差异化配置的基金投顾产品体系,做好组合策略优化和稳定运行工作,继续研究储备新的组合策略,同时持续探索证券投顾业务新模式,为投资者提供专业化的资产配置和投资顾问服务。报告期内公司荣获中国证券报颁发的基金投顾创新案例金牛奖。三是加强市场和产品研究,不断完善金融产品评价和引进机制,进一步扩充金融产品库,以满足投资者的多元化财富管理需求,以客户为中心,持续运行6大“星基荟”策略选基榜单,升级优化类“星享选”公募优选产品,赋能投资者的产品选择和财富管理,做好社会财富的管理者。截至报告期末,代销各类金融产品超万只,客户非货币基金理财产品保有规模较上年同期末增长26.49%。 (2)信用交易业务。报告期内,股票市场交投活跃度提升,带动融资融券业务规模增长。截至报告期末,全市场融资融券业务余额1.85万亿元,较上年同期期末增 长24.95%,报告期内日均余额1.85万亿元,同比增长20.19%(数据来源:同花顺)。 报告期内,公司在融资融券业务方面,严格落实监管要求,强化全流程风险管控,坚持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加强精细化运营管理,提升服务质效。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融出实尽职调查和风险评估等工作,从严管控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审慎开展新项目。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业务余额3.68亿元,均为自有资金,较上年同期期末减少0.32亿元,整体履约保障比例494%,报告期内实现利息收入719.36万元。 (3)期货业务。报告期内,受资本市场阶段性波动影响,企业运用期货工具管理价格风险的需求增加,带动期货交易活跃度明显提升,全国期货市场当期累计成交 额为339.73万亿元,同比增长20.68%(数据来源:中国期货业协会)。公司通过控股 子公司宁证期货开展期货业务。报告期内,宁证期货积极顺应市场环境变化,持续提升服务和发展质效。一是加强营销开拓,推动客户资产规模增长和客户结构优化,报告期内新开户数同比增长64%,客户日均权益规模27.77亿元,同比增长24%,代理交易额1.04万亿元,同比增长40%;二是强化团队建设,完善系统和流程,加强风险管控,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三是加强“风险管理+产业服务”“保险+期货”及更多“期货+”创新业务模式探索,把握和衔接实体经济需求,业务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2.证券投资业务 报告期内,A股市场呈现先抑后扬的震荡走势,主要宽基指数实现上涨,但分化加剧,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涨幅分别为 、 和 。债券市场呈现低利率环境下的高波动震荡特征,报告期内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波动的最大幅度约30bp。报告期内,公司在权益类投资方面,加强宏观和市场研判,有效把握市场节奏,强化风险管理,同时加大对长期战略持有为目的的标的以及低估值资产的投资,取得了良好收益。衍生品业务方面,场内业务紧扣结构性机会,审时度势调整策略,场外业务遵循审慎发展原则,坚守服务实体经济与风险管理的功能定位,报告期内通+过“保险期货”业务为上千户“三农”主体提供价格风险管理服务,同时,持续拓展交易对手方和交易品种,优化业务结构、降低交易集中度,综合竞争力实现稳步提升,报告期内投资业绩良好。公司金融衍生品部被授予南京市“推动高质量发展,争当示范引领”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固定收益类投资方面,紧密跟踪市场走势,积极捕捉市场波动机会,择机择时波段交易,丰富投资交易策略运用,加强风险防控,取得了良好的投资回报。另类投资业务方面,子公司蓝天投资加强走访调研,推动科技创新型企业股权投资项目落地,同时进一步完善业务布局,为后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3.投资银行业务元,同比分别增长15.91%和14.96%,股权再融资募资总额7,805.10亿元,同比增长约700%。各类债券产品发行规模44.69万亿元,同比增长16.60%,其中公司债及企业债 发行规模2.18万亿元,同比增长14.09%(数据来源:同花顺)。报告期内,公司在股 权融资业务方面,继续深化根据地战略,强化服务实体经济功能性作用,依托公司服务实体经济专班和“宁心聚力”专项行动机制,主动服务地方发展战略和产业体系构建,加强对上市公司投行业务需求的挖掘和响应,深耕非上市企业财务顾问等业务,多渠道拓展业务资源,加速推进项目落地,同时强化业务联动,建立重点企业信息库,深化资源整合,提升全业务链金融综合服务水平。债权融资业务方面,进一步拓宽区域市场空间,在科创债、产业债、民营企业债以及ABS、CMBS等领域加强业务布局,深化产融协同发展,助力企业发行可持续挂钩科创债、金融机构科创债、ABS等产品,积极发挥服务实体经济功能。报告期内,公司主承销各类债券产品规模113.66亿元。 4.资管及投资管理业务 (1)资产管理业务。报告期内,券商资管业务加快向特色化和专业化方向转型。 截至报告期末,券商私募资管产品规模5.5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51.32亿元,其中,集合资管业务规模 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占比上升至 ,券商资管 主动管理能力进一步增强(数据来源:中基协)。报告期内,公司资产管理业务锚定 财富管理转型方向,进一步丰富产品矩阵体系,新增“固收+期权”产品及定制类产品,更精准地响应客户多元化场景下的资产配置需求;持续加强投研能力建设,进一步丰富策略研究维度,拓展投资覆盖边界,积极把握市场机会,同时在场外衍生品、可转债、利率债基、QDII债基等大类资产方面加强探索和布局,提升大类资产配置能力和综合投资水平,取得了良好的投资收益。报告期内,公司新运作集合资产管理计划6只,单一资产管理计划4只,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145.68亿元。 (2)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业务。报告期内,私募股权基金市场呈现出“募资回暖、投资缩量、退出优化、行业分化”的鲜明特征,在政策引导与市场修复双重驱动下,行业进入结构性回暖阶段。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巨石创投开展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业务。报告期内,巨石创投积极发挥服务地方经济、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功能性作用,丰富基金类型,设立了首只早期基金,主要投向半导体、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早、小、硬科技”领域,积极践行国资创投的社会责任。投资方面,聚焦先进制造、生物利完成部分项目的退出,业务经营保持稳健态势。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