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取消
中原传媒(000719)
经营总结更新时间:2025-08-28
指标2025-06-30
信息来源2025年中期报告
经营评述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三、主营业务分析
  概述
  2025年上半年,公司准确把握政策导向与市场趋势,始终坚持以“两个引领”为战略愿景,围绕“四横七纵多生态”产业布局,践行“求实自强、创新向善、包容共生”的核心价值观,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与业务模式创新。通过精细化管理和流程优化,成本费用得到有效控制,人均效能持续提升,资产负债结构保持稳健,现金流状况良好,整体发展势能不断增强。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5.75亿元,同比增长1.0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2亿元,同比增长50.39%;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52元,同比增长48.57%。具体业务进展如下: (一)核心业务稳步推进,精品力作持续涌现
  公司始终将内容建设作为立身之本,持续强化内容创新能力,推动精品出版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精品出版成果丰硕,共有45个项目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项或资助,37种图书入选权威推荐书目,85种图书实现版权输出,国际化传播能力进一步增强;《强国记——中国知识产权的力量》入围“中国好书”,12种图书入选“中国好书”月榜,创历史新高;15个项目获得国家出版基金支持,数量位居全国出版集团第三,显示出公司在内容创作与出版领域的强大实力。重点图书项目影响深远,《中国古典文学讲义》《中国近现代手工业史》《中国计量史》等著作的出版填补了相关领域空白,获得业界高度评价,兼具学术价值与文化传承意义。融合发展成效显著,公司积极推动内容资源的创意裂变与跨界融合,创新内容表现形式与传播方式;小说《六姊妹》通过“书剧联动”实现破圈传播,探索出文学 IP影视化的成功路径;“标识河南”“典籍里的神话世界”等融合出版项目陆续推出,以数字化、可视化手段焕新传统文化,市场反响热烈。
  (二)服务体系持续升级,会员运营成效初显
  公司持续推进实体书店转型升级,着力将传统书店打造为“城市文化会客厅”“第三空间”和“校外五育并举体验中心”。上半年完成9家书店卖场的复合式改造升级,通过优化空间布局、丰富业态组合、提升服务体验,实现从图书销售向综合文化服务的转变。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上半年共开展“文化游园会”等主题阅读活动1万余场,参与人次超百万,有效激发全民阅读热情,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数字化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书香河南”及“百姓文化云”平台新增浏览量2765.42万次,新增用户8.25万人,平台活跃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实现文化服务全域覆盖与精准触达。会员经济成为发展重点,公司上线统一会员管理系统,依托用户画像和场景联动,整合会员207万人,初步建立精准服务与消费促进相统一的运营机制,推动从“经营商品”向“经营用户”转变,为后续文化消费与内容推广奠定坚实基础。
  (三)数字化转型持续加快,创新动能日益增强
  公司积极顺应数字化转型趋势,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出版业与新技术深度融合。数字项目建设扎实推进,“AI赋能全民阅读”项目初步建成智能推荐系统,实现个性化阅读服务;“文献中国资源库”完成基础架构搭建,启动数据采集与整理工作;“大象数字篆刻”等 13个创新联合体项目全面启动,推动传统文化技艺的数字化保存与创新表达。数字赋能教育成效显现,智慧教育平台完成高一年级数字化教辅试点及考试服务流程数字化改造;通过“数据+AI+生态”的数字支撑能力,推动传统纸质产品向数字化服务转型;教育智能体、数字人终端等自主研发产品投入应用,服务教育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
  (四)创新业务布局深化,教育生态初具形态
  公司以“内容建设+资本运营”双轮驱动,加快创新业务布局,教育服务生态初步形成。以资本为纽带,设计产业整合、投资并购、引进战投、市值管理、数据变现等创新路径,以延伸教育服务链条为切入,制定课程体系、基地营地、数字平台、文旅研学等突破方案。产品体系建设成效显著,目前已征集创新业务产品 278项,审定上架课后服务课程 68门,产品类型涵盖“五育”并举教育服务、研学实践、校本课程、智慧作业、AI自习室、科创空间等多个领域,满足多样化教育需求。实践基地建设取得突破,灵宝未来少年科学院运营成效显著,成为实践教育领域标杆。课程研发与研学实践深度融合,“泥咕咕奇遇记”、“豫”见麦秆画、“绿植中的红色故事”等传统文化课程以及“焦裕禄精神”“奇瑞工厂智慧交通”等特色研学课程和路线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文旅研学创新持续推进。智慧教育、课后服务、研学实践三大平台持续优化,初步形成“智慧教育+课后服务+研学实践”一体化服务生态。河南省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试点区域不断拓展,AI智教备课助手、智慧体育服务、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等多个项目实现场景落地。新华书店老年大学顺利开班,社店校局联动开展研学活动 2594场。教育服务生态持续完善。
  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没有发生重大变动。
  营业收入构成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期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 □适用 不适用
  四、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 □不适用
  1,183,218.35元,银行理财产品投资收益-8,356.26元,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股利收入1,100.00元。 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346,505.70 0.24%   是资产减值 -160,237,920.11 -28.11% 主要为信用减值损失-70,872,314.08元,资产减值损失-89,365,606.03元。 是营业外收入 5,735,768.36 1.01%   是营业外支出 9,675,333.37 1.70%   是
  五、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2、主要境外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4、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六、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金融资产投资
  (1) 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 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七、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八、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租服务。数字教材、古旧图书的批发、零售。从事货物及技术进出口业务。国内快递(邮政企业专营业务除外) 313,705,593.60 13,166,193,041.69 6,488,146,759.99 3,794,831,228.08 431,477,891.01 422,486,8
  九、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一、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
  □是 否
  公司是否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
  □是 否
  十二、“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
  
中财网版权所有(C) HTTP://WWW.CF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