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许昌智能(831396) 指标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评述 | 七、 经营情况回顾 (一) 经营计划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集团化管控、子公司封闭管理、双研发中心建设、双营销中心建设、市场管理由约束性向国际型、情报型、牵引性转变、深耕数字化配电网和微电网,围绕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聚焦现代智慧配电网、数字化微电网产品研发,构建电力电子研发团队,实现能量流、信息流、价值流“三流合一”,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1,045,084,917.53元,比年初增加2.25%。实现营业收入255,786,130.10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1.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91,369.25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3.81%。公司实行集团化布局发展战略,在北京设立营销总部和国际业务部,在郑州设立集团运营中心和数字化研发中心,在武汉设立创新研发中心和华中营销中心,在海口设立南方运营中心和内外贸基地,许昌定位为生产基地和锚点。在全国各省会城市及榆林、哈密等地设有办事处,并在新加坡设立海外总部。报告期内,公司成功中标多个国家电网协议库存及区域联合采购项目。中标项目覆盖广泛,包括浙江、冀北、湖南等多个省局的2025年第一次配网物资协议库存项目,以及东北区域、华中川渝区域、华北区域、西北区域、华东区域等十余个区域联合采购项目。中标产品涵盖了公司主营的配电终端、一二次融合成套环网箱、一二次融合成套柱上断路器、10kV环网柜(环保气体)、配电箱(JP柜)、变压器台成套设备等多款产品。公司的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北京地铁、北京城市副中心、大兴国际机场、华能公司绿城光能、华能(新田)分布式光伏、华润登封电厂、国电投大张庄光伏发电、国核院青海省投火电机组、吉电股份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内蒙古公司通辽智慧热电联产机组、宁夏能源铝业横山光伏发电、远达环保云南省楚雄州南华县独田菁光伏、中国电建宁晋风电升压站、中国北方稀土、中国石化加能站、南阳淅川共享储能、京港澳高速服务区、周口鹿邑工商业光伏等重点项目及华润集团、华能集团、国家能源集团及国家电网等下属各省公司均得到了应用,国内业绩实现了增长的同时,海外市场也取得突破。 2025年上半年,公司持续深化国际市场战略布局,在新能源领域外贸业务取得突破性进展,中亚、东南亚两大核心市场开拓成效显著。中亚市场方面,公司在乌兹别克斯坦成功落地充电站项目,实现海外充电桩业务零的突破。该项目围绕当地核心城市及交通枢纽布局充电基础设施,通过前期多轮本地化适应性测试与技术优化,充分适配中亚地区气候与电力环境,获得客户高度认可,为后续市场深耕奠定坚实基础。与此同时,公司以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为核心竞争力,于区域内建设示范项目,通过场景化展示先进技术成果与系统集成优势,精准匹配中亚国家能源结构转型需求。东南亚市场布局同步推进,公司于新加坡设立海外子公司,构建区域运营中心,强化本地化服务响应能力与资源整合效率。依托东南亚地区快速增长的新能源基础设施需求,公司计划将成熟的充电技术与光储充一体化方案引入当地市场,通过与本土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参与区域新能源项目建设,逐步构建覆盖东南亚多国的业务网络。子公司数字能源变压器产品在新加坡成功投运,标志着公司的变压器产品成功进入国际市场。在把握行业技术发展趋势方面,聚焦于新能源和储能领域,大力发展电力电子技术,实现了该领域的规模化发展。公司深刻认识到数据作为新时代生产要素的重要性,因此全面推进了数据驱动的业务模式,将数据转化为公司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此外,公司还深入学习了人工智能技术,并将其深度融入公司的产品研发与业务运营中,加速了企业向数字化配电网、微电网产品和系统的转型升级。公司始终坚持“自主研发与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道路,高度重视研发团队的建设和培养,以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研发目标。公司与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郑州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等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并与华中科技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签订了就业(教学)实习基地协议。“赢商莲城、许君以昌”。公司以“诚信、责任、创新、包容、专业”为核心价值观,秉持“对外一切以用户为中心,一切为用户服务;对内一切以市场为中心,一切为市场服务”的经营理念,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卓越的管理经验,坚持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致力于促进员工与企业的共同成长,企业与客户的合作共赢。以“用许昌智能产品、享受胖东来品质”的服务理念,为全球合作伙伴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共享发展机遇、共谱合作新篇! (二) 行业情况 “双碳”目标下,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持续提升,风光等新能源成为我国电力新增装机的主体。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档提速,能源供给向多元化、清洁化、低碳化转变,能源消费向高效化、减量化、电气化转变。新技术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电力装备技术持续迭代升级。电源侧,新能源逐步成为发电主体;电网侧,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快推进;负荷侧,能源消费端“再电气化”进程加快;国际市场,全球能源低碳化趋势持续增强,新能源、储能、配用电等市场机会增多。国家能源转型战略推动电网建设和升级,以实现2030年可再生能源消费量相当于15亿吨标准煤的目标,国内电网投资在2025年有望继续保持10%以上的增长率。风光等新能源已成为我国电力新增装机的主体。随着新能源占比不断提高,电网形态向大电网、微电网和局部直流电网并存的形态转变,数字智慧电网机遇显现,电网投资力度持续加大,智慧配电网升级转型蕴含市场机遇,风光大基地建设推动特高压市场蓬勃发展,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要求核心装备自主化突破,新型储能、海上风电并网装备、电动汽车充换电等市场前景广阔。同时新能源规模扩大引致新型储能需求增长,根据《“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到2030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电力装备行业将进一步整合,行业集中度将提高。大型企业通过兼并、收购、重组等方式扩大规模,提高市场份额和竞争力;中小企业则通过专注于细分领域,提供特色产品和服务,实现差异化发展。另外,国际市场蕴含新机遇,亚洲、非洲和南美洲、中东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电力建设需求旺盛,现有电力装备更新改造需求迫切。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与沿线经济体之间合作日益紧密,电网互联互通规划为电工装备扩大出口提供了机遇。公司依托高端电力装备打造国际市场整体竞争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面向海外拓展市场空间。 (三) 新增重要非主营业务情况 (四) 财务分析 1、 资产负债结构分析 1. 货币资金较上年期末增加21.85%,主要原因为销售回款增加所致; 2. 应收票据较上年期末减少11.16%,主要原因为公司本期收到客户支付的承兑汇票有所减少所致;3. 存货较上年期末增加46.97%,主要原因为原材料储备增加,产品未到发货时间所致;4. 投资性房地产较上年减少78.96%,主要原因为北京许都房产不再进行对外出租所致;5. 在建工程较上年减少97.46%,主要原因为广东工业园区储能项目、横沥镇鼎晟科技产业园项目完工转固所致;6. 短期借款较上年增加728.89%,主要原因为公司取得1200万短期借款所致;7. 长期借款较上年增加1142.77%,主要原因为公司取得1800万长期借款所致; 2、 营业情况分析 (1) 利润构成 1、 营业收入较上年度增加21.71%,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在国网、电力总包收入增加所致; 2、 财务费用较上年度增加123.67%,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公司银行贷款增加所致; 3、 资产减值损失较上年度增长920.88%,主要原因为存货跌价损失及合同履约成本减值损失增加所 致; 4、其他收益较上年减少30.34%,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公司政府补助减少所致; 5、 投资收益较上年度减少49.96%,主要原因为公司报告期内对联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减少所致; 6、营业利润较上年度增加252.02%,主要原因为公司报告期内营业收入较同期增长、信用减值损失计 提减少所致; 7、 营业外收入较上年度减少97.68%,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政府补助减少所致; 8、 营业外支出较上年减少72.09%,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未进行对外捐赠所致。 (2) 收入构成 1、电力工程总承包项目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134.64%,主要原因为上半年公司在郑州航空港区中 标多个电力工程总承包项目; 2、配用电自动化系统及智能元件较营业收入上年同期增长18%,主要原因为上半年公司聚焦国网等重 点核心客户所致; 3、加工服务及其他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45.56%,主要原因为公司上半年提供维保服务及合同剩 余物资处置所致。 3、 现金流量状况 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加126.71%,主要原因为公司上半年回款较上年同期 增长所致;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加120.85%,主要原因为公司上半年购买理财产品减 少及设备购置减少所致; 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减少62.51%,主要原因为公司上年同期收到上市募集资 金所致。 4、 理财产品投资情况 单项金额重大的委托理财,或安全性较低、流动性较差的高风险委托理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