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坐标(603040) 指标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评述 |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业务经营情况回顾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5年上半年,国内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1.4%。从细分看,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352.2万辆和1,353.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8%和13%;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09.9万辆和212.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7%和2.6%。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4.3%。在此背景下,公司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着力于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生产力,积极促进业务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公司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现有的资源禀赋和创新基础等条件,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保持业绩稳定增长。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002.5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8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184.47万元,同比增长27.42%。 (二)报告期内公司具体经营管理情况 1.构建全球化竞争格局,业绩持续稳定增长 报告期内,在团队共同努力下新获豪华车品牌劳斯莱斯汽车新项目,海外客户多个量产项目产能和需求量不断提升。公司气门传动组精密零部件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该类产品营业收入达29,675.50万元,同比增长23.60%。全球化的制造、销售服务体系建设成果显现,新坐标欧洲和新坐标墨西哥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33.42%和29.36%,海外子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025年上半年,实现海外营业收入总计20,041.57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51.39%。商用车、乘用车海外市场同步发力,这一积极态势不仅体现了国际客户对公司产品的高度认可,更为未来的业绩增长打下坚实的基础。2.专利技术不锈钢线材表面磷化,为拓展精密零部件多领域运用奠定基础公司依托强大的研发实力,成功开发了无酸洗除锈、环保无渣磷化等专利技术,自主开发集成的生产线,实现了线材除锈、磷化、皂化、拉拔的连续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创新研制的液体喷砂机,开创了线材表面无酸洗除磷新工艺。新坐标新技术,突破了冷镦线材的精制质量不稳定,易受环保措施影响而停产或限产等行业痛点。公司另辟蹊径,专利技术不锈钢线材表面磷化工艺,适用于奥氏体、马氏体、铁素体等不锈钢线材。公司用磷化代替不锈钢草酸处理和镀铜,用冷锻代替温锻,让作业环境得到改善,减少环境污染,让更复杂的不锈钢零件冷锻成为可能,为公司拓展精密零件的多领域运用夯实了材料根基。3.积极布局新兴领域,拓展精密零部件多领域运用公司立足行业发展趋势,以创新驱动发展,以“新”提“质”,前瞻布局研发方向,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双轮驱动,打造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先进生产力。依托公司冷成形技术、模具设计、设备自动化改造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优势,不断开拓冷成形精密零部件多元化应用场景:原材料由之前的钢材为主,拓展为铝、铜、钛合金、不锈钢等;拓展冷成形技术在汽车精密电磁阀、电驱动传动系统、动力电池系统壳体、滚珠丝杠、行星滚柱丝杠等精密冷成形件的多领域延伸运用。公司依托设计优化与工艺改进,推动新产品实现安全可靠、轻量化及成本优势,持续增强市场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已取得汽车热管理系统阀座、阀芯柱等多个不锈钢精密冷锻件新项目定点。公司以精密制造为核心竞争力,同时整合行业优质资源,成立玖月捌传动控股子公司,专注丝杠产品的研发生产,持续优化产品性能和生产工艺,为客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性的传动解决方案。4.强化精益管理,深化内部挖潜,持续优化成本结构在当前汽车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盈利持续承压的市场环境下,公司坚持苦练内功,通过以下举措全面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一是持续优化内部管控体系,建立健全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二是完善责任追溯与绩效考核机制,强化执行落实;三是深入推进精益生产管理,提升现场管理水平;四是加速数字化转型,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全球化生产布局的管理效能。MES、PLM、ERP等信息系统的打通运行,从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生产计划调度、生产过程监控、质量数据整合及追溯、设备状态监控及效率分析、物料需求计算及配送协调等多个维度进行数据分析,提升公司研发管理、生产现场管理、品质管理及财务管理等效率,从而辅助公司生产运营管理的决策,进一步改善和优化制造过程,提升单位劳动生产率,精益求精,持续改善,进一步降低产品内废率等,继续保持公司较高的盈利能力水平。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