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颖泰生物(920819) 指标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评述 | 七、 经营情况回顾 (一) 经营计划 2025年上半年,农化行业仍受结构性产能过剩制约,多数农药产品价格持续低位运行,但逢北半球春耕用药旺季叠加海外补库需求回升以及突发事件带来的监管趋严和供给冲击,推动行业细分品种产品供需好转,价格涨幅明显,行业局部回暖,分化复苏。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2,966,387,661.78元,上年同期为2,878,968,888.16元,较上年同期增加87,418,773.62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290,875.02元,上年同期为-79,384,075.67元,较上年同期增加94,674,950.69元。公司主业盈利能力逐步修复,业绩企稳。 2025年下半年,公司将继续从多维度深化发力。产品研发端,公司将依托储备的差异化高效成分工艺,遵循“工艺成熟 + 登记先行”策略推进部分新项目实施,针对存量产品通过技术迭代、产业链配套等方式提升核心产品竞争力,逐步淘汰低毛利边缘产品,加速推动产品结构向精细化、高附加值升级;市场销售端,整合改革营销中心,在“对外以客户为中心、对内以协同为纽带”的全新体系下着力把握下半年南半球用药旺季的机遇,制定差异化销售策略以争取更多市场份额。与此同时,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渠道,在持续稳固原有客户合作关系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潜在市场的多元需求,大力开拓新客户群体与多渠道模式,为市场增长培育新动能;运营端,公司将持续遵循年初既定的经营计划,深化精益管理改革,以全面推进降本增效为核心目标,通过优化组织架构、精简冗余环节,系统性提升公司整体运营效能。通过产品研发端的技术提升及产品优化、市场销售端的营销体系升级和全域拓展,与运营端的精益管理形成战略协同,全力推动公司业绩修复,重新步入稳健提升的良性发展中来。(二) 行业情况农化行业与其他行业一样受宏观经济波动影响,但因其弱周期属性,所受影响有限。农业生产、作物种植对作为关键农资产品的农药有较强的刚性需求。 2025年上半年,大部分农药产品价格受产能过剩影响延续低迷态势,但国内外需求表现良好,市场销量持续增长,部分品种供不应求,农药需求的刚性与韧性凸显。从长远看,随着全球人口增长、粮食安全战略升级,农药的终端需求将稳步攀升;与此同时,随着农化行业产能投资冲动的持续降温和供给侧改革推动供需再平衡,行业将逐步向理性发展的轨道迈进。具体来讲,行业呈现“供需双增、结构分化”的特征。供应端,国内化学农药原药生产延续稳中有升态势,多数企业保持较高开工率,产能释放平稳;需求端,受季节性因素驱动影响,伴随气温回暖、春耕季到来,农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叠加病虫害高发,市场需求迎来集中释放。在此背景下,行业供需结构呈现显著分化:一方面,传统同质化农药产品因长期产能过剩,市场竞争白热化,价格持续低位震荡;另一方面,因突发事件导致的部分产品出现阶段性供不应求,价格有所上涨。农化行业出现结构性产能过剩与局部供给短缺并存的市场格局,这种结构性矛盾凸显了农化行业在产能优化与技术升级方面的迫切需求。从行业发展的方向来看,2025年上半年,行业在政策的深度调整下,呈现出转型与变革交织的发展态势。“一证一品”政策正式发布,通过严格规范登记证与商标标识管理,强力整治“套证代工”“贴牌生产” 等行业乱象,推动市场流通品牌从混乱走向规范,倒逼企业向合规化经营转型,加速淘汰依赖粗放模式生存的中小产能。在行业政策协同作用下,落后产能出清速度提升,市场竞争从低层次价格战逐步转向以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合规经营为核心的高质量竞争。尽管短期政策调整带来合规成本上升、区域性供应波动等挑战,但长期来看,行业正加速迈向规范化、集约化、清洁化、专业化的可持续发展轨道。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当前,全球农化行业依旧呈现出高度集中态势。SYNGENTA(先正达)、CORTEVA(科迪华)、BAYER (拜耳)、BASF (巴斯夫) 等国际农化巨头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强大的研发创新能力、广泛的全球销售网络以及卓越的品牌影响力,长期占据着稳定且可观的市场份额。在这样的全球竞争大环境下,国内农化行业历经多年发展,基本形成了仿制与自主创新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头部原药企业凭借工艺优化、成本控制和规模化发展,逐步提升全球竞争力。从行业地位稳定性来看,公司在农化领域历经二十余年的专业积累与市场沉淀,形成较为稳固的市场竞争地位。在国际及国内市场农药销售方面,市场地位处于领先水平。面对行业发展和市场变化,公司将紧密围绕战略规划,专注经营目标,以“产品提质、市场突围、管理增效、绿色发展" 为支点:通过聚焦核心产品优化与工艺创新,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协同开拓国内外市场,持续建设客户服务体系;继续推进管理体系革新,通过深化组织变革,构建敏捷高效的一体化管理体系,提升信息流转与响应速度,全方位落实降本增效目标。围绕产品优化、市场深耕、管理变革三大核心领域综合施策,推动公司在行业发展浪潮中把握机遇、主动破局,力争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长远发展。(三) 新增重要非主营业务情况 (四) 财务分析 1、 资产负债结构分析 1. 短期借款较上年期末减少7.11%,长期借款较上年期末增加26.32%,主要系公司结合项目建设、运营需求放缓等情况,优化融资结构所致。 2、 营业情况分析 (1) 利润构成 1. 信用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变动比例为-133.80%,主要系应收账款规模减少,相应计提坏账减少所致;2. 资产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变动比例为-60.06%,主要系上年同期部分产品受价格持续走低影响,相应存货跌价准备较大,本期产品价格相对稳定,存货跌价准备减少所致;3. 投资收益较上年同期增加148.72%,主要系公司联营单位美国ALBAUGH公司受行业回暖的影响,盈利水平恢复,归属于公司的投资收益增加所致;4.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较上年同期增加199.28%,主要系受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变动影响,公司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加所致;5. 资产处置收益较上年同期增加224.05%,主要系本期子公司强化闲置资产处置力度,相应收益增加所致;6. 营业利润、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加,主要系产品盈利能力逐步恢复,加之公司联营单位美国ALBAUGH公司受行业回暖的影响,盈利水平恢复,归属于公司的投资收益增加共同所致;7. 营业外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40.57%,主要系上年同期确认个别供应商款项无需支付,本期此事项发生金额较小所致。 (2) 收入构成 1. 其他业务收入减少24.50%,其他业务成本减少29.22%,主要系原材料及副产品销售减少所致。3、 现金流量状况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比例为 269.96%,主要系公司持续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强化账期管理,加之本期收回到期应收账款等共同所致;2.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比例为102.65%,主要系公司部分项目建设进入收尾阶段,投资需求较上年同期减少所致;3.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比例为-142.92%,主要系公司重大在建工程陆续完工,融资需求减少,加之业务资金需求放缓,公司偿还借款共同所致。 4、 理财产品投资情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