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源协和(600645) 指标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评述 |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深化战略布局,持续推进干细胞新药研发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深化干细胞新药临床试验战略布局,推进干细胞新药临床试验和临床研究项目。截至目前公司全资子公司武汉光谷药业自主研发的人脐带间充质干/基质细胞产品VUM02/03共9个适应症获得临床默示许可,分别为:治疗临床分型为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获批II/III期临床试验,失代偿期肝硬化获批Ib/II期临床试验,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激素治疗失败的II度至IV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系统性硬化症、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非活动性/轻度活动性克罗恩病复杂性肛瘘均已获批IND。其中,VUM02注射液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适应症II期临床主各项工作持续推进;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适应症完成I期所有受试者给药,正开展临床安全性、有效性数据整理;VUM02注射液治疗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完成启动前筹备工作。此外IPF和aGvHD均已获得FDA授予的孤儿药资格认定。 VUM02注射液新增适应症重型/危重型肺炎、肺炎后肺纤维化的临床试验申请分别于2025年6月23日、2025年8月1日取得《受理通知书》。 (二)加速研发转化,持续提升生产工艺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动细胞生产制备工艺的优化升级。公司开展了无血清爬出工艺开发、细胞分离流程优化、全封闭细胞收获系统验证等一系列工作,细胞制备工艺逐步提升。 公司持续开展iPSC相关研究,开展iPSC分化MSC(新产品名称:VIM01)工艺建立与优化,完成多批次性能评价,完成了VIM01的3D小试工艺建立,开展封闭系统生产可行性探索。iPSC相关产品已建立稳定的工艺路线,产品批间产能与性能均一,与原代MSC功能可比,且更适合3D级联放大、成本低、产能高。 公司持续优化NK细胞制剂制备工艺,通过冻存PBMC(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血清替代物生产NK制剂可显著提升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 公司自研人脐带间充质/基质细胞条件培养基成功通过国际化妆品成分命名委员会审核,获准纳入《国际化妆品成分字典和手册》,获得国际权威认可。 公司持续开展体外诊断试剂核心原料的开发及替代。其中,公司免疫组化病理诊断试剂新增加29款产品完成核心原料的自研替换,在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产品成本,并实现了核心原料的自主可控。 (三)强化品牌价值,树立行业先锋形象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动品牌价值提升,强化公司在生物医药领域的科技先锋形象。公司参加10余场行业顶尖会议,积极发挥行业影响力,包括参加2025CASH第五届中国血液学科发展大会,探讨产业创新转化路径;参与第七届世界大健康产业发展大会,探讨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下的大健康产业变革与创新实践;出席第二届博鳌乐城干细胞大会,分享细胞治疗产业化经验。 (四)持续管理提升,优化人才结构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优化人才管理体系,构建人才与战略深度耦合的长效机制。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引进各领域人才,包括引进多位干细胞研究领域科研人才以开展iPSC、MSC相关研究,引入专业销售人才以全方位发展细胞存储业务,引进管理运营人才以持续改善提升运营效率。同时,公司持续细化优化激励机制,改进绩效评估评价体系,激发业务突破动能。 (五)持续业务拓展,打造家庭健康管理体系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全面开拓细胞存储业务,打造全家庭健康管理生态。针对已经将细胞资源存储在公司的数十万细胞存储家庭,继续推出成人免疫细胞存储、细胞因子凝胶、免疫力评价、衰老评估等健康管理相关产品,构筑全链条增值服务体系。同时,公司继续开展与泰康、太平、平安等保险公司的战略合作,并筹建中源协和华东总部,统筹优化华东地区资源配置。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