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 取消
中科通达(688038)
经营总结更新时间:2025-08-23
指标2025-06-30
信息来源2025年中期报告
经营评述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受宏观经济波动影响,市场需求释放动能不足,行业竞争不断加剧。为应对宏观经济和行业市场变化,公司主动推动业务调整与战略转型,聚焦AI技术重构数字治理与公共安全服务业务,强化技术创新和业务优化。报告期内,公司采取更加稳健的营销策略,主动缩减低质集成项目及垫资业务,优先承接资金保障型订单,扩大纯软业务占比。但因受到行业投资规模下降以及客户需求延迟影响,公司项目招投标、合同签订以及验收进度普遍延后,新获项目数量及项目金额均低于预期,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下滑。得益于回款管理成效显著,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性现金流保持净流入,有效控制了财务风险。管理层同步采取降本增效、优化组织架构、加大软件研发投入等举措,以提升运营效率及业务韧性,为长期发展夯实基础。
  (一)AI大模型技术深度赋能产业场景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智周大模型系列平台的场景化应用,通过技术创新驱动行业的智能化升级,在公共安全、城市交通、现代农业等领域打造标杆案例。
  在公安领域,公司完成某省厅全国产化公安大模型平台的全面部署,通过多模态数据融合与智能算法优化,实现110接警数据、执法办案信息、人员轨迹、一人一档等多源数据的深度关联分析,构建警情智能分析研判以及自动化报告生成体系,有效提升了警务工作效率与决策精准性。
  在交管领域,公司基于智周灵犀平台研发的通途交管智能助手,依托DeepSeek大模型技术,面向城市交通管理场景,通过建立专属的知识库+全国产算力私有化部署打造全新的智能交互体系,实现城市交通态势智能感知和调度优化,目前已在某市交管系统完成试点应用并获得客户高度评价。
  在农业领域,公司为某省域公共品牌打造了“江汉大米产业数字化管理平台”,其核心AI引擎“神农大脑”整合农业生产数据与行业知识图谱,通过自然语言交互技术提供专业化智能决策支持。同时推出江汉大米专属虚拟数字人,以农技互动问答、短视频科普稻作知识、直播溯源农田实景等多元化场景打通“线上引流-线下体验-消费转化”的生态链条,助力区域农业数字化生态建设。
  (二)继续推动国产替代与自主可控
  报告期内,公司坚定不移地推进国产替代与自主可控核心战略,在关键技术研发、标准落地实践及生态适配建设方面取得多项重大进展。
  在视频数据安全国产化领域,公司完成GB35114视频安全技术体系的技术纵深拓展与场景适应性升级,实现了云原生适配、全链路一键抓包、多显卡智能调度、非安全域兼容、35114视频综合网关整合等多项核心技术功能。构建覆盖视频芯片、前端设备到系统平台的全国产化自主可控安全体系,实现市场主流的35114相机等多元标准硬件设备的兼容适配,并完成与海康、大华等主流视频平台的互联互通。场景落地方面,公司在湖北某市实施的全国首批GB35114公安视频专网改造试点项目顺利通过验收,验证了公司技术方案在复杂实战环境中的高可靠性与先进性。
  此外,公司还参与了江西、福建、广东等省份GB35114试点城市的项目方案设计及测试等工作,积极卡位区域市场先机。随着全国GB35114试点工作的规模化推广与快速落地,公司相关业务有望步入快速发展通道。
  在视觉大模型领域,公司的“智瞳”视觉大模型实现显著升级,在各项算法检测中均获得高分通过,部分关键算法性能指标远超行业标准,确立了该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该大模型深度适配国产化GPU、NPU硬件生态,成功获得了鲲鹏920处理器兼容性认证、昇腾AI处理器兼容性认证,在软件层面完成了达梦数据库认证以及统信操作系统认证,确保了在国产化环境中的无缝运行。同时,公司积极响应并深度参与鸿蒙生态建设,助力操作系统国产替代进程。报告期内,公司十余款核心产品的移动端APP成功通过鸿蒙操作系统双系统版本(HarmonyOS、OpenHarmony)核心功能验收,实现了全系产品移动端对鸿蒙系统的全面适配,有助于公司借助鸿蒙生态拓展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提升公司产品在国产操作系统生态中的竞争力。
  此外,公司也在积极探索在北斗领域的应用及业务机会,公司与某地公安联合打造了“北斗数字孪生平台”,不仅在公安领域北斗技术应用推广及技术创新能力培育方面形成示范效应,亦为后续相关业务的全国推广奠定基础。
  (三)巩固基本盘持续推动软件业务突破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巩固并扩大在核心市场的领先优势,确保了整体经营的稳定性和基本盘的安全。同时,公司在新区域拓展方面取得可喜成绩,成功打入广东、辽宁、贵州三大新兴区域市场,为把握不同区域的发展机遇、挖掘更广阔的市场潜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另一方面,公司积极推动软件业务的持续突破。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软件业务收入1,146.12万元,同比增长576.08%,在手软件业务订单和潜在商机项目规模同比保持增长,为全年软件产品销售目标达成打下了良好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软件业务合同签约数量较去年同期翻倍增长,业务拓展速度明显加快。客户结构持续优化,在巩固G端政府客户合作稳定性的同时,B端产业客户数量同比有较大提升。服务领域从传统的数字公安、智慧交通、智慧社区扩展至智慧校园、智慧农业、智慧机场、数字文旅等多个新兴场景。
  公司持续的技术积累与创新,有效驱动了软件业务的增长和B端客户的突破。基于政府项目积累的系统集成能力和产业客户需求反哺的产品模块化能力,公司已具备跨区域交付标准解决方案的技术储备和能力,为公司后续加速全国市场拓展奠定基础。
  (四)持续优化管理体系推动经营提质增效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优化完善企业经营管理体系,持续做好降本增效工作,从业务源头至运营终端全面强化现金流管理,通过优化管控机制、深化项目质量把控、优化供应链协同体系,推动资金运营进入良性循环。
  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公司通过全流程精细化管控,建立分场景、分客户的差异化回款管理机制,明确业务端清收责任,强化催收手段与过程监控,并借助公司自研的经营管理分析平台实现逾期风险前置预警。上半年累计完成回款15,248.63万元,同比增长52.88%,资金回流效率大幅提高。
  在项目管理方面,公司严格执行项目筛选机制以保障现金流健康,将资金使用比率、项目资金保障系数等核心指标纳入立项评审体系,确保新增业务具备流动性安全边际和较强的回款确定性,为资金良性运转提供基础支撑。在供应链管理方面,公司通过拓展多元化供应商合作生态分散渠道风险,完善供应商准入审核和动态监测机制,深化与战略核心供应商的协作关系,优化关键环节结算条款与支付周期配置,提升资金调度灵活性,有效保障运营稳定性与成本竞争力。通过上述措施,公司上半年经营性现金流实现由负转正,资金管理能力稳步提升。
  管理层同步推进降本增效工作,聚焦非核心成本精简与流程优化;深化组织架构调整,明晰部门权责并强化协同机制;持续加大软件研发投入,重点布局核心业务系统升级和创新,以此提升运营效率及业务韧性,为长期发展夯实基础。
  非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指标变动情况分析及展望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中财网版权所有(C) HTTP://WWW.CF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