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评述 |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三、主营业务分析 概述 (一)上半年经营情况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7.61亿元,同比增长4.82%,利润总额0.34亿元,同比增长104.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54亿元,同比减亏80.94%。 2025年上半年,市场需求持续下滑、行业竞争加剧,公司在董事会的领导下,狠抓精益运营,多措并举提质效、强赋能、促转型,积极拓展增量空间,优布局、强引领、稳大盘,经济运行整体稳中向好。 报告期内,公司聚焦市场营销,强化行业引领稳住发展大盘。加强与利益相关方的有效沟通,凝聚行业共识,合力推动精准错峰、刚性错峰和联动错峰,有效维护行业生态;以统一大市场建设为基础,根据区域市场特点实施资源调配与战略协同,推动“水泥+骨料+商混+外加剂”等融合销售,强化竞争优势;以满足客户高端化及个性化差异为导向,大力拓展特种水泥、定制化水泥及新材料市场,占领价值高地。 报告期内,公司聚焦精益运营,提高管控水平深挖发展潜能。制定“保效益、优布局、稳增长”69项务实举措,围绕重点任务强化运营分析,逐渐补齐短板弱项;开展采购、生产、财务等方面管理专项行动,水泥熟料销售成本同比下降9.72%,原燃材料采购成本同比下降20.44%,财务费用同比下降15.12%。 报告期内,公司聚焦战略布局,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发展能级。按照公司“一核一体两翼多点”战略布局,收购恒威水泥及其关联企业股权,进一步巩固在泛东北市场的话语权和影响力;通过外部并购、界内增储等方式,新增矿山资源储量 2.93亿吨,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在重点区域配套建设骨料及混凝土生产线,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实现产业联动。 报告期内,公司聚焦转型升级,加快科技创新释放发展动能。加快推进新产品、新材料技术研发与应用,构建场景化、定制化、高附加值产品图谱并根据市场需求推出多种定制化产品及特种水泥,新产品、新材料的收入占比大幅提升;以打造高水平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目标,发挥专家控制、能源管理、智慧矿山等系统的智造作用,扩大招采平台、云采平台的使用范围,增强财务共享平台自主优化、高效运维及灵活开发能力,数智化转型成效显著。 (二)下半年展望 下半年,预计水泥需求持续下行,但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及中国水泥协会《关于进一步推动水泥行业“反内卷”“稳增长”高质量发展工作的意见》的引领下,行业格局及市场秩序长期来看有望得到改善。公司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和系统思维,打好效益攻坚战:一是深化市场协同,塑造竞合共赢新格局。进一步加强统一大市场建设与精准营销,有序推动价格回升、跨区域市场协同、产品与客户结构调整、新产品与新材料的应用;加强与主要竞合企业、协会、政府的沟通,共同维护行业健康生态;深耕差异化及全产业链融合营销,强化增值服务。二是攻坚经营效益,筑牢高质量发展基本盘。聚焦整体效益最大化,做好经营分析和对标管理,严格全链条成本管控;强化现金管理,保障经营安全,审慎安排资本性支出,做有回报的投资;精益资产管理,通过盘活闲置、投资改造、创新运营模式等方式,多措并举激活资产效能。三是强化战略执行,开辟转型升级新空间。制定兼具前瞻视野、科学依据、切实可行的“十五五”规划,高位引领未来五年的高质量发展;坚持做有价值的增量,推进资源扩储、“水泥+”项目落地见效;以市场效益为中心,研发推广特种水泥、新型建材等新产品、新业务;加快推进产能优化调整,高质量运营海外项目,拓展海外市场,提高国际化水平。四是坚持创新驱动,锻造核心竞争硬实力。强化顶层设计,匹配创新所需的资源、人才和机制,推动“成果转化”;统筹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落实双碳工作方案,突出“综合效益”;聚焦设备管理、生产管理等核心领域,切实推动数智转型驱动业务升级。 比大幅增加,计提的所得税费用同比增加。研发投入 83,563,144.07 83,337,118.30 0.2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287,211,399.28 832,655,265.41 54.59% 主要是报告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加。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723,119,601.84 -1,031,582,607.63 -67.04% 主要是报告期收购恒威、烟台润硕等股权支付股权款同比增加。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34,514,444.91 -2,065,961.59 -6,410.98% 主要是报告期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同比增加。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566,897,820.40 -200,771,086.40 -182.36% 主要是报告期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增加。投资收益 86,656,359.50 43,803,358.89 97.83% 主要是报告期投资的合营联营企业利润同比增加。资产处置收益 2,503,659.62 10,476,933.52 -76.10% 主要是报告期无形资产处置收益同比减少。营业外支出 21,198,311.64 6,822,436.78 210.71% 主要是报告期非流动资产报废损失、滞纳金同比增加。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适用 不适用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没有发生重大变动。营业收入构成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期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 □适用 不适用 四、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 □不适用 五、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2、主要境外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4、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截至报告期末,受限资产972,130,406.82元,主要是通过融资租赁租入、抵押的固定资产321,974,280.36元、货币资金冻结以及保证金553,827,318.36元、已贴现未到期 的银行承兑汇票以及票据质押59,686,427.07元、抵押的无形资产36,642,381.03元。 六、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 水泥生产,非煤矿山矿产资源开采,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非金属矿及制品销售等 收购 337,388,222.20 100.00% 自有资金 李金航、李英科 不适用 不适用 已过户 7,524,984.25 否2025年01月15日 《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及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本溪永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水渣、新型建材加工、销售 收购 42,248,205.33 100.00% 自有资金 李英辉、徐振宇 不适用 不适用 已过户 -1,980,195.90 否2025年01月15日 《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及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辽阳市弘光矿业有限公司 建筑石料用灰岩开采,建筑用石加工 收购 59,700,338.60 70.00% 自有资金 彭耀华、唐军忠 不适用 不适用 已过户 -1,240,697.23 否2025年01月15日 《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及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合计 -- -- 439,336,766.13 -- -- -- -- -- -- 0.00 4,304,091.12 -- -- --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金融资产投资 (1) 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 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七、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八、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内无应当披露的重要控股参股公司信息。 九、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一、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 □是 否 公司是否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 是 □否 公司于2025年3月28日在《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及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披露了《2025年度估值提升计划》,具体说明公司制定估值提升计划的触发情形及履行的程序,详细介绍公司就提升估值制定的具体举措,明确公司就该计划的后续评估及专项说明,分析了计划的合理性及可行性,同时就该计划项向投资者给予风险提示。 报告期内,公司优化分红政策,修订《公司章程》中关于现金分红的条款,将“当年可供分配利润为正”的分红前提修改为“累计可供分配利润为正”,实现更加有利于回报投资者的分红机制;制定并落实《三年(2026-2028)股东回报规划》,实施2024年度权益分派,即向全体股东每 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含税),累计派发2.66亿元(含税);向符合条件的245名激励对象授予2,658万股限制性股票,强化管理层、员工与公司长期利益的一致性,推动公司运营质量持续提升。 十二、“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是 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