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评述 |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三、主营业务分析 1、总体经营情况分析 2025年上半年,面对全球经济复苏放缓、贸易环境复杂多变的外部形势,公司积极响应国内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同支撑效应,坚持创新驱动与结构升级双轨并行。通过深化技术研发构筑产品竞争壁垒,优化全球产能布局对冲区域风险,并紧密对接人工智能、绿色低碳等新兴战略需求,实现主营业务在逆势中稳健增长。报告期内,公司产品结构持续改善,海内外市场拓展成效显著,降本增效策略有效巩固盈利韧性,为下半年穿越经济周期、把握产业重构机遇奠定坚实基础。 (1)营业收入及毛利率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4.46亿元,同比增长19.21%;其中,控制器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52.45亿元,同比增长16.64%。主要系公司新客户、新项目交付增加,市场份额持续扩大。 2025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同比提升 1.66%。主要系公司控制器业务客户结构及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同时控股子公司铖昌科技产品毛利率同比提升,共同推动整体毛利率改善。公司将持续进行客户结构及产品结构调整,聚焦高价值客户,并通过优化研发工艺、加大原材料替代,加强供应链协同,提升生产制造效率,改善产品毛利率水平。 (2)净利润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3.54亿元,同比增长78.65%;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 3.47亿元,同比增长97.24%。其中,控制器业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3.27亿元,同比增长56.35%;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 3.21亿元,同比增长67.69%,公司盈利情况得到有效恢复。未来,公司将持续深化家电、电动工具及工业自动化、汽车电子三大战略主航道,蓄势突破智能化业务新赛道,聚焦高价值客户,通过技术创新、产品结构优化、运营效率提升,确保业务健康、持续增长。 (3)经营现金流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224.15%;其中,控制器业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643.79%,经营性现金流得到有效改善。主要系公司加强经营现金流管理,持续提升销售对帐、开票及回款效率;同时,客户销售订单增加,对应销售回款增加;积极推动库存消耗,减少因备货而导致资金占用,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后续,公司会持续优化经营性现金流管理,采取多维度举措提升现金流效率,包括强化供应链协同,通过动态监控库存及应付账款周期,减少资金占用规模;建立客户信用分级体系,严格合同账期管理并加强回款管理等措施;同时,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有效保障战略投入并增强抗风险能力。 2、各业务板块发展情况分析 (1)家用电器业务板块 家电业务作为公司基本盘,依托行业领先的智能控制器技术实力、深度覆盖的全球头部客户资源及全品类产品矩阵,持续强化高粘性战略合作。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完善的技术研发体系与全球供应链服务能力,实现海内外大客户订单稳步提升,优势产品线持续突破,新客户及新项目拓展成效显著,创新产品加速落地推动市场份额快速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家电业务板块实现销售收入 35.63亿元,同比增长22.14%,毛利率同比提升 0.94%,为整体业务增长提供强劲支撑。 当前,全球家电市场呈现“存量竞争加速整合,中国品牌出海提速”的双重特征。终端市场竞争加剧推动行业向品牌运营转型,上游供应链一站式解决方案需求愈发凸显,对供应商综合服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智能控制器作为核心部件,市场份额加速向具备技术积累与体系化服务能力的头部企业集中。公司凭借深厚的技术底蕴及全流程配套能力,持续捕捉细分领域的新品类、新用户与新模式机遇,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升级,高筑竞争壁垒。未来,公司将持续深化战略洞察及体系规划;聚焦价值客户深度赋能,实现全平台、全品类覆盖,巩固存量客户合作优势;同时,前瞻布局新技术与新市场,拓展产品边界,挖掘新兴增长空间。通过“现有客户价值深挖+新客户新品类突破”双轨驱动,强化家电智能控制器领域的绝对领先优势,保障业务可持续增长。 (2)电动工具及工业自动化业务板块 电动工具及工业自动化业务板块作为战略增长引擎之一,依托需求精准洞察与伙伴式服务体系,实现规模化业务拓展,已成为 TTI、HILTI、尼得科、宝时得、泉峰、东成、正阳等海内外头部客户的供应商。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中标客户新项目,新客户项目交付增加,整体交付节奏稳中有升,受益于大客户产品线横纵向突破,实现了营业收入 5.35亿元,同比增长8.32%。 当前,电动工具呈现“存量稳增、增量爆发”的行业格局,传统电动工具需求稳健,以升级替换为主;庭院智能设备(割草机/清洁机器人)、户外场景扩展及便携化趋势(如手持电磨)驱动市场扩容。中长期发展主线聚焦智能化(AI远程控制/自动诊断)、绿色化(低噪音/节能电机普及)、全球化(供应链区域配置),终端厂商加速拓展具备一站式解决方案能力的供应商。未来,公司将以低压大功率电驱动平台为基座,构建"三电一体"全栈式解决方案(电机/电控/BMS/模组/整机),覆盖电动工具、园林工具、清洁工具三大核心领域;同时,孵化低速交通、工控行业,提供软硬件协同方案及元器件国产替代设计,助力客户降本提效。客户拓展方面,公司将与战略客户建立价值链对接机制,建立客户定期互动机制、战略互通机制,通过研发-生产-质量端前置实现需求深度贴合,增强客户粘性;同时,凭借技术品质优势,以提供优质、快速响应的 ODM整体解决方案拓展新客户,加速市场份额渗透。运营层面,强化越南、墨西哥等海外基地布局,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构建低成本、高敏捷的供应链体系,支撑客户全球化战略。 (3)汽车电子业务板块 汽车电子业务板块作为公司重点发展方向,近年来不断加大投入,提升研发技术水平,加速市场拓展进度,聚焦智能座舱与能量管理两大领域,构建技术竞争壁垒。其中,方向盘离手检测(HOD)、天幕变色玻璃控制等明星产品持续保持行业领先水平;压缩机控制、车载冰箱控制、热管理集成模块控制,持续优化汽车的能源效率;同时,新产品线智能座舱域控、位置域控、尾门控制系统以及触摸顶灯控制系统,提升了汽车的智能化水平和操作便利性。技术层面,天幕多区独立控制技术、HOD分时复用算法、FOC电机算法以及防误触算法等核心技术支撑产品高可靠性。市场拓展方面,公司持续深化与博格华纳、尼得科、东方久乐等 Tier1合作,同步切入沃尔沃、比亚迪、蔚来、一汽等整车厂供应链。报告期内,公司持续获取整车厂客户 ODM项目,为未来发展提供充足增长动力;Tier1客户订单受终端消费市场影响阶段性放缓,一定程度上影响汽车电子业务高速增长,报告期该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 4.15亿元,同比增长5.20%。 当前,政策驱动汽车行业“新四化”(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加速渗透,电子部件单车价值量持续提升。公司以“技术驱动价值创造”为核心,持续深化汽车电子智能控制器领域战略升级,构建全栈能力矩阵。未来,公司将持续通过强化三大战略维度,提升创新势能和行业影响力;智能交互:依托第一空间场景化智能产品的技术积淀,搭建人-车-家全场景智能交互平台;健康座舱:以“大健康”理念为引擎,打造具备差异竞争力的第三空间解决方案;生态闭环:加速技术生态迭代,在智能座舱及能量管理领域,形成覆盖智能硬件(系统及核心零部件)、AI算法及数据服务的全栈式能力矩阵。深度参与汽车产业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变革进程,通过提供高价值软硬件集成解决方案,重新定义智能出行服务标准,为合作伙伴创造可持续增长的商业价值。 (4)智能化产品业务板块 智能化产品业务板块作为公司战略增长极,明确了“新型智能控制器+人工智能服务平台”的战略定位,坚持“软硬一体”、多品类融合发展战略,围绕智能家居、个护游戏、鞋服体育领域进行了多维度布局,蓄势待发。报告期内,公司研发的体感衣、智能美妆镜、AI自适应床垫等产品实现更广泛应用落地,行业优质客户拓展顺利推进。报告期内,公司智能化产品业务板块实现销售收入 6.18亿元,同比增长9.92%,毛利率 23.67%,毛利率水平持续提升。 当前,智能产品行业在科技革新与政策导向的双重共振下迎来快速发展契机。技术层面,物联网、人工智能、设备自学习、大数据分析、通用大模型等前沿科技不断演进,持续拓宽智能设备的应用边界与交互深度,催生出高附加值的创新产品和服务;政策层面,国家持续释放积极信号,“以旧换新”政策推进节奏和力度持续加码,随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促进“人工智能+消费”,进一步推动了消费市场扩容提质。技术创新的持续驱动与政府政策的有力支持,共同推动智能产品行业进入较快发展轨道。未来,公司将持续突破目标市场,关注新场景应用,加速产品应用落地;立足用户价值,以服务驱动共生发展,加强与客户的战略合作;同时,坚持创新引领突破,紧抓 AI智能技术发展趋势,持续投入研发,构建场景运营模式,加速生态融合,提速智能化产品业务的发展进程,逐步实现多场景、广联动的智能生态产品套系,助力公司中长期业绩增长。 (5)微波毫米波相控阵 T/R芯片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子公司铖昌科技积极把握行业强劲复苏机遇,高效推动订单转化与产能释放,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毛利率水平提升,实现了净利润的快速增长。2025年半年度铖昌科技实现营业收入 2.0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0.16%;实现净利润 0.5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33.23%。其业绩增长核心源于需求端强劲反弹,在手项目及订单显著扩张并快速推进、价格体系稳健运行及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优化,推动毛利水平系统性提升,整体经营呈现量利双增的高质量发展态势。 2025年作为“十四五”收官之年,铖昌科技目前各领域项目订单已经在积极释放,项目型号加速生产交付中,下游需求规模化增长及产品应用渗透率的大幅提升对铖昌科技长期向好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铖昌科技作为 T/R芯片研发和量产单位的民营企业代表之一,在技术及成本上具有双优势,经营团队保持坚定信心,全力推动全年经营规模的持续扩大,并致力于实现盈利水平的持续提升,积极落实提升经营业绩的各项工作。 币汇率波动所致。 所得税费用 50,848,861.28 15,450,153.10 229.12% 主要系报告期利润总额增加所致。研发投入 327,903,927.91 290,203,484.56 12.9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47,249,898.89 -118,603,160.44 224.15% 主要系报告期内销售订单增加促使回款增加,同时公司加强回款管理及优化库存所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91,422,468.95 -364,544,521.63 47.49% 主要系报告期固定资产购置支出减少所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5,231,048.90 497,148,525.54 -101.05% 主要系到期还贷金额增加,同时对外吸收投资减少所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49,706,784.48 13,702,038.68 -462.77% 主要系报告期投资活动导致现金净流出增加所致。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适用 不适用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没有发生重大变动。营业收入构成 四、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值准备所致。 否 营业外收入 301,661.38 0.07% 否营业外支出 2,625,863.23 0.61% 否 五、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三大基地建设 投入增加所 致。 使用权资产 93,661,971.36 0.76% 86,793,561.73 0.73% 0.03% 结构,减少短期借款所致。收款较期初增加所致。结构,同时增加项目贷款所致。租赁负债 57,708,036.18 0.47% 56,109,376.52 0.47% 0.00%加所致。除限售条件成就,转回相应回购负债所致。一年内到期的期,重分类至本科目所致。除限售条件成就,转回相应回购负债所致。 2、主要境外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资产的具 体内容 形成原因 资产规模 所在地 运营模式 保障资产安全性的控制措施 收益状况 境外资产占公司净资产的比重 是否存在重大减值风险和而泰智能控制国际有限公司 投资设立 1,320,682,543.38 香港 采购、销售、投资 公司治理、财务监督、外部审计 79,271,997.能控制(越南)有限公司 投资设立 1,294,897,446.53 越南 生产、销售 公司治理、财务监督、外部审计 11,299,731.7.75 意大利 研发、生产、销售 公司治理、财务监督、外部审计 -262,026.83 14.73% 否 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4、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六、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二街坊地块的 公告》(公告编 号:2019- 012) 智能控 制与人 工智能 研产基 地项目 自 建 是 智能 控制 电子 行业 14,93 7,503. 10 163,095, 739.60 自 有 资 金 14.0 0% 0. 于公司拟通过 全资子公司投 资建设制造基 地的公告》(公 告编号:2024- 070) 合计 -- -- -- 163,114,453.59 540,601,179.03 -- -- 0. 4、金融资产投资 (1) 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 (2) 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报告期内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 适用 □不适用具体原则,以及与上一报告期相比是否发生重大变化的说明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 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 37号-金融工具列报》、《企业会计准则第 39号—公允价值计量》等相关规定进行核算,与上一报告期相比未发生重大变化。报告期实际损益情况的说明 报告期内公司远期结售汇投资损失 5.59万元。套期保值效果的说明 公司出口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总额的 50%以上,主要采用美元、欧元、港币、越南盾、列伊进行结算,为防范汇率波动风险,公司通过开展与日常经营需求相关的远期外汇交易业务,以降低公司持续面临的汇率或利率波动风险,锁定业务合同利润的目标,未出现重大风险,达到了套期保值的目的。衍生品投资资金来源 资金来源均为自有资金。报告期衍生品持仓的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说明(包括但不限于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 1、市场风险: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变化可能造成汇率大幅波动,远期外汇交易业务面临一定的市场风险。公司的远期外汇交易业务是以“汇兑中性”为外汇风险管理的首要目标,密切跟踪汇率变化情况,通过对外汇汇率走势的研究和判断,对外汇敞口锁定结售汇价格、并辅以一定程度的对冲操作。同时,以业务优先的原则,锁定项目可接受的汇率,保证合理的利润水平和公司综合汇兑损益目标的达成。 3、信用风险:本公司的结售汇,主要是与国有控股银行和其他大中型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 合作,这些银行具备较高信誉和资产状况,不存在重大的信用风险,不会产生因对方单位违约而导致的重大损失。 4、操作风险:公司已制定了远期外汇交易的相关管理制度,明确了操作流程和责任人,使操作不当的风险在可控范围内。 5、法律风险:公司投资远期结售汇,已与银行签署合同约定了相关条款,公司也会根据市场变化加强对相关合同的审查,并且公司选择的合作方主要是国有控股银行和其他大中型商业银行,不存在重大法律风险。已投资衍生品报告期内市场价格或产品公允价值变动的情况,对衍生品公允价值的分析应披露具体使用的方法及相关假设与参数的设定 公司参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对衍生品及衍生品公允价值进行确认和计量。报告期内未到期的远期结售汇参照银行给出的汇率将损益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待实际到期时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投资收益。报告期实际损益金额是实际到期收到或损失的金额,即计入投资收益的金额。涉诉情况(如适用) 无衍生品投资审批董事会公告披露日期(如有)2025年04月23日2) 报告期内以投机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适用 不适用公司报告期不存在以投机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七、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八、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九、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一、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 □是 否 公司是否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 □是 否 十二、“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是 □否为践行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及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要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的指导思想,为维护全体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的利益,促进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公司结合自身发展战略、经营情况以及财务状况,制定了“质量回报双提升”的行动方案,具体措施如下:(1)聚焦主业,强化引擎,实现高质量发展;(2)夯实治理能力,不断提升规范运作水平;(3)重视投资者回报,共享经营成果;(4)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提升资本市场价值。具体内容详见公司2025年1月14日在公司指定信息披露媒体《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和巨潮资讯网披露的《关于“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的公告》(公告编号:2025-004)。公司在业务拓展方面始终聚焦主业发展,公司在“开源”背景下有目标的“节流”,持续优化自身的全球化运营布局、研发技术水平、智能制造水平、供应链协同等综合能力,快速拓展市场份额,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54.46亿元,同比增长19.21%,收入规模保持稳定增长。公司治理层面,持续优化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强化风险管理,提升决策水平,实现公司发展的良性循环,为股东的合法权益提供有力保障。股东回报层面,公司报告期内实施了2024年度权益分派,向全体股东每 10股派发现金红利 1.00元,累计派发现金分红总额为 92,133,358.50元,并已于2025年6月10日实施完毕。同时,为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和透明度,更好的满足境内外投资者的诉求,公司报告期内主动披露了《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报告》充分展现了公司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实践成果,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提供依据。未来,公司将持续响应“质量回报双提升”专项行动,不断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持续提升综合竞争力和公司质量,为投资者提供稳定且有吸引力的回报,促进资本市场的稳健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