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网 中财网股票行情
众诚科技(835207)经营总结
截止日期2025-06-30
信息来源2025年中期报告
经营情况  七、 经营情况回顾
  (一) 经营计划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主要系去年同期确认大额单体项目收入导致基数较高所致。报告期内应收账款账龄结构优化,坏账准备计提金额同比减少,对利润的负面影响较去年显著减轻,但计提绝对金额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同时,公司持续提升项目质量,毛利率较去年同期显著回升。
  此外,公司严格控制费用支出,维持在合理区间。综合上述因素,公司报告期内亏损幅度较去年同期明显收窄,整体经营表现趋于改善。
  1、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3,359.54万元,同比下降32.33%:其中数字化解决方案业务收入比上年下降8,124.45万元,下降54.11%;信息技术服务比上年增长512.14万元,增长54.07%;信息设备销售业务比上年增长1,219.33万元,增长32.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01.27万元,同比增长 26.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630.81万元,同比增长29.06%;每股收益为-0.16元,同比增长27.27%。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为 58,586.88万元,同比增长2.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 28,212.09万元,同比下降5.05%;股本 9,219.5万股,同比下降1.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 3.06元,同比下降3.16%。
  2、研发情况
  公司始终重视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 1,092.89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 8.18%,主要为公司主营业务数字化解决方案即数字政府、产业数字化转型两大领域所涉及的软件开发与运维运营、数字孪生与虚拟仿真、人工智能应用与数据要素加工等的相关投入。报告期内公司取得 51项软件著作权;新增专利 0项,新申请发明专利 2项,其中进入实质审查阶段 2项。截止报告期末,公司拥有发明专利 2项,软件著作权 410项,受理发明专利 30项,其中进入实质审查阶段 26项,进入审查阶段 2项。
  3、项目管理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完善项目实施流程、制度和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提高项目实施的标准化程度,并根据项目实施所涉及的具体实施作业,制定了工程实施及验收规范,指导施工团队进行标准、规范化作业,通过一系列管理体系和标准的制定,确保项目能够安全、规范、高效地实施。公司管理、运营项目上半年无安全事故,运维服务、数字化解决方案项目实施质量优良,获得客户好评。
  (二) 行业情况
  
  (一)报告期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是数智化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面向“数字政府”“产业数字化转型”两大领域的客户提供全栈式数智化综合解决方案。根据中国证监会原《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从事的行业属于“I65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表》(GB/T4754-2017),公司所属行业为“I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大类下的“I65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公司所处行业属于国家新兴战略产业中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新兴产业。1.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概况公司所处行业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是驱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核心引擎。该行业凭借技术迭代快、渗透性强、资源集约度高等特征,在重构经济形态、优化社会治理、加速产业变革中承担基础性、先导性作用。近年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和领域的兴起加速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与各行业的产业融合,极大地推动了行业的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对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领域迎来新一轮政策红利期。随着《“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和《数字经济2025年行动纲要》的深化实施,国家正重点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的系统化融合。《工业重点行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指南》等政策文件的出台,将着力推动核心工业软件的迭代升级,通过在细分行业打造示范性应用场景,树立数字化转型标杆,为产业升级构筑制度支撑。当前,“两重”“两新”等重大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制造业技术改造浪潮加速,设备更新周期显著缩短,工业软件深度应用进入新阶段,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正在向高质量、纵深化方向发展。 2025年,尽管面临复杂的内外部环境,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仍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和增长潜力。随着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进程的持续深化,该行业在推动新型工业化、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的支撑作用将进一步增强。从细分领域看,人工智能有望开启产业数智化发展新篇章,关键软件将在政策技术双重驱动下快速发展。软硬融合趋势加快,软件企业“出海”步伐提速,数据等新要素价值将得到更好释放,产学研深度融合成为关键技术攻关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助力行业可持续发展。当前,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已从“工具支撑”升级为“经济转型核心引擎”,通过 AI+云计算+数据要素的三轮驱动,赋能千行百业数智化,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推动智慧城市、数字医疗、低碳经济等民生领域创新,保障产业链自主可控,支撑数字经济全球竞争。随着数实融合的加速,产业链的现代化水平将不断提升,预计未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2.数字化转型中国数字化转型已从早期的信息化建设阶段跃升为“数字中国”国家战略工程,形成涵盖数字基础设施、数据要素市场、产业数字化等关键领域的系统性布局。在政策体系的强力推动下,全国数据交易体系趋于成熟,企业数据资产实现可计量、可交易,数据流通效率较前期提升 50%,成为支撑经济现代化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引擎。近年来,《“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以及《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等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数字化转型进入全面加速和深化布局的新阶段。2025年,随着《“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深化落地,政策重点聚焦“数实融合”,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全链条数字化升级。行业专项政策也相继推出,央行《金融科技发展规划 2025》推动AI风控、区块链跨境支付,工信部《智能制造 2025行动方案》要求规模以上企业数字化覆盖率超 80%。
  这一系列政策旨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产业链韧性并助力中小企业发展,为企业数字化转型营造了稳定环境并指明方向,同时体现国家引导与市场力量结合的特点。当前,中国企业数字化已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数字化投入持续加大,数字化基础不断夯实。超九成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广泛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电子商务、云计算等技术,不同行业各有特色,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应用水平领先,在管理、采购、销售等环节普及度高,生产、研发环节应用逐步深入。根据全球新经济产业第三方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最新发布的《2025年中国企业数字化使用行为调查数据》,已有 86.19%的企业考虑并实施了数字化转型,说明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经营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信未来,数字经济将发挥着“经济稳定器”和“加速器”的双重作用,企业数字化发展也将会缔造经济增长新奇迹。
  (二)报告期内公司面向领域
  报告期内公司以数智化综合解决方案区域引领者为定位,主要面向“数字政府”和“产业数字化转型”两大领域:
  1、数字政府
  近年来,我国以数字政府建设为核心的政务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化治理模式,这一进程正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引擎。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政府领域的深度应用,以及基础信息资源库、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等重点项目的持续建设,数字政府市场正迎来快速发展期。IDC预计,随着宏观经济刺激政策的出台和“十五五”规划的落地,数字政府将持续投资,但因近年来的财政压力,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由 9.4%下调至 6.2%,预计到2029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2086亿元人民币。当前发展呈现两大趋势:一是数据要素驱动转型,政府正着力构建数据共享机制、完善治理体系,推进数据与 AI技术深度融合;二是服务模式升级,从数字化服务向服务数字化演进,通过服务入口整合与全渠道协同,实现“一网通办”和精准化服务。基于在信创产业和智慧政务领域的深厚积累,公司已具备为数字政府建设提供安全、可靠、智能化解决方案的完整能力,未来将持续助力数字政府的建设进程。
  2、产业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正深刻重塑经济社会运行方式。这一进程通过深度应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系统性构建数字时代的新型发展能力,推动各领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跃升。其本质是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全领域的融合创新,表现为企业上云普及率持续攀升,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务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目前,数字化转型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政府相继出台《电子信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深化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协同发展。根据规划目标,到2027年我国将建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在政策引导和技术创新的双重驱动下,数字化转型正成为产业升级的关键路径。对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更是引领行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契机。
  公司正基于对产业变革趋势的深刻洞察,聚焦数字化转型需求,致力于为各行业提供全方位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在此背景下,公司搭建完成“1+2+4+N”产品与解决方案架构体系,即以数字基建为基础,面向“数字政府”和“产业数字化升级”两个领域,提供网络与安全服务、软件开发服务、数据与 AI服务与运营运维服务 4项服务及 N个产品的数智化解决方案体系。以期动态地适应国内产业数字化转型与升级,以强增长性的解决方案把握数字中国的市场机遇,加强区域性的竞争力,并且不断拓宽市场边界。
  (三) 新增重要非主营业务情况
  (四) 财务分析
  1、 资产负债结构分析
  一年内到期的非
  流动负债 8,696,151.20 1.48% 7,027,246.28 1.23% 23.75%
  递延所得税负债其他流动负债 6,157,553.55 1.05% 2,387,705.75 0.42% 157.89%递延收益 6,452,541.13 1.10% 7,405,541.11 1.29% -12.87%租赁负债 7,530,945.43 1.29% 2,706,743.20 0.47% 178.23%资本公积 138,078,822.82 23.57% 142,884,822.82 24.92% -3.36%盈余公积 18,304,567.82 3.12% 18,304,567.82 3.19% 0.00%未分配利润 33,542,535.67 5.73% 48,555,189.40 8.47% -30.92%股本 92,195,000.00 15.74% 93,995,000.00 16.40% -1.91%少数股东权益 73,623.88 0.01% 47,334.92 0.01% 55.54%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 51,266,947.01 8.75% 27,055,043.72 4.72% 89.49%长期应收款     25,026,567.65 4.37% -100.00%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 1,000,000.00 0.17% 1,000,000.00 0.17% 0.00%资产负债项目重大变动原因:1.在建工程:期末金额 0元,较期初下降100%,主要系购买的办公软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转入无形资产科目所致;2.其他应收款:期末金额 2,730,042.21元,较期初下降74.05%,主要系报告期内收到2024年度因软件供应商技术原因无法履行开发任务而退回的已支付采购款所致;3.预付款项:期末金额 5,142,409.57元,较期初下降63.17%,主要系上年期末预付采购款涉及的部分商品报告期内到货入库所致;4.应收款项融资:期末金额 5,092,359.54元,较期初增长170.85%,主要系报告期收到银行承兑及供应链票据增加所致;5.合同资产:期末金额 665,180.17元,较期初下降35.83%,主要系报告期内质保金到期转为应收账款所致;6.其他流动资产:期末金额 3,365,659.79元,较期初下降47.06%,主要系报告期内待抵扣进项税额减少所致;7.使用权资产:期末金额 10,097,266.99元,较期初增长174.97%,主要系报告期续租办公室场所所致;8.应付票据:期末金额 589,420.00元,较期初下降95.19%,主要系告期内票据到期清偿所致;9.合同负债:期末金额 47,371,451.44元,较期初增长157.76%,主要系报告期内按照合同约定付款进度收到客户款项所致;10.应交税费:期末金额 3,376,030.53元,较期初增长94.29%,主要系报告期内应交增值税增加所致;11.其他应付款:期末金额 2,260,793.20元,较期初下降87.87%,主要系报告期内支付限制性股票回购款所致;12.其他流动负债:期末金额 6,157,553.55元,较期初增长157.89%,主要系期末合同负债对应的待转销项税增加所致;13.租赁负债:期末金额 7,530,945.43元,较期初增长178.23%,主要系报告期内续租办公场所所致;14.未分配利润:期末金额 33,542,535.67元,较期初下降30.92%,主要系报告期公司亏损所致;15.少数股东权益:期末金额 73,623.88元,较期初增长55.54%,主要系控股子公司虚拟现实公司上半年度实现盈利,少数股东按比例分享所致;16.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期末金额为 51,266,947.01元,较期初增长89.49%,主要系报告期内一年内到期长期应收款转入所致;17.长期应收款:期末金额为 0元,较期初下降100%,主要系报告期内长期应收款转入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所致。
  2、 营业情况分析
  (1) 利润构成
  1.本年度营业收入金额 133,595,386.07元,较上年下降32.33%,主要系上年同期存在重大单体项目验收导致基数较高所致;2.本年度营业成本金额 104,639,385.04元,较上年下降36.93%,主要系营业收入同比下降,营业成本相应减少所致;3.本年度财务费用金额 2,126,819.71元,较上年增长62.61%,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增加流动资金等借款导致贷款利息增加所致;4.本年度信用减值损失金额-15,328,914.27元,较上年下降30.55%,主要系应收账款账龄结构优化,坏账准备计提金额同比减少所致;5.本年度资产减值损失金额 165,366.22元,较上年下降545.71%,主要系报告期质保金到期收回所致;6.本年度其他收益金额 1,576,719.93元,较上年下降49.14%,主要系报告期内收到的政府补助减少所致;7.本年度营业外收入 1.77元,较上年下降99.97%,主要系上年同期优化绩效考核体系并严格执行所致。
  (2) 收入构成
  报告期内,公司收入来源主要为数字化解决方案业务,该类业务收入同比下降54.11%,主要系上年同期重大单体项目完成竣工验收,公司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业务项目规模及执行周期存在差异,因此本期该类收入变动较大;本期公司技术服务收入增加 54.07%,且该类业务收入占比增加 6.12%,主要系行政事业单位、重要行业客户软件开发服务需求增加,该业务毛利率相对较高,其收入占比增加带动公司本期整体毛利率水平增长。分区域来看,公司业务主要聚焦于河南省内,本期河南省内业务收入同比减少 41.05%,主要系上年同期省内重大单体项目完成竣工验收确认收入所致;河南省外业务收入同比上升 44.58%,主要得益于公司积极向省外布局,积极拓展市场。
  3、 现金流量状况
  1.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460,587.39元,较上年减少 183.84%,主要系报告期内支付供应商采购款较上年增加 49,067,463.37元所致;2.本期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8,631.33元,较上年增加 98.11%,主要系报告期内研发设备投入较上年同期减少 7,404,693.82元所致;3.本期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6,251,428.13元,较上年增加 168.66%,主要系报告期取得借款增加所致。
  4、 理财产品投资情况
  

转至众诚科技(835207)行情首页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