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网 中财网股票行情
中国船舶(600150)经营总结
截止日期2025-06-30
信息来源2025年中期报告
经营情况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在中船集团的坚强领导下,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国家海洋强国战略部署和中船集团“1-1-7-8”总体思路,以规范运作为基础、以价值创造为核心、以资产重组为推手,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公司治理水平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3.25亿元,同比增长11.96%,其中:船舶造修及海洋工程业务营业收入386.69亿元,同比增长12.2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29.46亿元,同比增长108.59%。
  (一)聚焦市场,经营承接订单优化
  公司聚焦市场热点和机遇,持续推进全产业链经营,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上半年,公司共承接民品船舶订单59艘/543.98万载重吨/489.05亿元,修船业务承接130艘/11.17亿元,海工装备承接2艘/41万载重吨/29.56亿元,应用产业承接合同金额15.69亿元。新接船舶订单中,中高端船舶占比超过90%,绿色船舶占比超过50%。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累计手持民品船舶订单333艘/2649.11万载重吨/2334.87亿元;修船订单74艘/7.66亿元,海工装备合同订单金额36.99亿元,应用产业合同订单金额21.10亿元。
  (二)聚力攻坚,精益生产提质增效
  公司围绕全年生产目标任务,在确保生产安全的前提下,狠抓生产保交付,深入开展精益管理,推动提质增效,生产效率稳步提升。上半年,公司完工交付民品船舶48艘/355.22万载重吨,吨位数完成年计划的56.00%;修理完工船舶125艘/15.17亿元,金额数完成年计划的78.40%;交付应用产业设备产值9.52亿元。
  (三)数智赋能,科技创新纵深推进
  报告期内,公司立足新发展阶段,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加速推进品牌船型优化迭代,大力开展自研船型核心技术攻关,持续强化数智化转型驱动。上半年,公司完成专利申请748项,其中发明专利711项;授权专利286项,获得科技类奖项38项。公司在低温围护系统、AI结构自动拆建模、船舶无纸化建造平台、船舶生产资源管控平台、转子风筒节能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相关成绩,加速产品向高端、绿色、智能优化转型。
  (四)向海图强,深海科技战略指引
  公司紧扣《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深海科技战略布局,深耕深海船舶装备等高端船舶领域,全力提升深海装备研制能力,掌握核心建造技术。上半年,外高桥造船承接一艘30万吨级FPSO,广船国际承接一艘7万吨级半潜船,进一步增强公司深海开发技术与装备市场竞争力,打造深海科技产业高地。公司专题研究相关优势产品和核心技术储备,探讨船海产业的智能化发展方向,分析当前船舶市场发展形势及深海科技发展方向、未来趋势、技术创新,增进资本市场认可公司的战略价值。
  (五)聚势谋远,合并重组开启新程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国企改革指导思想和中船集团重大决策部署,自去年9月份启动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的重大资产重组以来,公司主动作为,全力以赴推动各项工作节点。报告期内,公司以重组政策为指引,规范履行重组项目审议流程,相关议案及报告书等项目文件经公司董事会、股东会审议通过,顺利获得国务院国资委等主管部门批复、上海证券交易所并购重组委员会审核通过和中国证监会注册同意;截至目前,公司正在加快推进有关实施换股等工作。
  (六)下半年重点工作安排
  1、强化统筹协调,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坚决打赢“十四五”规划收官战,高质量做好“十五五”规划编制。
  2、完成重组项目,强化协同效应发挥
  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全面做好信息披露、换股实施等各项工作,推进重组项目完成收官,同时,进一步统筹优化骨干船厂产业发展布局,深化经营生产技术资源整合,有效提升公司核心功能、核心竞争力。
  3、聚焦主责主业,高效完成全年任务目标
  紧盯年度生产任务目标,高质量抓好经营接单和生产交付,提升船海主业盈利能力,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和竞争优势。
  (1)强化市场开拓,开创接单良好局面。以市场洞察与技术革新为核心,系统研判市场趋势,聚焦提升核心主建船型竞争力,持续强化自主船型研发设计,实现主建船型规模化承接;推动船型设计向技术引领性、商业适配性及绿色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加速形成具有行业标杆意义的绿色新兴产品谱系;深化与重点船东的战略协同,以品牌价值提升巩固长期合作关系,同步构建全流程风控体系,筑牢经营风险防线,在全球竞争中保持战略定力与竞争优势。
  (2)强化管理创新,精益管理提质增效。系统构建基于精益生产的科学质量管控模式,聚焦核心性能指标,推进新技术、新工艺、新工法应用,巩固主建船型领先优势,强化自主船型研发升级,进一步提升造船效率,全力以赴抢坞期、保船期、缩周期。同步深化供应链协同优化、精益建造模式迭代及工程验证能力升级,做深做细6S管理,将质量变革融入生产全周期管理,提高完工船盈利能力。
  (3)强化安环防控,筑牢安全生产防线。坚守安全防线、安全生产,严格落实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治理,加快完善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综合防范体系。积极打造可持续发展生产模式,持续推进减污降碳措施落地应用,抓好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4、共创绿色智能,科技创新自立自强
  紧扣全球碳排政策与绿色智能趋势,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坚持市场导向与生产协同,推进主建船型迭代升级,深化品牌船型技术优化,强化自研船型核心技术攻关,提升高端船型市场竞争力,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巩固行业引领优势。进一步深化供应链数字化建设,加速智能装备与制造场景融合迭代,打造以数字化供应链为支撑、精益化生产为内核、智能驱动为动力的现代化船舶制造能力体系。
  5、深挖价值属性,增进投资价值认可
  紧紧围绕重组完成后的中国船舶兼具“经济价值、功能价值和战略价值”的投资价值属性,以主动式投资者关系管理为抓手,强化与资本市场各方的交流互动,讲好中船故事,做好市值管理,进一步凝聚理性投资、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共识,增进投资者对公司发展战略、竞争优势及市场定位的理解和认可,维护公司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
  

转至中国船舶(600150)行情首页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