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丰能源(600989)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二、 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国际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美国关税政策继续加压,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 国际油价震荡下行,对化工品价格和成本影响显著。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同时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生产需求稳定增长,新动能成长壮大,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以中国经济的稳定性和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的不确定性。面对外部形势导致的成本端原料价格波动、需求端全球贸易重构的双重挑战,公司始终坚持“防控风险、改善业绩、培育团队”的总体思路,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不断深化“两基”工作,通过稳健发展与技术升级,进一步显现发展韧性,实现了经营质量的持续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聚烯烃(含 EVA)产量 240.46万吨,同比增长96.64%,焦炭产量341.80万吨,同比基本持平;实现营业收入228.20亿元,同比增长35.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5.79亿元,同比增长58.67%。 一、聚焦核心主业,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新项目顺利投产,新产能贡献显著。一是内蒙 260万吨/年煤制烯烃及配套 40万吨/年绿氢耦合制烯烃项目按计划建成投产并全面达产,上半年生产聚烯烃116.35万吨,占公司聚烯烃总产量的48.39%。该项目是目前为止全球单厂规模最大的煤制烯烃项目,也是首个规模化应用绿氢与现代煤化工协同生产工艺制烯烃的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公司烯烃产能已达到520万吨/年,产能规模跃居我国煤制烯烃行业第一位。内蒙烯烃项目示范应用了多项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国重器设备,设备国产化率超过98%,项目采用最先进的DMTO-Ⅲ技术,依托项目的区位优势、技术优势及投资优势,公司烯烃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二是10万吨/年醋酸乙烯项目实现一次性开车成功并顺利投产,实现了EVA装置主要原料自主供应,保障了主要原料的质量和稳定供应,为企业产业链协同发展与成本优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OCC装置实现一次性开车成功,产出产品各项指标全部合格。 在建项目进展顺利,储备项目积极推进。一是宁东四期烯烃项目于2025年4月开工建设,且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截至7月底,设计到图率24%,设备订货率达80%,土建基础施工完成80%,土建主体框架施工完成35%,钢结构已全面开始图纸深化及加工制作,该项目计划于2026年底建成投产。二是新疆烯烃项目、内蒙二期烯烃项目前期工作正在积极推进。 二、优化生产运行,降低能源消耗 生产运行管理。报告期内,公司全面推行化工生产装置黑屏自主运行,不断强化生产工艺管控,提升安全稳定运行水平;按计划完成了宁东二期烯烃装置大检修任务,解决了一些影响生产装置稳定运行的瓶颈问题,同时,对关键环节进行技术改造升级,提升了装置运行的稳定性和效率。公司内蒙烯烃项目刷新了产能规模、建设工期、装备替代、能耗成本等多项行业新纪录,通过大量使用大型国产化装备,破解了行业关键技术和设备“卡脖子”问题,使原料成本进一步降低。项目自投产以来,已连续稳定生产4800小时以上,日均生产聚烯烃超过9000吨,烯烃毛利率稳定在30%左右,成本优势突出,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能源及水资源管理。编制了能源及水资源管理手册,建立了重点用能设备能效档案,定期开展能效及水效对标,加快节能、节水技术改造项目实施和低能效设备更换,主要生产装置及产品能效、水效达到国家标杆值。报告期内,公司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15.34%,焦化二厂被自治区评为“用水定额先进值企业”,公司荣获“宁东能源化工基地节能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公司Wind ESG评级上调至AA级。 三、紧跟时代脉博,强化科技赋能 在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浪潮中,公司敏锐把握趋势,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数字化转型为核心驱动力,着力打造“宝丰 AI工业大脑平台”,以人工智能为中枢,深度融合工业互联网、大数据、5G、云计算、数字孪生(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绿色低碳技术,构建起贯通研发、生产、物流、销售、服务等全产业链的智能运营体系,打造“全感知、全连接、全场景、全智能”先进级智能工厂。在生产制造领域,构建“AI+生产一体化平台”,通过智能配煤管理、碳氢比智能控制实现生产过程的精准控制;物流供应链环节,搭建“AI+智慧物流物联网平台”,让物料流转全程可视、可溯、可控;安全环保管理层面,建立“AI+安全生产智联管控平台”,筑牢本质安全防线。三大平台协同发力,打造人机互动、人机互控的智能工厂。 上半年,凭借领先的智能化生产体系与卓越的管理效能,宝丰能源成功入选首批宁夏先进级智能工厂--“AI驱动的煤基新材料数智融合智能工厂”及“煤基新材料全产业链绿色智能工厂”。 四、聚焦研发创新驱动,以技术突破引领产品升级与绿色低碳转型 公司持续深耕核心技术研发,不断加大研发资源投入,依托AI智能与信息化构建绿色创新引擎,以智能算法加速低碳产品开发、以数字孪生实现工艺安全升级,驱动产业链向高端化、差异化跃迁,全链路提升可持续价值。 报告期内,公司新开展研发项目160项,申报专利261件,已授权76件,完成《铬系中空聚乙烯新产品开发》等8项科技成果评价登记。获批“宁夏煤炭高效清洁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资质,与航天集团共建“宝丰能源-航天工程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研究院”,申报自治区企业技术中心。核心研发团队持续参与国标、行标的制定,保证技术路线与安全规范同步,发布《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技术规范》国家标准1项、《常规焦炉节能监测与评价技术规范》团体标准1项,参与3项国家标准及1项团体标准修订。 报告期内研发投入9.39亿元,其中形成产品5.09亿元,计入研发费用4.30亿元。主要开展的研发项目包括《利安徳巴塞尔ACP高密度聚乙烯生产工艺新型催化剂研究》、《多相高抗冲嵌段共聚聚丙烯注塑料产品研究开发》、《美国CPC双环管工艺新型催化剂研究》、《粉煤气化炉水冷壁挂渣研究》、《煤化工CO2尾气提纯净化制备食品级CO2的关键工艺研究》、《高挥发分高粘结气煤代替肥煤配煤炼焦研究》、《6.25米侧装捣固焦炉智能炼焦作业管理系统研究》、《矿井深部多煤层联合开采通风系统技术研究》等,重点研发项目《煤储运物流园区用智能方舱及其控制系统研发》、《高透明无规共聚聚丙烯制备技术》顺利通过政府验收结题,申报《焦油渣无害化处理》《高熔指聚丙烯制备》2项科技项目。新产品方面,焦炭开发3个新产品以及10个煤种新配方;聚乙烯铬系大中空料TR571、铬系膜料TR131、聚丙烯CPP膜料及透明料K4925、聚乙烯膜料ACP9255和聚丙烯高熔共聚EP548R完成工艺技术储备,聚烯烃产品5502S和V30G成功通过FDA和ROHS认证,完善产品矩阵,保证产品线的丰富及多元化。 五、 采销运协同有力,经营业绩持续向好 不断优化供应商管理,积极争取降本空间。一是深化供应商战略合作,增强供应能力和供应稳定性。与重点煤炭供应商签订战略长协,采购集中度增加,供应稳定性增强,前十大供应商采购占煤炭采购比例达69.48%。同时持续优化供应商结构,国企采购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国企合作占比同比增长3.47个百分点。二是动态调整采购策略,优化定价机制。充分利用供应商的量价优惠政策,强化议价能力,提升原煤降本空间。三是充分利用铁路优惠政策,发挥铁路运输优势。 上半年优化线路,提升发运量,积极跟进、协调铁路优惠政策落地,新疆条线铁运费下浮20%-30%。 不断开拓新客户,积极实现效益最大化。随着内蒙烯烃项目全面投产,聚烯烃产量大幅增长,公司重点推进渠道开拓,优化区域布局,做强存量客户,开拓增量客户,报告期内新增客户44家。 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最大化为原则,推动产品转产与品质升级,提升品牌溢价能力,上半年成功转产12次,增效7050万元。进一步增加产品直销,上半年直销率达13.80%,同比增长3.68个百分点。 不断提升运输保障能力,公铁联运协同降本。上半年,随着内蒙烯烃项目投产,运输规模成倍增加,通过物流调度小组系统性统筹协调,装卸时效显著优化,较去年同期装卸耗时下降8.09%,同时,实施公路竞价招标与铁路政策议价双轨机制,促进公铁联运协同降本,公路运输方面,上半年运输价格下降4.75%;铁路运输方面,运输价格平均下降约30%,有效降低运输成本。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报告期内,公司内蒙烯烃项目已建成投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