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空科技(605178)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紧扣“提质增效·创新发展”的核心方针,持续深化夜间经济与智慧城市两大主业的协同发展,积极应对行业内的激烈竞争态势,同时着力化解账款拖欠难题,努力改善公司经营状况。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362.49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0.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27.46万元,经营性现金流净额7,970.2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6.98%。 (一)“夜间经济”与“智慧城市”并行,积极应对行业竞争 近年来,为应对宏观经济的波动及行业竞争的加剧,公司主动进行业务转型升级,构建了以夜间经济和智慧城市为核心的两大业务体系,重点发展景观照明、文旅夜游、智慧路灯及智慧停车运营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362.49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0.95%,其中夜间经济业务实现收入8,719.49万元,较去年同期微降1.42%,基本维持稳定;智慧城市业务实现收入5,621.25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3.32%。但在今年上半年宏观经济波动、行业竞争加剧的整体经济环境影响下,公司积极、正面应对挑战,不断调整自身经营策略以适应市场需求,综合来看业绩虽仍为亏损,但亏损金额小于同期,且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持续为正。公司已呈现出夜间经济和智慧城市并重的发展格局,为未来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广安不夜城”项目正式运营,获得市场良好反馈 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明确支持沉浸式文旅业态发展,多地政府相继出台配套政策,推动夜间经济业态新创。近几年,公司持续推进业务转型升级,在传统景观照明业务基础上,拓展沉浸式文旅运营。2025年1月23日,公司全流程策划并实施的“广安不夜城”项目正式开街,该项目采用了EPC+O模式(设计施工总承包+运营管理),是川东地区首个宋韵沉浸式演艺街区。据运营数据统计,该项目开街首日接待游客4.5万人次,春节假期累计接待游客45万人次,市场反馈良好,为地方经济及文化发展注入了新活力。除此之外,公司所实施的泉州市东海城东片区及晋江、洛阳江两岸照明提升工程项目、婺城区迎亚运风貌品质提升项目荣获第十九届中照照明奖。 (三)持续推进应收账款管理,优化资金周转效率 公司夜间经济相关业务的客户群体主要为政府及事业单位、国有企事业单位及相关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主体公司,相关项目工程款的支付进度受财政资金审批流程及地方财政状况等因素影响,当前行业内企业普遍面临回款压力。公司密切关注地方财政状况变化,与客户保持积极沟通,并持续优化应收账款管理机制,为优化资金周转效率、保障公司现金流安全,公司采取了一系列管理措施。对于部分长期欠款项目,公司积极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其中就“一江两岸建筑外立面景观亮化提升改造工程”项目款项向南昌仲裁委员会提起的仲裁申请,已于2025年3月3日获得终局裁决,本报告期内已收到被申请人支付的两笔工程款合计10,000万元。同时,公司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严格项目筛选标准、加强应收账款动态监控等措施,持续提升资金管理水平。 (四)重视公司治理与内控体系建设,提升全员合规意识 报告期内,公司全面推进治理体系优化与内控能力提升工作,于2025年3月31日顺利完成第四届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级管理团队的换届工作,为公司治理注入新的活力。新一届管理层持续推进战略规划、组织架构、人才管理等多维度的管理变革,优化业务流程与决策机制,持续提升公司资源调配效率和跨部门协同能力。同时,公司严格遵循《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规范运作》等要求,修订公司资金管理等相关财务管理制度,健全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内部控制的运行程序。通过构建“制度-执行-监督-改进”的闭环管理体系,公司持续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建立了规范透明、高效运作的治理机制,不断提升从高管到基层员工的合规意识,为公司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