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巨能股份(871478)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七、 经营情况回顾 (一) 经营计划 公司始终围绕“制造智能工厂的工厂”这一战略定位,稳步推进各项经营计划。公司管理层强化内部管理,致力于提升项目设计与交付能力。通过优化业务流程,推行“日计划”、“单元配餐”等管理方式,提高效率,缩短交货期。以标准化的产品技术体系,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1、财务状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425.97万元,较上年同期降低10.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4.23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163.48%。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38,685.74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6,953.18万元。 2、经营计划 2025年,公司将持续从新产品开发与市场开拓双向发力,聚焦主业深耕细分市场,在柔性化、智能化及大型/重型化技术领域加大研发投入。研发端重点推进工业机器人与工业母机融合的关键技术突破,升级智能工厂管理软件功能,完善FMS柔性制造单元与AI技术的融合创新,打造适配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模式的智能制造系统。市场端将深耕现有客户群体,挖掘自动化产线升级需求,同时针对新兴领域制定专项推广策略,在重点区域扩充销售服务团队。通过个性化定制的柔性制造单元产品,拓展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的多场景应用,同步提升 2吨至 10吨重型产品的市场渗透率,全面增强公司产品竞争力,助力智能装备行业的技术迭代与创新发展。 (二) 行业情况 公司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主要涉及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行业,终端客户以汽车制造业为代表延伸和拓展。 1、工业机器人市场: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25年 6月份,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 74764套,较去年同期增长37.9%,1-6月总产量为369316套,较去年同期增长35.6%。机器人的市场需求已从“降低成本”转向“创造价值”,从“替代人力”转向“拓展能力边界”,这种转变将推动产业规模持续扩张。 2、机床工具行业经济运行情况:2025年上半年,机床工具行业完成营业收入4933亿元,同比下降1.7%,机床功能部件及附件、切削工具分行业由一季度的同比增长转为下降。机床工具行业实现利润总额93亿元,同比下降37.6%。上半年,随着“两重”建设加快推进,“两新”政策加力扩围,部分用户行业的有效投资持续扩大,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3%,增速比全部投资高14.5个百分点,拉动机床主机市场需求持续回暖。对新兴市场国家出口增长,带动机床工具商品出口的持续增长。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消费电子等领域的高端需求促进了机床工具行业市场需求的结构升级。在各项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机床工具行业的整体运行持续恢复,第二季度的表现更加平稳。 3、汽车制造业市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1-6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1.4%,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4.3%。在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带动下,内需市场明显改善,对汽车整体增长起到重要支撑作用。新能源汽车延续快速增长态势,持续拉动产业转型升级。机器人正从传统工业领域向服务业、农业、医疗等多元领域渗透,形成“千行百业用机器人”的格局。工业领域,除汽车、3C等传统市场外,新能源、光伏、食品加工等领域的机器人渗透率快速提升。公司也将不断拓展机器人应用场景,以自身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积极参与到各级智能工厂梯度培育的建设与升级中。 (三) 新增重要非主营业务情况 (四) 财务分析 1、 资产负债结构分析 流动负债 2,471,383.54 0.64% 1,238,034.52 0.27% 99.62% 其他流动负债 9,019,962.28 2.33% 6,917,817.47 1.52% 30.39%租赁负债 931,850.35 0.24% 545,565.00 0.12% 70.80%资产负债项目重大变动原因: 1、 报告期末,货币资金较上年期末降低9.94%,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偿还银行贷款导致货币资金减少; 2、 报告期末,交易性金融资产较上年期末降低46.67%,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根据资金需求,赎回部分理财资金; 3、 报告期末,应收票据较上年期末增长118.74%,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客户支付货款多以票据为主要方式; 4、 报告期末,应收账款较上年期末降低30.08%,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加强货款催收工作,应收款减少; 5、 报告期末,应收款项融资较上年期末降低53.89%,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使用银行承兑汇票支付货款较多,期末减少了信用较好银行承兑汇票的持有金额; 6、报告期末,其他流动资产较上年期末降低87.34%,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计入其他流动资产中的合同取得成本金额随项目收入实现,逐步结转到销售费用中; 7、 报告期末,存货较上年期末降低32.24%,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发出商品陆续完成收入确认,逐步结转到销售成本; 8、 报告期末,合同资产较上年期末增长57.16%,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随着发出商品陆续确认收入,计入合同资产金额逐步增加; 9、 报告期末,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较上年期末降低100%,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偿还全部短期借款以及大部分长期借款后,剩余长期借款将于一年内到期,转入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10、报告期末,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增长99.62%,主要原因为:长期借款将于一年内到期,转入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 11、 报告期末,合同负债较上年期末降低36.92%,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合同订单减少,收取的合同预收款减少; 12、 报告期末,应付职工薪酬较上年期末降低82.65%,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发放上年度计提的年度奖金; 13、 报告期末,应交税费较上年期末增长120.57%,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期末发货金额较上年期末增加,期末应交增值税及附加税金额较上年期末增长; 14、报告期末,其他应付款较上年年末降低49.94%,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支付上年期末应付报销款所致; 15、 报告期末,其他流动负债较上年期末增长30.39%,主要原因为,报告期末,以票据支付货款,已背书但未能终止确认的银行承兑汇票较上年年末增多; 16、 报告期末,租赁负债较上年同期增长70.80%,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原有使用权资产已到期,重新确认使用权资产。 2、 营业情况分析 (1) 利润构成 1、报告期内,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降低10.25%,主要原因为:受国内经济的影响,本年订单减少所致; 2、报告期内,营业成本较上年同期降低14.56%,主要原因为:营业收入减少所致; 3、报告期内,销售费用较上年同期降低33.63%,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大额订单减少,销售服务费和差旅费较上年同期下降; 4、报告期内,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降低40.43%,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偿还银行贷款导致利息支出减少; 5、报告期内,信用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降低334.44%,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加强了应收款的回收工作,应收款减少; 6、报告期内,其他收益较上年同期降低50.11%,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收到的政府补助资金较上年减少; 7、报告期内,投资收益较上年同期增长100%,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利用闲置自有资金购买理财产品,上年同期未购买同类产品; 8、报告期内,营业外收入较上年同期降低99.62%,主要原因为:上年同期收到保险赔偿款; 9、报告期内,营业外支出较上年同期增长647.13%,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支付工伤补助金; 10、报告期内,净利润较上年增长163.48%,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项目毛利率较上年增长,同时销售费用也较上年同期下降,并且本年加强了应收款回收工作,减少信用减值损失,导致本年净利润增长。 (2) 收入构成 1、 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收入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10.69%,主要原因为:受国内经济的影响,本年订单减少; 2、 报告期内,机器人自动线产品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15.83%,自动化辅助单元、技术服务及备件销售和其他收入三项收入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425.59%、58.99%以及 23.00%,主要原因为:经济环境的影响,对机器人自动线整线产品投资减少,但是对自动化改造或自动化单元需求增加; 3、 报告期内,钣金产品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101.77%,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下游客户对巨能子公司订单较上年同期增加所致; 3、 现金流量状况 1、 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长204.12%,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公司加大回款催收力度,销售货款回收增加; 2、 报告期内,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长527.58%,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收回上年的理财投资资金所致; 3、 报告期内,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降低873.19%,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偿还银行贷款所致。 4、 理财产品投资情况 单项金额重大的委托理财,或安全性较低、流动性较差的高风险委托理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