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网 中财网股票行情
西山科技(688576)经营总结
截止日期2025-06-30
信息来源2025年中期报告
经营情况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坚持“微创手术工具整体方案提供者”的战略定位,持续布局并扩展业务线。同时,积极应对经济环境变化及医疗器械行业监管趋势,克服一次性使用乳房旋切活检针带量采购带来短期不利影响,充分发挥在技术研发、供应链管理、产品质量、渠道营销与售后服务等方面的综合优势,通过加快产品迭代、强化品牌推广、提高研发与营销体系的灵活性、推进运营流程精细化与内部控制规范化、深化企业文化与人才梯队建设,不断提升产品市场认可度,巩固并扩大核心竞争优势。
  (一)报告期内业绩表现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5,503.5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0%;营业总成本12,720.0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99%;研发费用、管理费用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7.52%、61.09%,销售费用比上年同期降低4.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438.20万元,比上年同期降低41.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后净利润2,893.98万元,同比降低30.87%。
  (二)报告期重点经营工作
  1、构建技术创新机制,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
  2025年上半年,公司坚持以自主研发创新的发展战略,重视研发体系建设。报告期内,完成专利申请85项(其中发明专利21项),获授权专利74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新增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2项,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8项,基于“微创手术工具产品整体解决方案”的定位进一步完善了产品布局。
  公司基于产品技术迭代规划,聚焦战略型项目实施创新突破,通过战略性配置研发资源,通过设备迭代等方式继续保持在手术动力装置领域的竞争优势,不断丰富完善内窥镜产品的品类及科室适用性,同时加速创新产品商业化进程。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在软性内窥镜领域通过组建专业精湛的专项技术团队,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多维度协同创新,全面攻克了电子消化道软性内窥镜的核心技术瓶颈,目前产品注册工作已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公司构建以临床需求为核心导向的敏捷研发体系,依托市场团队驻点调研、前沿学术追踪及全国化经销商网络反馈,形成动态更新的需求池,精准驱动技术开发与产品迭代。通过建立“问题诊断—方案输出—临床验证”的高效循环机制,实现技术响应与临床痛点的无缝衔接。同时,公司深度整合“产学研医”协同生态,与顶尖高校共建联合实验室,联合三甲医院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构建覆盖基础研究→中试孵化→产业转化的全链条创新平台,形成技术交叉验证与资源高效互通的创新网络,持续提升研发成果转化效率。公司建立分层化、系统化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各产品线定制化培训课程、技术轮岗及创新项目实战机制,强化内部人才能力沉淀。在研发团队中推行“技术专家—核心骨干—潜力人才”三级梯队培养模式,针对性设计基础研发能力强化、前沿技术攻关等差异化培养路径,确保技术传承与能力进阶的有序衔接。同步构建“专业+管理”双通道晋升体系,设立专项研发人才晋升路径,结合项目激励、专利奖励等创新成果转化激励机制,保障核心技术团队稳定性与持续创新动能。通过校企联合培养计划、行业资质认证支持计划等多元化培育手段,显著提升人才队伍的专业厚度与前沿技术敏感度,为技术壁垒的持续构建提供核心支撑。
  2、四化升级,产能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依托新园区的全面投入使用,生产厂区面积大幅增加,随着新购设备的陆续交付,为后续产能提升奠定硬件基础。在此基础上,公司持续强化核心部件自主生产能力建设,通过持续深化模具化、自动化生产,搭建并贯通WMS、MES信息化系统,实现从原材料入厂到成品出库的全程可追溯与数据闭环,推动制造中心向轻量化、智能化深度转型。公司仍在不断优化工艺流程,同时开展精益改善、降本提效项目,保障产品毛利。针对核心产品,公司分类建立专线,从人、机、料、法、环五维度构建自主可控的保障体系,确保产能与品质同步跃升,全面夯实公司在行业内的综合竞争优势。
  公司的主要产品覆盖一类、二类和三类医疗器械,报告期内,公司严格遵守《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各项法律、法规的要求开展经营活动,持续推行安全管理流程,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加强生产现场监督,确保在采购、验收、贮存、销售、运输、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均采取了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杜绝质量风险。
  3、强化终销渠道建设,聚焦用户发展和用量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聚焦医院用户的开发,促进用户数量扩大,提升已有用户的设备配备、耗材用量,从而快速提升公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实现高速、可持续的销售业绩增长。为此公司优化渠道策略,大力加强终端实销商网络的布局和建设,实现目标市场渠道、产品的全覆盖,通过与优质终销商合作,并继续加大市场推广、学术会议、临床培训等投入,及时响应客户需求,进一步提升服务支持能力,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市场认可,从而继续夯实了公司良好的品牌形象。
  公司凭借成熟的渠道资源与市场口碑,充分发挥产品高性价比和售后服务优势,通过“保存量、促增量”双轨策略,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对于已上量用户,继续夯实产品质量和服务保障体系,通过推动产品迭代升级、临床以旧换新等举措,巩固医院端品牌地位,保持产品持续竞争力;对于待上量用户,依托产品性能稳定性、临床适配性及成本优势,提供定制化服务和产品供货保障,持续提升用户满意度及临床认可度,推动设备二次进院及耗材用量快速增长,进而提高产品渗透率;对于待开发用户,通过多维度的市场推广(含学术交流、医工协作、产品体验、专业培训等),加速产品入院进程。
  4、持续打造科室产品整体解决方案,拓展新市场
  公司深耕微创外科医疗器械领域多年,通过持续研发投入,已在神经外科、耳鼻喉科、骨科、乳腺外科、普外科、妇科等多个科室构建了涵盖手术动力装置、内窥镜系统及能量手术设备的丰富产品矩阵,形成覆盖多场景的科室整体解决方案。
  依托二十多年积累的手术动力装置的营销渠道网络与临床品牌优势,公司进一步优化渠道布局,与优质渠道开展合作,持续加大内窥镜系统及能量手术设备的市场推广力度;积极组织参与各类展会、学术会议、培训班、临床试用等活动,与临床合作推动超声骨刀在神经外科的普及使用;推动等离子产品在耳鼻喉科的全面进院;推动手术动力装置、内窥镜系统在耳内镜手术中的临床适用性提升;推动手术动力装置、内窥镜系统、超声骨刀在脊柱UBE手术中的应用;推动悬浮式护鞘摆锯在骨科关节创伤手术中的普及使用;推动内窥镜系统和超声刀产品在普外科的试用体验。使公司手术动力装置、内窥镜系统及能量手术设备被终端用户进一步熟悉了解,快速打开了产品市场。同时,公司还通过优化渠道布局并深化与优质合作伙伴的联动,加大内窥镜系统及能量手术设备的市场推广力度,通过参与行业展会、学术会议、专业培训班及临床试用等活动强化终端认知。
  国际业务方面,公司加大国际注册与推广投入,持续拓展海外市场。截至2025年上半年,产品已覆盖46个国家和地区。
  5、人才建设与激励机制
  2025年上半年,公司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人才驱动发展”核心战略,紧密围绕业务目标,在优化人才结构、激发组织活力、提升团队效能方面持续发力,为公司稳健发展与战略目标达成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与组织保障。主要工作聚焦于以下方面:
  (1)人才结构优化与核心能力建设:持续聚焦公司核心领域,加大关键岗位人才引进力度,精准补充战略发展所需的高端与紧缺人才。同时,系统推进各层级干部及专业人才的培养项目,深化营销生产力、产品竞争力、项目管理、生产计划、市场洞察等关键能力的提升,并持续夯实研发、销售等核心专业技能。
  (2)绩效与激励机制升级:显著强化了导向增量和改善的绩效与激励方案。在完善激励体系上,进一步优化差异化分配机制,使激励更精准地指向业务增量与关键成果改善,有效激发核心团队创造力和战斗力,为核心业务目标的达成提供了更强劲的动力。
  (3)公司高度重视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建设与发展,报告期内,工作站建设取得重要里程碑式进展,成功引进全职博士后研究人员,产学研进一步融合深化。
  非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指标变动情况分析及展望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转至西山科技(688576)行情首页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