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玛智控(688570)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面对复杂激烈的竞争环境,公司积极洞察市场机会,通过增加台套销量提升市占率;持续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品迭代,潜心挖掘行业新增长点;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变革,加速构筑企业发展新优势;进一步落实精细化管理,提升公司竞争力,增强内部运营稳健性,为公司长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深化科技引领,创新动能进一步释放 报告期内,公司深入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技术创新领域成果丰硕,多项技术与产品取得重要进展,为行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煤炭智能开采产业方面,攻克了I类防爆电气设备超薄结构高可靠性防护技术,成功研制了薄煤层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研发了放顶煤开采智能煤矸识别、全场景视频拼接技术,首创了“自主采放、远程干预、虚实映射、无人作业”的智能采放新模式;突破了大直径、高频响、硬密封阀口控制技术,研制了3150L/min安全阀,是目前国内取得安标认证的最大流量立柱安全阀;研制了工作面隔爆型履带式轨道巡检机器人,进一步提升了续航能力、设备带载能力和驱动能力,为机器人常态化代人巡检和地质三维重构提供技术和设备保障;研发了首套制动功率500kW的自移动式压裂泵,形成了井下自移动式压裂成套解决方案。 智能制造产业方面,突破了视觉-触觉融合的高精度定位技术,完成了去毛刺机器人专机的标准化、模块化设计,可快速适配多种类型高精密零部件去毛刺应用场景。油压数控产业方面,实现电液精准闭环控制技术升级迭代,开发了锚杆钻机电液远程控制系统,研制了管路快速装拆机器人,突破微型电磁阀耐高温高压及快速启闭控制技术,开发了两类油气钻探领域用微型电磁阀产品。 产业孵化方面,研发了足式机器人狭窄封闭空间内的定位导航避障技术,并在非煤矿山、城市管廊等狭窄封闭作业场景完成了技术可靠性测试。同时,持续推进全国重点实验室、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完成公司创新工厂一期建设,进一步夯实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基础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多项优秀科技成果获得行业认可。其中,4项科技成果通过鉴定,“矿用水基比例阀关键技术研究及产品研制”“兆瓦级矿用高压大流量压裂泵站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参与制定的3项国家标准、1项团体标准正式发布,公司技术话语权及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二)深化营销协同,市场拓展进一步加速 报告期内,公司深入践行“客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多翼协同为未来发展筑牢根基。公司系统推进“研、产、供、销、服”协同转型,实施差异化营销策略,精准拓展区域目标市场,有效增强客户黏性。针对性制定客户关系维护策略,抢占成套市场;优化模块化降本设计,提升报价竞争力;深化主机厂合作,拓展代理商渠道,市场占有率和发展空间进一步提升。深化“双智”理念,聚焦FMS系统、智能去毛刺、智能装配、走心机后处理等典型案例,强化“智能工厂咨询-设计-实施一体化供应商”定位;持续深耕油压数控产品,推进多路阀、电液元件及系统方案迭代并形成多元产品矩阵,重点突破工程机械、矿山机械等非煤领域新场景,为公司发展提供新动能。同时,积极把握“一带一路”建设,加快“走出去”步伐,加强俄罗斯、澳大利亚等海外市场开拓和业务布局,深化与国内外系统集成商的合作关系,拓宽海外销售渠道。 (三)深化数智融合,业务效能进一步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深入践行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理念,统筹推进数字化转型战略落地,持续赋能业务发展。公司持续推进信息系统深度应用,优化营销业务流程和运行项目全业务流程管控,企业综合运营管理信息化水平和运营效率进一步提升;强化数据治理,推动各业务领域数据线上管理与可视化展示,打通多系统数据壁垒,提升决策科学性。积极探索AI大模型应用,打造“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融合平台,建成自动反冲洗等组装产线及自动化单元并试运行,部署自适应加工系统、设备预测性维护平台和AI智能检测技术,工厂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92%以上,设备联网率100%,综合效率提升6.2个百分点。 报告期内,公司获评北京市“两业融合”试点企业(领跑型),通过煤炭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成熟度四级评价,荣获中国质量协会2025年中国质量创新与质量改进成果示范级成果1项、专业级成果2项,入选北京市顺义区中小企业“诊转一体”数字化改造企业。 (四)深化改革提升,组织活力进一步激发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深化改革激发动能,构建高效协同工作机制,加速市场化改革进程,全方位优化组织体系,显著提升运营效能。公司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建立了科研绩效体系改革与项目负责人授权机制、创新人员流动机制,充分激活了人才队伍活力与创造力;积极迭代升级,巩固销售与服务独立运行模式,强化前端市场研判与后端服务响应的紧密联动,推动营销服务能力向“精准化、专业化”方向迈进,显著提升市场竞争力;持续优化职能管理体系,构建高效敏捷的组织体系,为公司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持续深化事业部制改革,重点产业事业部在决策效率、资源调配等方面优势进一步释放,为公司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申报国务院国资委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微案例,获评中国煤科价值创造行动“优秀”企业。 (五)强化规范运作,市场价值进一步凸显 报告期内,公司严格遵循监管规定,全面强化风控合规与规范运作,积极维护股东利益,实现了稳健发展。公司持续完善法律、合规、内控、风险、审计、追责协同工作机制,着力构建六位一体“大风控”管理体系,有力推进合规信息化系统建设,开展年度重大风险评估,增强风险监测和风险处置的精准性、有效性,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公司严格按照各项法律法规的要求,规范使用募集资金,有序推进项目开展,“智能化无人采煤控制装备智能工厂建设项目”已建设完毕并达到项目建设内容及产能指标要求。公司持续强化各管理层级规范运作意识,坚持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自愿性信息披露,持续开展“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并发布《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每半年对重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评估;强化投资者关系管理,通过多种渠道加强与投资者互动交流,与天地科技联合举办业绩说明会,接待机构投资者调研14批114人次。 报告期内,公司荣获中国证券报“金牛上市公司科创奖(高端装备)”;首次披露中英双语版本ESG报告,万得ESG评级获A级、华证ESG评级获AA级,入选华证2025年A股上市公司社会(S)维度最佳实践TOP50;完成2024年度权益分派,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3元(含税),派发现金红利总额1.43亿元(含税)。 (六)深化品牌布局,科创央企形象进一步彰显 报告期内,公司深度践行品牌强国战略,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引擎,多维度强化品牌核心竞争力。围绕拳头产品,借力北京市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认定契机,打造“科技创新力+产品品质+服务体系”三位一体的品牌价值矩阵;创新推出“主推新闻+品牌之星视频+煤可可科普之旅视频”的立体化推广模式,形成多层次、全覆盖的传播体系。立足科技创新战略高地,依托3D可视化技术与AI智能算法,搭建全场景、沉浸式的品牌资产互动平台;通过微信公众号及视频号的全新改版升级,构建精准触达目标受众的新媒体矩阵,提升品牌传播效能。同时,加强商标、字号、专利等知识产权保护,为品牌长效发展筑牢根基。 报告期内,公司荣获北京品牌企业(五星),取得中国煤炭工业协会AAA级企业信用等级认证,获评中国煤科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先进单位和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 非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指标变动情况分析及展望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