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同泰(600829)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年。报告期内,在政策引导与市场环境双重作用下,医药行业迎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扩围提质、医保基金监管数智化升级、药品价格治理体系持续优化、药品全链条追溯体系完善等政策促进市场公平竞争,保障用药安全可及。这些举措协同发力,推动医药产业创新升级、更好满足消费者对优质药品的多元化需求。与此同时,行业也面临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需求结构分化等挑战。 面对行业发展新态势,公司以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一个目标、两张地图、三大体系、四个板块、五个支撑”战略框架,充分发挥规模效应、品牌价值及多业态协同优势,一方面稳健运营医疗基本盘业务,另一方面重点提升零售终端、DTP专业药房、医药商业及医疗器械等领域市场份额,加快推进省内服务网络布局优化与区域协同发展效能,持续培育和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新优势。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4,933.0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2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257.92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6.31%;毛利率8.04%,较上年同期下降1.04%。 直营门店376家;会员人数270余万人。 报告期内,公司重点经营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公司围绕经营目标,紧跟行业趋势与市场需求,以客户为中心统筹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全面开展“服务提质创效年”活动,深化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通过实施“支部书记带项目”等特色活动,推进企业文化落地,增强团队凝聚力。批发板块聚焦产品力与营销力双提升,稳健运营基本盘,深度挖掘内外部资源潜力,推动服务转型升级;零售板块优化商品结构与采购体系,强化门店运营效能与会员管理,构建线上线下协同发展格局;物流业务聚焦“三融、四优、五强”,提效降本扩覆盖;医疗板块提服务、拓项目、增活力。公司以“结构优化+管控升级+全渠道拓展”为核心,系统制定多维度经营策略,在保障经营效益的同时提升抗风险能力,全面推动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医药批发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医药批发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11,889.10万元,其中医疗分销营业收入297,241.06万元,商业调拨营业收入114,648.03万元。受集中带量采购深化实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持续推进及行业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综合影响,报告期内公司批发业务收入、毛利额同比下降。面对行业政策调整与市场竞争加剧的挑战,公司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一方面强化战略前瞻性,通过提升产品力和营销力,持续优化品种结构,深化与核心优质客户战略合作,拓展终端市场覆盖广度与深度;另一方面着力开拓院外市场、基层医疗机构及医药电商渠道等增量市场,通过构建多元化业务,增强经营韧性,积极应对行业格局重构与转型升级带来的挑战。 1.深化批零协同,聚力新品引进报告期内,公司紧密跟踪医药行业政策导向,重点关注创新药进展、集中采购品种动态及医保目录调整方向,实施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深化批零一体化资源优势,持续加大政策性产品、创新药品种引进力度。着力强化与上游供应商的战略协同,重点获取新品代理权、独家授权及集采品种、国谈药品、省际联盟集采品种、省级招标挂网等品种的配送权,同时,实施供应商分级管理,聚焦与核心供应商的战略合作,持续优化品种结构。公司依托区域批零一体化的渠道网络优势,整合批发与零售业务资源,强化对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市场及零售终端的品种覆盖能力,响应市场需求。报告期内,公司新增经营品规2,000余个。 2.精耕终端寻增量,固本拓新稳运营报告期内,公司充分发挥产业链服务优势,为上游供应商提供涵盖市场研判、渠道拓展、营销赋能等服务,提升服务能力和合作黏性。医疗终端巩固方面,公司深化与省内核心公立医疗机构的战略协作,推动服务响应效率和质量双提升;渠道下沉拓展方面,公司依托集采品种扩面带动资源下沉,实施差异化的市场开发策略和定制化服务方案,充分挖掘民营医疗市场及基层医疗市场。报告期内,公司新增客户300余户;服务创新方面,公司通过分销网络机构优化、加强终端能力培训等举措,持续提升基层终端的覆盖广度和服务深度;同步加快B2B线上业务,深化医疗器械业务的渠道建设,承接合约推广项目,培育差异化竞争优势。 3.运营效能提升,强化风险防控报告期内,公司围绕高质量经营目标,系统性完善制度体系,全面强化风险防控能力。应收账款管理方面,公司持续强化应收账款及客户信用管理工作,开展下游客户信用风险评估,优化应收账款预警分析机制,重点加强长账期客户的差异化管理。资金运用优化方面,严格执行预算刚性约束与动态纠偏,合理调配运营资金,加强资金筹集与运用管控,整合采购资源,优化库存周转,提高协同运营效率。(二)医药零售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医药零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7,371.85万元。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旗下直营门店数量376家,其中,哈尔滨市内门店数量为235家,市外门店数量为141家,会员人数270余万人,会员销售占比约78%。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深化战略协同与专业化服务,在DTP药房、线上营销等方面培育增长点,受行业政策、销售品种结构变化及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影响,零售业务毛利率下滑。公司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强化供应链管理体系建设,不断优化商品结构,积极推进多元化营销策略,优化门店网络布局,加强对会员的精准服务,持续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和品牌影响力。1.聚焦采购管理,提升产品力报告期内,公司提升产品分析能力,通过系统优化商品结构,提高商品满足率。在采购管理方面,公司密切链接供应商及消费者需求,充分发挥批零一体化运营优势,深化供应商合作,构建稳定高效的供应链体系;同时,精准把握消费者需求,实现供需精准匹配与高效协同。在库存管理方面,公司推进智能补货系统的应用,提升门店周转效率及库存管理精细化水平。报告期内,公司新增经营品规近300个。2.强化合规管理,驱动运营效能升级报告期内,公司全面提升合规管理和运营能力。合规管理方面,公司动态跟进政策法规,严格执行医保追溯码管理及处方审核等监管要求,通过定期开展医保新政专项培训,全面提升全员合规意识与风险防控能力。会员管理方面,开展多元营销活动,优化会员权益服务,依托智能化会员管理系统,深度挖掘会员潜在需求,精准提升会员忠诚度与复购率。报告期末,公司会员270余万人,会员销售占比约78%。营销创新方面,公司围绕“健康科普+品牌传播”双驱动,构建短视频与直播运营场景,通过内容营销与场景化传播实现品牌认知度与用户转化效率的双重提升。 3.深化专业药事服务,打造多元化健康体系报告期内,公司全面落实“服务提质创效年”活动精神,药事服务能力提升方面,积极承接处方外流市场机遇,依托DTP服务云平台,完善标准化药学服务体系,优化健康管理服务体验。 加强药师专业技能培训,确保服务供给与市场需求对接,提升患者服务黏性。多元经营方面,公司积极推动业务从传统药品零售向“健康管理+便民服务+健康消费”一体化生态转型,与知名厂商开展战略合作,开展O2O、B2C渠道营销,丰富线上商品品类,提升顾客体验;同时,公司积极探索大健康产业,设有健康生活馆1家、线上医疗器械专营店4家,进一步完善健康服务生态布局。(三)医疗服务业务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强化医疗合规管理,严把医疗安全关,各项医疗业务有序开展。“三精肾病医院”秉承“大专科、小综合”的发展定位,优化科室结构,升级硬件设施,以血液透析为特色,持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上线“智慧医院”,推出“肾友悠游计划”“健康体重管理计划”等特色服务项目,结合世界肾脏病日开展健康讲座,提升品牌形象。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服务患者超5万人次,其中普通门诊超1万人次,特殊门诊主要是血液透析服务患者超4万人次。“世一堂中医馆”连锁化经营模式,开发特色理疗项目,深化渠道资源协同合作,构建线上+线下融合营销矩阵;创新开展“养生集市”“小药童”等文化体验活动,传播中医文化,以服务增强品牌价值。(四)物流配送业务报告期内,公司物流中心实现吞吐量252万件,日均服务客户984家,配送厢式货车59台,其中冷藏车10台。物流中心通过管理效能优化,提升终端配送效率与服务质量,强化药品在途追溯能力和质量管控。同时,推进数智化升级、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报告期内,物流中心荣获药链圈认证中心颁发的“2024-2025年度医药物流配送优秀企业”“2024-2025年度医药冷链最佳物流中心(基地)”、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医药物流与供应链分会颁发的“2024年度医药冷链仓储能力重点调研企业”“《药品冷链物流运作规范》国家标准示范企业”。(五)相关管理工作1.企业文化与人才队伍建设报告期内,公司加强党建引领和企业文化践行,通过系列活动,以文化赋能、以榜样领航。以行动诠释价值观,将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入经营管理实践,促进员工对文化理念的认知转化,激发团队实干精神与责任担当,提升组织凝聚力和企业品牌影响力。公司完善薪酬激励机制及人才梯队建设,通过系统性人才引进,持续优化人才结构和激励机制,促进组织效能提升,为公司长期战略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构建多维培训体系,开发涵盖业务知识、管理能力、专业技能等核心领域的精品培训课程,举办药师服务技能竞赛,全面提升员工的专业素养和执业能力。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人才结构持续优化,大专及以上学历员工占比超过68%,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近1,300人。2.合规管理与质量管控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完善企业合规管理体系,健全风险管理流程和制度体系,系统提升风险防控效能;以合规管理为抓手,常态化开展合规培训,强化“关键少数”合规经营意识和责任意识,深入践行合规经营发展理念。公司严格遵守国家《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和《药品经营和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依据各项法规持续完善和修订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使质量管理工作符合政策、法规和企业管理实际需要。报告期内,累计开展8次质量管理工作专项检查,持续推动公司质量管理工作。3.数字化建设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化数字化转型工作,重点围绕业财深度融合、业务流程标准化运营及系统应用架构优化等方面开展工作,通过系统优化业务流程,整合系统数据资源,构建高效协同的数字化运营体系;同步强化网络安全体系建设,完成信息资源系统性梳理与安全架构升级,提升信息安全防护能力。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