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网 中财网股票行情
上海石化(600688)经营总结
截止日期2024-12-31
信息来源2024年年度报告
经营情况  第二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除另外有说明外,管理层讨论与分析所收录的财务资料摘录自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
  1、总论——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回顾
  2024年,是石化行业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一年。全球石油石化行业格局深度重塑,电动革命发展远超预期,市场竞争态势进一步加剧。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和行业形势,本集团全力推动安全环保、经营创效、转型发展、深化改革等重点工作取得新成效新突破,全面打赢安全生产、扭亏为盈、高质量发展“三大战役”。全年累计加工原油1,334.58万吨(其中来料加工148.63万吨),同比(下同)下降5.48%,生产成品油864.98万吨,下降0.19%;主体商品总量1,174.19万吨,下降5.98%。本集团营业额为人民币870.60亿元,减少6.32%。产品产销率为99.89%,货款回笼率为100%,产品质量继续保持优质稳定。
  (1)石化产品价格震荡走跌
  2024年,石油市场持续调整,供需两侧深度博弈。在利好利空因素交织作用下,国际油价呈现宽幅震荡趋势,整体重心略有下移。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本集团的炼油产品和化工产品的加权平均价格(不含税)与上年相比,分别下降了0.96%和上升了6.67%。
  (2)原油加工量同比下降2024年,本集团累计加工原油1,334.58万吨,同比下降5.48%。2024全年原油加工成本为4,282.18元/吨,比上年减少76.25元/吨,下降1.75%。全年原油加工总成本比上年减少60.45亿元,下降10.64%,占总销售成本的68.52%。
  (3)深化从严管理,打赢安全生产保卫战
  进一步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完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制度,统筹推进危化品安全风险专项整治,不断完善风险防控体系,深化设备完整性管理体系,严格承包商资质审查,严抓直接作业环节,全年生产运行保持总体平稳。高质量实施绿色企业行动计划,强化污水、废气全流程管控和深度治理,边界VOCs浓度均值65.1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90%,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4)深化挖潜增效,打赢扭亏为盈翻身战
  本集团内抓管理,外争市场,扭转了连续亏损的被动局面。推进炼油产品结构调整,动态优化产业链运行,深入开展成本动因分析,进一步推进原油采购、运行优化、节能减排、资源优化、物资采购、物流储运和资金管理降本。
  (5)深化转型升级,打赢高质量发展攻坚战
  本集团持续加快重点项目落地建设,全面技术改造和提质升级项目完成纳规、稳步推进;热电机组清洁提效改造工程全面土建施工;弹性体及其配套项目机械完工;国家危化品应急救援上海基地项目完成基础设计;建成投用碳纤维复材实验基地,打通热固性预浸料试验线全流程。全力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建设高质量创新联合体,不断拓展碳纤维复合材料重点应用领域。48K大丝束碳纤维项目(一阶段)性能标定全面达标;攻克高强中模碳纤维工业化生产技术,实现碳纤维产品谱系全覆盖;24K碳纤维达到T700级水平,填补国内碳纤维硫氰酸钠湿法纺丝路线在该领域的空白。
  坚持数智赋能提效,统筹推进安全环保数据治理、双重预防数智化管控等多个信息化项目。
  (6)深化机制改革,推动公司治理体系现代化
  本集团持续提升公司治理效能,扎实开展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优化管理体制机制,强化股权管理,扎实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依法合规完成美股退市,ESG评级位居行业前列。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推进中基层管理干部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树立绩效薪酬、工效联动鲜明导向,强化顶层设计完善人才管理和培训机制,优化畅通成长路径,最大程度调动员工创新创效能动性。
  2、会计判断及估计
  编制财务报表时,本集团管理层需要运用估计和假设,这些估计和假设会对会计政策的应用及资产、负债、收入及费用的金额产生影响。实际情况可能与这些估计不同。本集团管理层对估计涉及的关键假设和不确定因素的判断进行持续评估,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在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予以确认。
  (1)存货可变现净值
  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其他实现销售的成本后的金额。该等估计是基于流动市场状况及销售同类产品的过往经验。由于竞争对手为应对市场条件的变化会采取不同的行动,它可能会随之发生显著变化。
  管理层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存货进行重新评估,以确保存货按成本和可变现净值中的较低者计量。
  非流动资产减值
  (2)
  本集团在资产负债表日评估资产或资产组(该等资产(或资产组)包括特定生产装置)的可回收金额 (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的净额与使用价值中的较高者),以确定资产(或资产组)是否存在减值损失。如果情况显示长期资产(或资产组)的账面价值可能无法全部收回,有关资产(或资产组)便会被视为已减值,并相应确认减值损失。
  可收回金额是资产(或资产组)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或资产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的较高者。由于本集团不能可靠获得某些资产(或资产组)的公开市价,本集团在估计此类资产(或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时会采用所有能够获得的相关资料,包括根据合理和可支持的假设所作出有关产品销售收入和相关运营成本的预测,以及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时使用的折现率。例如,在预计特定资产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时,需要对特定资产组的产品销售增长率和相关成本增长率及折现率等重大会计估计参数作出判断。
  (3)不动产、厂房及设备的使用年限及残值
  不动产,厂房及设备均在考虑其残值后,于预计可使用年限内按直线法计提折旧。管理层每年审阅资产的预计可使用年限和残值,以决定将计入每一报告期的折旧费用数额。预计可使用年限是本集团根据对同类资产的以往经验并结合预期的技术的改变确定。如果以前的估计发生重大变化,则会在未来期间对以上估计进行调整。
  (4)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
  对于能够结转以后年度的可抵扣亏损,本集团以未来期间很可能获得用来抵扣可抵扣亏损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未来期间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包括本集团通过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能够实现的应纳税所得额,以及以前期间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在未来期间转回时将增加的应纳税所得额。本集团在确定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取得的时间和金额时,需要运用估计和判断。如果实际情况与估计存在差异,可能导致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
  (5)金融资产的分类
  本集团在确定金融资产的分类时涉及的重大判断包括业务模式及合同现金流量特征的分析等。
  本集团在金融资产组合的层次上确定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考虑的因素包括评价和向关键管理人员报告金融资产业绩的方式、影响金融资产业绩的风险及其管理方式、以及相关业务管理人员获得报酬的方式等。
  本集团在评估金融资产的合同现金流量是否与基本借贷安排相一致时,存在以下主要判断:本金是否可能因提前还款等原因导致在存续期内的时间分布或者金额发生变动;利息是否仅包括货币时间价值、信用风险、其他基本借贷风险以及成本和利润的对价。例如,提前偿付的金额是否仅反映了尚未支付的本金及以未偿付本金为基础的利息,以及因提前终止合同而支付的合理补偿。
  3、公司经营业绩比较与分析(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3.1概述
  (1)销售净额
  (i)炼油产品
  2024年度本集团炼油产品的销售净额为人民币493.66亿元,较上年的人民币518.82亿元下降了4.85%,主要系本年炼油产品销售量下降了3.05%。
  本年度炼油产品销售净额占本集团销售净额的比例为66.46%,比上年上升了1.67个百分点。
  (ii)化工产品
  年度本集团化工产品销售净额为人民币 亿元,较上年的人民币 亿元下降了2024 173.80 190.32
  10.17%,本年度化工产品销售净额占本集团销售净额的比例为23.40%,较上年下降了0.37个百分点。(iii)石油化工产品贸易
  2024年度本集团石油化工产品贸易的销售净额为人民币69.06亿元,比上年的人民币81.74亿元下降了15.51%,主要系本年子公司及二级子公司上海金山联合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和上海金贸国际有限责任公司的本年销售额下降。本年度石油化工产品贸易销售净额占本集团销售净额的比例为9.30%,比上年下降了0.90个百分点。(iv)其他
  2024年度本集团其他的销售净额为人民币6.30亿元,比上年的人民币9.90亿元下降了36.36%。本年度其他销售净额占本集团销售净额的比例为0.84%,较上年下降了0.40个百分点。
  (2)销售成本及费用
  销售成本及费用是由销售成本、销售及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支出及其他业务收入等构成。
  2024年度本集团的销售成本及费用为人民币742.33亿元,比2023年度的人民币818.31亿元下降了9.28%。其中炼油产品、化工产品、石油化工产品贸易和其他的销售成本及费用分别为人民币480.47亿元、人民币186.87亿元、人民币68.88亿元和人民币6.10亿元,分别下降7.80%、下降8.98%、下降15.30%和下降42.19%。
  本年度炼油产品、化工产品、石油化工产品贸易和其他的销售成本及费用比上年下降,主要是报告期内原油加工量下降,对应产品成本随之下降。
  -销售成本
  2024年度本集团销售成本为人民币741.21亿元,比上年度的人民币816.13亿元下降了9.18%。
  主要是原油价格下降所致。销售成本占本年度销售净额的99.78%。
  -销售及管理费用
  2024年度本集团销售及管理费用为人民币2.35亿元,比上年度的人民币3.16亿元下降了25.63%,主要是本年整体销量下降所致。
  -其他业务收入
  2024年度本集团其他业务收入为人民币1.13亿元,比上年度的人民币1.32亿元下降了14.39%。
  主要是投资性房地产租金收入减少导致。
  -其他业务支出
  2024年度本集团其他业务支出为人民币0.24亿元,比上年度的人民币0.20亿元增加0.04亿元。
  (3)营业利润/(亏损)
  2024年度本集团的营业利润为人民币0.49亿元,比上年度的营业亏损人民币17.53亿元增加利润人民币18.02亿元。2024年,国际油价震荡下行,市场需求端逐步复苏,公司持续优化生产运营和产品结构,营业利润较上年有所增加。
  (i)炼油产品
  本年度炼油产品的营业利润为人民币13.19亿元,较上年营业亏损人民币2.30亿元增加了利润人民币15.49亿元,炼油产品产生利润的原因主要是本年国际原油价格走跌导致成本下降,销售价格跌幅低于成本价格跌幅所致。
  (ii)化工产品
  本年度化工产品的营业亏损为人民币13.07亿元,较上年营业亏损人民币14.98亿元,亏损减少了人民币1.91亿元,与上年相比无重大变动。
  (iii)石油化工产品贸易
  本年度石油化工产品贸易的营业利润为人民币0.18亿元,较上年营业利润人民币0.42亿元下降了人民币0.24亿元,主要由于本年贸易销售量下降,同期贸易成本及费用同比减少导致。
  (iv)其他
  本年度本集团其他板块营业利润为人民币0.19亿元,较上年营业亏损人民币0.67亿元增加利润人民币0.86亿元。
  (4)财务收益净额
  2024年度本集团财务收益净额为人民币1.95亿元,较上年度财务收益净额人民币2.39亿元减少人民币0.44亿元,主要是报告期内本集团定期存款利息收入由2023年的人民币3.84亿元减少至2024年的人民币3.10亿元,减少人民币0.74亿元;同时利息支出由2023年的人民币1.45亿元减少至2024年的人民币1.15亿元,减少人民币0.30亿元。
  (5)税前利润/(亏损)
  2024年度本集团税前利润为人民币4.23亿元,比上年度的税前亏损人民币16.55亿元增加利润人民币20.78亿元。
  (6)所得税
  2024年度本集团所得税费用为人民币1.06亿元,上年度所得税利得为人民币3.06亿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2018年修正),2024年本集团的所得税税率为25%(2023年:25%)。
  ()本年度利润
  7
  2024年度本集团税后利润为人民币3.17亿元,比上年度税后亏损人民币13.49亿元增加利润人民币16.66亿元。
  3.2.B资产流动性和资本来源
  本集团主要资金来源是定期存款到期带来的投资活动现金流入。本集团资金的主要用途为销售成本、其他经营性开支和资本支出。
  (1)资本来源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i
  本集团2024年度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量为人民币76.24亿元,比上年的现金净流入量人民币6.64亿元增加现金流入量人民币69.6亿元。报告期内本集团经营业绩盈利,本集团2024年度息税前经营活动流入量为人民币77.47亿元,比上年的息税前经营活动流入量人民币7.69亿元增加现金流入人民币69.78亿元。
  (ii)借款
  年期末本集团总借款额比上年末减少了人民币 亿元,为人民币 亿元,是由于2024 21.31 15.69
  本年末短期借款较上年末减少15亿元、偿还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7亿元。本集团通过对借款等负债加强管理,提高对财务风险的控制,从而使本集团资产负债率保持在一个安全水平上。本集团的借款总体上不存在任何季节性。然而,由于资本支出的计划特征,长期银行借款的支出能被预先适当安排,而短期借款则主要用于经营运作。本集团现行的借款条款对本集团就其股份派发股利的能力并无限制。
  (2)资产负债率
  于2024年12月31日,本集团的资产负债率为39.71%(2023年:36.99%)。资产负债率的计算方法为:总负债/总资产*100%。
  3.2.C研究与开发、专利及许可
  研究开发费指公司研究开发或委托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支出等。
  本集团拥有各种技术开发部门,包括先进材料创新研究院、合成材料研究所和环境保护研究所,负责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设备和环境保护等各方面的研究和开发。本集团2022、2023年和2024年的研究和开发经费分别为人民币1.31亿元、人民币1.87亿元和人民币1.74亿元。
  本集团未在任何重大方面依赖于任何专利、许可、工业、商业或财务合同或新的生产流程。
  3.2.D资产负债表外的安排
  有关本集团的资本承担,请参阅本年度报告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附注35。
  注:所有子公司均未发行任何债券。
  本集团应占其联营公司的权益,包括于中国成立的上海化学工业区发展有限公司(“化学工业区”)的38.26%,计人民币22.99亿元的权益。化学工业区的主营业务是规划、开发和经营位于中国上海的化学工业区。
  (1)报告期内净利润影响达10%以上的主要控股和参股公司盈利情况说明2024年度,化学工业区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9.79亿元,税后利润人民币5.39亿元,本公司权益法入账投资收益人民币1.49亿元。
  (2)经营业绩较上年度变动超过30%的主要控股和参股公司情况分析年度,上海投发经营实现扭亏为盈,其主要原因是本年上海石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a) 2024
  浙江分公司危化品储运业务上涨,使得2024年度营业收入增加人民币3,183万元。b)2024年度,上海金昌经营净亏损较上年度减少81.67%,其主要原因是金昌公司自2023年10月起处于歇业状态,导致本报告期成本费用较上年大幅下降,使得2024年经营亏损减少。c)2024年度,上海金菲经营净利润较上年度减少97.80%,其主要原因是本年乙烯价格上升导致营业成本上升,使得2024年经营业绩大幅减少。d)2024年度,金贸国际经营净利润较上年度减少63.33%,其主要原因是本年出口销售减少,使得本年经营收入同步下降。年12月完成项目改造,本年度实现正常经营。主要供应商及客户3.2.G.本集团在2024年度内前五名供应商为:中石化集团、中化石油有限公司、上海燃气有限公司、国网汇通金财(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及中海石油(中国)东海西湖石油天然气作业公司。本集团向这前五名供应商合计的采购金额为人民币674.82亿元,占本年度采购总额比例为83.64%。其中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中关联方采购额人民币608.95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75.48%。而本集团向最大供应商合计的采购金额为人民币575.49亿元,占本年度采购总额的比例为71.33%。本集团在2024年度内前五名客户为中石化集团、浙江独山能源有限公司、嘉兴石化有限公司、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上海赛科”)及浙江巴陵恒逸己内酰胺有限责任公司。本集团由这五名客户取得之销售金额为人民币714.98亿元,占全年营业额的82.12%。其中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中关联方销售额人民币659.54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75.76%。而本集团向最大客户取得之销售金额为人民币637.40亿元,占全年营业额的比例为73.21%。根据董事会了解,以上供应商和客户中,本公司股东和董事及其紧密联系人在浙江独山能源有限公司、嘉兴石化有限公司、中化石油有限公司、上海燃气有限公司、国网汇通金财(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东海西湖石油天然气作业公司中没有任何权益;上海赛科为本公司之联营公司;浙江巴陵恒逸己内酰胺有限责任公司为本公司控股股东中石化股份之合营公司;中石化集团为最终控股公司。
  

转至上海石化(600688)行情首页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