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网 中财网股票行情
德源药业(832735)经营总结
截止日期2025-06-30
信息来源2025年中期报告
经营情况  七、 经营情况回顾
  (一) 经营计划
  
  2025年上半年,面对激烈严峻的市场竞争环境、医药行业政策密集调整以及集采降价等因素的影响,公司紧紧围绕年度生产经营计划,攻坚克难,扎实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实现了整体经营业绩的稳健增长。
  一、经营业绩指标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52,454.88万元,同比增长21.29%,增长的主要原因为公司持续强化销售基础工作,紧抓销售重点及市场开发工作,促进了在售产品销量的稳健增长。其中,产品“复瑞彤”和“波开清”销售规模的稳定增长,以及新产品销售规模的快速扩大,进一步推动了经营业绩的增长。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 9,778.55万元,同比增长21.94%;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 9,526.03万元,同比增长26.67%,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销售收入稳步增长,期间费用控制良好。2025年上半年实现经营性现金净流量 2,914.18万元,同比降低 17.10%。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 144,196.56万元,较上年末增长4.16%;负债总额 27,421.84万元,较上年末降低 1.53%;所有者权益合计 116,774.72万元,较上年末增长5.59%。2025年上半年具体经营指标详见本报告其他章节。
  二、研发项目情况 2025年上半年,公司共投入科研经费 6,079.31万元,同比减少 6.26%,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 11.59%。
  截至报告期末,研发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如下:
  1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 2025年 1月取得药品注册证书,且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 2023年 12月按照化药 4类申报生产并获得受理通知书,
  2 达格列净片 2025年 2月取得药品注册证书,且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 2023年 12月按照化药 4类申报生产并获得受理通知书,
  3 米拉贝隆缓释片 2025年 2月取得药品注册证书,且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 2023年 12月按照化药 3类申报生产并获受理通知书,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缓释片 2025年 5月取得药品注册证书,且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 2024年 5月按照化药 4类申报生产并获受理通知书,目
  5 甲巯咪唑片
  前 CDE审评中。 
   研发项目名称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
   达格列净片
   米拉贝隆缓释片
   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缓释片
   甲巯咪唑片
  
  
  17 非诺贝特胶囊2024年 6月按照化药 4类申报生产并获受理通知书,目
  前 CDE审评中。 2024年 7月按照化药 3类申报生产并获受理通知书,目前 CDE审评中。 2024年 9月按照化药 4类申报生产并获受理通知书,目前 CDE审评中。 2024年 11月按照化药 3类申报生产并获受理通知书,目前 CDE审评中。 2024年 12月按照化药 4类申报生产并获受理通知书,目CDE前 审评中。
  年 月按照化药 类申报生产并获受理通知书,目前 CDE审评中。I 10mg/1000mg 2024达格列净二甲双胍缓释片()( ): 年12月按照化药 4类申报生产并获受理通知书,目前 CDE审评中。
  达格列净二甲双胍缓释片(III)(5mg/1000mg):2025年4月按照化药 4类申报生产并获受理通知书,目前 CDE审评中。
  年 月片剂按照化药 类申报生产并获受理通知书,目前 CDE审评中。年 月按照化药 类申报生产并获受理通知书,目症已于2025年 7月获批临床试验。1类新药,用于难治性高血压治疗,目前临床前候选化合物已确定。别嘌醇片格列齐特缓释片秋水仙碱片瑞舒伐他汀依折麦布片比索洛尔氨氯地平片达格列净二甲双胍缓释片非奈利酮原料及片巴瑞替尼片左甲状腺素钠片DYX116DYX216
  (二) 行业情况
  
  公司是一家专注于以代谢紊乱为特征的慢性病治疗药物研发、生产、销售的医药制造企业。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公司所属行业为 C2720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产业,医药行业具有周期长、高投入、高风险、严监管等特点。近年来,受益于经济增长、居民健康需求提升、人口老龄化加剧及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深化,医药行业近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国内医药产业面临复杂的竞争环境,研发与医保政策调整,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步入常态化、制度化,行业发展也面临着多重挑战。
  1、2024版基本医保目录落地执行 2025年 1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4年)》正式实施。通过本次调整,共有 91种药品新增进入医保目录,另有 43种原目录内药品被调出目录。新增的 91种药品中有 90个为 5年内新上市品种,其中 38个是“全球新”的创新药。目录内药品总数增至 3159种,其中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售产品均被列入国家新版医保目录。
  2、2025版基本医保目录及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即将启动 2025年 6月,国家医保局召开了《2025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及商
  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征求意见座谈会;同月,国家医保局发布《2025年基本医保目录及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申报操作指南》,标志着2025年国家基本医保目录调整工作即将启动,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的首次制定及调整工作也将同步开启。上述方案首次将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纳入调整方案,标志着商业健康保险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此次调整也是商保创新药市场准入的重要一步。
  3、第十批国采全面落地,第十一批国采正式启动 2025年 4月,第十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在全国范围内落地实施。此次集采共涉及 62种药品,覆盖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多个重点治疗领域。公司产品利格列汀片、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Ⅱ)、磷酸西格列汀片、依帕司他片中选第十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有利于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提升公司的品牌影响力。 2025年 7月,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开展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相关药品信息填报工作的通知》,启动第十一批国采相关药品信息填报工作,倍他米松注射剂等 55个品种拟纳入此次集采。本次集采坚持“集采非新药、新药不集采”的原则,集采药品都是临床使用成熟的“老药”。同时排除了通过谈判新进入医保且仍在协议期内的品种,还增加了市场规模条件。
  4、挂网规则共识公布
  河北、浙江、广东、贵州、新疆等多省医保局联合发起《省级医药采购平台药品挂网规则共识》,从挂网申报、差价比价、集采衔接、风险管控等多个维度搭建了药品价格管理的统一框架。该份共识由河北、浙江、广东、贵州、新疆等发起省份医保局牵头,全面总结各地工作实践归纳形成,为各地医药采购平台完善药品挂网规则、优化挂网服务提供参考,适用于新申报挂网价格的统一规范管理。其核心在于通过“差价比价锚定、红黄标警示、动态调整约束”三大逻辑,重塑药品价格形成的底层规则,进而推动医药市场从无序竞争转向规范发展。
  5、人口老龄化趋势扩大医药市场需求
  在我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逐年上升。截至2024年末,我国 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人口的22%,其中 65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人口约 16%。老年人是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高发人群,对慢性病治疗药物的需求持续增长。对此,国家卫健委等多部门于2025年 2月联合印发《促进普惠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围绕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提出六大核心举措;政府工作报告则是于2025年 3月进一步要求“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公司深耕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领域,一定程度上满足老年人患者对慢性病治疗药物的需求,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同时,公司也在加速适老化产品的研发与供应,不断优化产品布局,以适应老龄化社会下医药市场的需求。
  6、创新驱动发展 2025年 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
  意见》,同意部分地区开展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试点,将审评审批时限由 60个工作日缩短为 30个工作日。同时,在部分地区开展优化药品补充申请审评审批程序改革试点,对于需要核查检验的补充申请,审评时限由 200个工作日缩短为 60个工作日。 2025年 3月,国家药监局起草了《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实施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工作程序(征求意见稿)》,前者明确自创新药首次境内上市许可之日起,给予 6年数据保护期;
  自改良型新药首次境内上市许可之日起,给予 3年数据保护期;对首家获得批准的境外已上市境内未上市原研药品的仿制药(含境外生产药品)和生物制品给予 3年数据保护期。 2025年 6月,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有关事项的公告(征求意见稿)》,审批。审评审批制度的改革,进一步缩短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周期,为创新药快速进入临床阶段大开方便之门。公司始终将创新药政策研究作为战略重点,持续深化对政策导向、市场趋势及行业形势的分析。公司创新药 DYX116的降糖适应症正在进行 I期临床试验,减重适应症已于2025年 7月获批临床试验;
  DYX216是用于难治性高血压治疗的 1类新药,目前已确定临床前候选化合物。
  7、强化医保基金监管 2025年 1月,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定点医药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自查自纠工
  作的通知》,2025年要求定点医药机构先进行自查自纠,针对肿瘤、麻醉、重症医学 3个领域以及零售药店常见问题。2025年 3月底前,各级医保部门组织辖区内定点医药机构对 2023-2024年医保基金使用情况开展自查自纠,2025年 4月起国家医保局对全国范围内定点医药机构自查自纠情况进行飞检,对自查自纠不认真、弄虚作假的将从严处理。 2025年 3月,国家医保局联合其他部门发布《关于加强药品追溯码在医疗保障和工伤保险领域采集应用的通知》,要求原则上2025年 7月起,销售环节按要求扫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对此前已采购的无追溯码药品,列入“无码库”管理,暂可进行医保结算;2026年 1月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
  2025年 6月,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的通知》,旨在持续完善以市场为主导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深入构建医药招采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医药企业按照公平、合理和诚实信用、质价相符的原则制定价格。
  (三) 新增重要非主营业务情况
  (四) 财务分析
  1、 资产负债结构分析
  应付票据 49,481,001.19 3.43% 36,496,488.13 2.64% 35.58%
  合同负债 1,711,129.73 0.12% 2,512,643.79 0.18% -31.90%应交税费 23,298,357.48 1.62% 9,378,865.04 0.68% 148.41%其他流动负债 222,446.87 0.02% 326,643.69 0.02% -31.90%股本 117,315,990.00 8.14% 78,210,660.00 5.65% 50.00%资产负债项目重大变动原因:1)货币资金报告期末金额为 18,774.87万元,较上年末净减少 11,828.28万元,降低 38.65%,主要系期末公司持有的银行理财产品增加及实施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所致。2)应收票据报告期末金额为 8,967.71万元,较上年末净增加 2,590.14万元,增长40.61%,主要原因是本期销售收入继续保持稳步增长,伴随业务规模扩大,收到以银行承兑汇票方式结算的应收票据也相应增加。3)短期借款报告期末金额为 1,451.07万元,较上年末净减少 1,260.22万元,降低 46.48%,主要原因是公司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减少利息支出,在不影响正常经营活动的前提下到期偿还了招商银行连云港分行 1,259万元的流动资金贷款。4)预付款项报告期末金额为 40.27万元,较上年末净减少 131.41万元,降低 76.54%,主要系公司预付的采购原辅料等供应商货款减少所致。5)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报告期末金额为 3,209.76万元,上年末金额为 0万元,主要系一年内到期的银行长期大额存单增加所致。6)其他非流动资产报告期末金额为 9,600.58万元,较上年末净增加 1,281.91万元,增长15.41%,主要系本期购买银行长期大额存单增加所致。7)应付票据报告期末金额为 4,948.10万元,较上年末净增加 1,298.45万元,增长35.58%,主要系本期开具的用于支付货款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所致。8)合同负债报告期末金额为 171.11万元,较上年末降低 31.90%,其他流动负债报告期末金额为 22.24万元,较上年末降低 31.90%,主要系本期根据销售合同预收的货款减少 80.15万元,相应待转增值税销项税额减少 10.42万元所致。9)应交税费报告期末金额为 2,329.84万元,上年末金额为 937.89万元。期末金额包括应交的企业所得税 1,012.39万元、增值税 1,131.99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等税费 185.45万元;上年末金额包括应交的企业所得税 523.78万元、应交的增值税 302.42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等税费 111.68万元,上述各项税费均已在规定时间缴纳。10)股本报告期末金额为 11,731.60万元,较上年末净增加 3,910.53万元,增长50.00%,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实施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以资本公积向全体股东每 10股转增 5股所致。
  2、 营业情况分析
  (1) 利润构成
  1)报告期内,营业收入为 52,454.8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29%,主要原因是:①公司持续强化销售基础工作,紧抓市场开发工作,确保了在售产品销量的稳步增长。报告期内,公司产品销售数量较上年同期增长36.34%,为销售收入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②产品“复瑞彤”和“波开清”的销量继续保持较好增长;恩格列净片、二甲双胍恩格列净片(III)、阿卡波糖片、卡格列净片等其他产品销售规模亦稳步增长;③利格列汀片(5mg)、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Ⅱ)(50mg/850mg)、磷酸西格列汀片(100mg)等产品去年中标第十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并从2025年 3月份起开始按集采价格发货至相关中标区域,亦促进了销售规模的较快增长。2)报告期内,财务费用为-20.2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 263.70万元,本期财务费用中利息收入为62.18万元,利息支出为 38.38万元;上年同期财务费用中利息收入为 324.57万元,利息支出为 37.68万元。财务费用较去年同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公司购买银行短期大额存单较上年同期减少,使得本期取得的利息收入相应减少。3)报告期内,资产减值损失为-118.20万元,上年同期为 0,主要系中标集中带量采购的部分产品涉及的存货账面价值高于其可变现净值,按照差额部分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所致。4)报告期内,其他收益为 233.68万元,较上年同期降低 61.89%,主要系本期公司收到的政府补助较上年同期减少所致。5)报告期内,投资收益为 421.0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68.11%,主要系本期公司购买银行结构性存款及银行长期大额存单增加所致。6)报告期内,营业外支出为 176.6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 169.11万元,主要系本期滞纳金支出增加所致。
  (2) 收入构成
  1)报告期内,糖尿病类产品的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18.29%,主要原因是:①产品复瑞彤(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销量稳定增长,促进公司经营业绩稳步提高;②恩格列净片、二甲双胍恩格列净片(III)、阿卡波糖片及卡格列净片等产品销售规模快速增长,进一步推动了经营业绩的增长;③利格列汀片(5mg)、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Ⅱ)(50mg/850mg)、磷酸西格列汀片(100mg)等产品去年中标第十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并从2025年 3月份起开始按集采价格发货至相关中标区域,亦促进了销售规模的较快增长。2)报告期内,公司高血压类产品销售规模继续保持稳定增长,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26.72%,展示出良好的市场潜力。3)报告期内,公司产品安立生坦片、琥珀酸索利那新片及非布司他片销售取得了较好的进展。4)公司新产品依折麦布片(高血脂类)于2024年 12月取得药品注册证书,且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该产品的上市销售将有利于公司进一步丰富产品线,优化产品结构,增加销售增长点。按区域分类分析:报告期内,华东地区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 55.26%,较上年同期占比降低 1.5个百分点;华北、华南、华中和西南地区合计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 41.45%,较上年同期占比增加 1.76个百分点,公司销售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得到一定的改善。目前公司业务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公司地处华东地区东部,华东地区属于经济发达地区,人均收入水平较高,物流体系便捷发达,是公司产品销售的重点市场和优势区域。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在全国重点城市的布局,优化公司业务在各重要区域发展,在继续保持优势地区销售增长的同时,努力提高其他地区的销售规模,尤其是提高华北、华南、华中和西南地区的销售占比,扩大公司业务区域范围,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3、 现金流量状况
  17.10%,主要原因是: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较上年同期多流入 12,018.55万元;②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较上年同期少流入 940.11万元;③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较上年同期多流出 3,477.15万元;④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较上年同期多流出 2,184.04万元;⑤支付的各项税费较上年同期多流出2,423.43万元;⑥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较上年同期多流出3,553.01万元。2)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净利润为 9,778.55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2,914.18万元,两者相差 6,864.37万元。影响因素主要是:折旧摊销等影响 1,366.87万元,信用减值损失 129.66万元,投资收益 421.06万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38.67万元,财务费用 38.38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 6.65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减少 7.39万元,存货增加 94.39万元,经营性应收项目增加 10,291.24万元,经营性应付项目增加 2,333.43万元。3)报告期内,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893.98万元,较上年同期多流出 1,197.57万元,主要原因是:①报告期内,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较上年同期少流入 359万元;②报告期内,公司按照每10股派现 4.60元的分红方案向全体股东支付2024年度现金红利 3,597.69万元,较上年同期多支付现金红利 781.19万元。
  4、 理财产品投
  单项金额重大的委托理财,或安全性较低、流动性较差的高风险委托理财
  

转至德源药业(832735)行情首页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