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方明珠(600637)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面对行业机遇与挑战,公司持续攻坚克难,聚焦智慧广电和文化消费领域,坚定战略方向、坚守主责主业,创新驱动、在求变中推进主业转型发展,力争实现主业核心能力增强、数字赋能增效、经济效益持续增长。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76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3.44亿元。 (一)践行主流媒体使命,把握主流舆论 作为党媒国企,公司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政治站位,致力于做强做优主流思想舆论,在全媒体时代紧密联系群众。同时,公司秉持开放发展理念,积极推动内外宣协同,努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报告期内,公司坚守主责主业,以创新驱动改革转型,发挥资源与差异化优势,通过构建新质生产力拓展产业版图、提升效益,为上海文化建设贡献力量;期间出色完成重大宣传任务,获主管部门认可,品牌影响力提升;积极与各级政府企业合作,共同推动上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促进文旅商体展联动发展,彰显文化宣传实力。 (二)持续深化融合媒体平台的智能化运营,依托5G技术与人工智能深度协同,以智能化升级驱动产业能力全面提升 1、融合媒体业务 (1)内容创制方面,公司坚守主流媒体主阵地,紧密围绕内容创制和版权运营主业,持续探索具备“时代新精神、都市新生活、国际新视野、年轻新表达”特质的精品力作,报告期内公司以上海为创作母题,进行多元化的影视精品内容创制,公司完成《蛮好的人生》《紫川》(第二季)等影视作品的播出,其中《蛮好的人生》收视率持续高涨,频繁打破央八多项收视纪录,网端热度也居高不下,优酷站内热度连续多日突破万级,成为全民热议的爆款剧集。同时,剧集热播还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让大众对保险行业有了全新认知,更推动“影视IP+线下体验”的文旅融合新模式,剧中同款上海打卡路线吸引众多剧迷前往,掀起文旅打卡热潮。此外,公司积极布局广播剧、微短剧等创新剧集形式,并积极拥抱新型内容生产技术,提升内容生产效率及传播效能。同时公司积极推进新媒体平台影视内容深度联动机制,打造版权运营行业标杆,并加强对外宣传,促进展会推广、文化交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 (2)融合媒体平台运营方面,公司继续推进流媒体内容和服务建设。报告期内,媒体融合业务按照总局要求,积极落实IPTV、互联网电视行业“双治理”工作,完成上海地区IPTV518万端及全国互联网电视全量终端的治理任务,治理成果通过总局验收,推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坚持聚焦智慧家庭核心场景,打造家庭用户过亿的全国化主流媒体,坚持提升服务能力,运用AI技术、智能推荐及超高清技术等手段,建立跨地域、跨领域的文娱平台,坚持做好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服务商,巩固跨地域、跨领域的大屏集成播控平台地位,发挥全国化主流媒体的平台作用,坚持二次创业,通过创造结构性增长,以创新驱动发展,继续布局打造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商业生态。2025年新媒体用户持续增长,截至2025年6月,服务全国IPTV用户6,157万,OTT用户11,447万,并积极拓展稳固贵州、江西、新疆、青海四省的有线点播业务,推动有线电视互动点播业务一体化运营。 2、智慧广电5G业务 报告期内,智慧广电5G业务通过优化用户结构、提升用户质量。截至2025年6月,广电5G人联卡用户数为175万户,新增主卡用户ARPU值较年初增长约151%,高ARPU值用户占比从21%提升至72%。 正推动全光网改造及超高清终端置换工作,将全面提升有线电视及宽带服务品质和产品竞争力,增强创新功能,提升用户体验,筑牢全业务融合套餐发展基础。政企业务紧跟上海城市数字化建设进程,业务构成稳定,重点推进收入结构调整,提升高毛利业务占比,以业务为牵引进行发展动能转换,巩固行业可持续发展服务商地位。 (三)积极推动产品定位及数字化运营创新,加大外部产业合作,加速推进文旅商体展融合升级,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消费品牌。 1、文旅业务方面,结合市场发展趋势及消费者需求变化,加速推进产品创新、场景优化及运营升级,打造具有更强吸引力、更深体验感及更高质价比的综合型文旅消费模式。报告期内,东方明珠塔持续为用户提供更加沉浸化、多元化、潮流化的消费体验,引入潮玩馆等体验项目,自项目启幕以来热度持续高涨,助推东方明珠塔“年轻力工程”与“地标乐园化战略”的升级发展。同时积极推进数智化升级,为消费者提供线上、线下融合的便捷体验,并拓展线上新媒体渠道,加大内容营销力度。观光游览业务积极提升产品品质及服务能级,通过外部引入、合作共创,打造现象级活动,报告期内落地了哆啦A梦咖啡、小猪佩奇快闪等,加速推动产品更新迭代及文商旅融合创新。 度假村业务以文旅多业态中台为核心,对数字化营销与运营领域进行迭代更新,通过信息化升级和智能硬件改造,打通前、中、后台业务,形成平台化管理、智能化服务与在线化运营能力,依托数据积累持续提升服务品质,提高运营效率;通过全领域数字化营销升级、会员体系建设等手段,提升客户及流量获取能力,结合数字化产品和线上内容IP为消费用户提供虚实结合的沉浸式体验,拓展本地年轻市场人群,加快满足消费用户在线上、线下的消费多元化和体验生活化等方面的需求。 酒店及会务会展业务深化吃住游购一站式服务,研发亲子营产品,开辟外省市推介会等营收增长点,夯实会议行业标杆地位;度假休闲业务,推出夏令营、露营节、体育赛事等活动,拓展微信视频号、抖音等营销渠道,持续整合内外部优质文旅资源,将“文化旅游”和“校外教育”深入融合,打造沉浸式演出、度假式体验、户外拓展及体育赛事等一系列线下创新项目,并升级产品及运营模式。 演艺场馆经营业务方面,全年主场馆成功举办国内外头部演出,演出活动数量及质量保持较高水平,上座率表现良好,活动呈现出强劲的市场吸引力和认可度,海外演出板块尤为亮眼,持续稳定的高质量演出活动进一步促进赞助商的引进和续约,新型商业业态的引入及打造有效延长演唱会前后体验时间,实现多元消费的转型升级,商业客流显著提升,同时,公司立足场馆运营,积极探索演出演艺产业链的延伸及市场营销和用户运营,并通过数字化建设进一步巩固行业地位,并持续扩大品牌影响力。 2、零售业务方面,公司以"激活媒体资源、重塑消费生态"为使命,立足上海、辐射全国,聚焦民生消费领域的数字化升级和新媒体渠道转型,持续从单一场景向“消费+”多场景、跨行业融合模式渗透,推动零售持续扩展业务边界。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推出“品质生活放心购”全新品牌理念,针对品牌、内容、品控体系等进行焕新升级。建立直播矩阵生态,创建全新主理人模式,实现直播账号矩阵的快速扩容,并推动2025年上半年成交金额同比增长超6倍,并成功探索"单人主播+轻运营"的账号盈利模型,为上海媒体转型电商提供可复制的创新范式,树立国企新媒体转型标杆。积极打造自有供应链和自有品牌,投入建设生鲜数字化供应链体系,推动广泛达人合作,报告期内实现自有品牌跨越式增长。 创新私域社群服务,覆盖上海300+社区,培育16万+高粘性团员,成为上海社区数字化服务的典范,有效助力城市保供体系完善。报告期内,公司联合杨浦区,全力打造“白玉兰直播间”IP,扩大跨行业合作、构建多元化生态,公司以"白玉兰直播间"IP为核心抓手,加速移动端业务与自有供应链的深度融合,实现供应链、内容、服务以及用户运营的差异化,打造上海特色消费新场景。积极推进数字化能力建设,报告期内与上海头部的人工智能企业MiniMax、阶跃星辰建立合作,共同开启数字人、多模型在电商领域的应用。 3、文化地产开发及产业园区运营业务方面,坚持以重大文化产业项目为引领,积极向产业园区运营平台转型。报告期内,上海超高清视听产业开放服务平台暨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广集团)产业主基地在东方智媒城正式启动,进一步强化对超高清、微短剧出海等特色产业的集聚和融合发展。这是上海视听产业积极响应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实践,也是台(集团)在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中的又一关键布局。东方智媒城产业主基地锚定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台(集团)及东方明珠核心战略资源加速落地,后续还将陆续引入国际光影、户外音乐、潮流体育、沉浸演艺、直播经济等新赛道新资源,通过技术开源、数据共享、场景互通等全面助力东方智媒城从“单体突破”到“生态赋能”的跨越,构建文化传媒产业的“热带雨林”式共生体系,共同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开拓新格局。文化地产将持续发挥产业集聚、协同发展、资源配置等功能,打造公司全产业链聚合发展的基座。 (四)持续提升数字化能力建设,构建数据驱动的智能生态体系,为现有业务注入创新动能公司始终坚持推进数字底座建设、AI赋能、数智营销三大数字化能力建设。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强化数据平台筑基,优化数字化资源管理,包括建设传媒多模态语料库、文旅数据运营基座、网络IP化升级等。AI加速智慧广电媒体内容创新,公司自建并启用生成式AI平台,并建成广电大模型语料库,持续升级智能客服能力,同时推出生活助理智能体与文旅地标集成式AI智能体服务,全面提升用户个性化体验,为上海文旅产业提供多业态、多渠道、智能化服务标杆。积极构建数智营销构建全域协同生态,以用户为中心,打通“营销-资源-服务”链条,实现降本、增收与绿色可持续的平衡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