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光电源(300274)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三、主营业务分析 (一)主营业务分析概述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5.33亿元,同比增加40.34%;营业成本285.76亿元,同比增加36.31%;公司营业收 入、营业成本增长主要系公司不断开拓市场,销售规模扩大,收入及成本随之增长所致。实现毛利率34.36%,同比增加1.94%,主要系公司品牌溢价、产品创新、规模效应等影响所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35亿元,同比增加55.97%;管理费用8.38亿元,同比增长59.29%,主要系职工薪酬增加所致;销售费用22.90亿元,同比增长29.13%;研发费用20.37亿元,同比增长37.08%,主要系本期加大研发项目投入,研发人员薪酬增加较多所致;财务费用-2.63亿元,同比降低239.86%,主要系本期受外汇汇率波动影响,公司汇兑收益金额大幅增加所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4.34亿元,同比增长231.91%,主要系本期销售回款增加所致。 (二)报告期内主要业务回顾 报告期内,公司围绕主业开展以下工作: 1、业务开展 (1)光伏逆变器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强研发创新,大力推进全球化品牌战略,深耕重点细分市场,充分发挥全球营销、服务及供应 链优势,公司加码布局欧洲、美洲、亚太、中东非、中国市场,已在海外建设了超20家分支机构和60多家代表处,产品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竞争力及影响力持续提升。为持续提升度电成本、适应构网等新需求,报告期内,公司重磅发布两款逆变器新品:全球首款功率达到400kW+的组串式逆变器SG465HX和全球首款分体式模块化逆变器1+X2.0,打造“全天候经济、全场景可靠、全链路安全、全周期智维、全网况构网”5A融合系统解决方案。报告期内,公司大功率组串逆变器SG320HX、1+X模块化逆变器在全球各类场景中得到进一步广泛深入应用。公司为沙特超豪华度假综合体Amaala打造的标杆离网项目(165MW光伏逆变器+160MW/760MWh储能系统)正在稳步实现交付,为5300米全球最高海拔光伏电站云南迪庆华能纳古项目提供的光伏逆变器已在稳定运行中。公司面向国内工商业用户的大功率组串逆变器SG150CX-CN和户用逆变器SGT-P2-CN广受市场欢迎,采用“高效、长期、极简”三大理念设计,搭载多项独创技术,SG150CX-CN将工商业逆变器功率提升至150kW,全面兼容市面主流组件,更安全、更便捷,收益更高。与此同时,公司重磅发布的微型逆变器系列也已在欧洲乃至全球各地快速发展的阳台光伏和家庭绿电场景大量应用;家庭智慧能源管理器iHomeManager凭借灵活便捷、智能高效的巨大优势,掀起全球家庭绿电极智、极简新风尚。 (2)储能系统 PowerTitan3.0AC Flex 10 3.45MWh Class 20 6.9MWh Plus 报告期内,公司最新发布了 智储平台,推出 版 尺 、 版 尺 、版30尺12.5MWh三款型号,采用684Ah叠片电芯、碳化硅PCS,搭载PowerBidder电力交易辅助决策软件、PowerDoctor电站智能运维平台,延续AC存储架构优势,plus版能量密度超500kWh/㎡,为目前全球最高。报告期内,公司首创的“交直流一体”10MWh全液冷储能系统PowerTitan2.0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助力泰州海陵独立储能电站、昆山龙腾特钢用户侧储能电站、芜湖奇瑞首个汽车行业储能电站、山东台阳电网侧储能电站、乌兹别克斯坦10/20kV PowerStack835CS中亚最大储能电站等稳定运行;公司面向 大工业场景发布的工商业液冷储能系统 ,也在钢铁、冶金、汽车、化工等高载能工厂和园区批量应用,全面开启工商储场景化定制时代。随着全球风、光等可再生能源高比例接入,传统跟网方案难以支撑电网稳定运行。报告期内,公司再次升级干细胞电网技术,首创“电池-变流器-场站”三级协同架构,并发布《干细胞构网技术2.0白皮书》,从光储系统应用视角,依托GW级全链路电气、热、噪音仿真平台,以及全场景构网算法,满足不同网况、环境与应用规模下的不同需求,实现电站效益“ ”最大化,因网制宜,以定制化构网解决方案,守护电网安全稳定。公司构网技术曾助力英国电网频率快速恢复,避免大范围停电事故,并已在广西涠洲岛孤岛储能电站、全球最大风光储氢多能互补沙特NEOM项目、西藏乃东才朋光储项目、西藏阿里60MW/120MWh全球最大构网型离网储能项目等众多电站稳定应用。报告期内,公司陆续助力西藏十多个构网储能电站并网,并为南网首个构网型储能项目——云南文山电站提供系统解决方案。BM²T AI为填补行业空白,报告期内,公司发布了业内首本电芯管理白皮书《 电池管理技术白皮书》,深度融合 和物联网技术,打破数据孤岛,适应构网技术发展。面向复杂多变的工商业储能市场,公司进一步加快新品研发迭代速度,报告期内最新推出的PowerStack255CS系统,功率125kW,容量升级至257kWh,支持2/4h方案,全天候平均效率实测≥88%,拒绝性能虚标,1MWh稳增电站收益4万/年;工商业领域首推定制化构网技术,支持MW级园区黑启动,无惧停电/负荷波动;搭载AI智能决策系统,实时预测电/价负荷,自动结算最优收益。目前公司储能系统广泛应用在欧洲、美洲、中东、亚太等成熟电力市场,不断强化风光储深度融合。所有参与的储能项目未出现一例安全事故,在调频调峰、辅助可再生能源并网、微电网、工商业及户用储能等领域积累了广泛的应用经验。 (3)新能源投资开发 报告期内,阳光新能源作为新能源投资开发业务实施主体,围绕“成为新能源电站技术全球引领者”的公司愿景,“多发 电、更友好”的价值主张,不断加大新能源系统技术研发,创新优化电站产品,加码渠道生态布局,提升市场服务能级。截至报告期末,阳光新能源业务覆盖国内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国际市场深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全球累计开发建设光伏、风力发电站超5700万千瓦。阳光新能源坚定以电站技术创新确立差异化竞争优势,持续加大新能源电站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报告期内,依托“魔方”技术平台,通过“高效发用电技术、数智寻优技术、场景融合技术”,实现阳光家庭能源、阳光充电站、阳光工商业能源等电站产品装机持续攀升。iSolarBP分布式智能设计软件2.0、iSolarTool大型光伏智能设计软件3.0、iSolarSim光伏发电仿真软件2.0焕新升级:iSolarBP首创光储电站容量和经济性评估,一键设计、物料省、经济优;iSolarTool集成多组合寻优算法,首创电力市场化下光伏主体/光储融合方案寻优,设计周期降至3天;iSolarSim融合数字孪生和AI大模型,呈现施工图级三维实景,提升仿真精度超2.5%。聚焦新能源开发赛道,在“多发电、更友好”的价值主张牵引下,阳光新能源持续加强项目储备与资源转化,国内新增获取黑龙江呼兰300MW风电项目、云南普洱240MW光伏项目等多个地面项目;海外业务风光并举,新增获取多个海外风电、光伏项目,全球开发战略保持稳健增长势头。工商业能源领域,充分发挥“技术+平台”双轮驱动优势,在技术底座上进一步孵化出多发电的产品、智能化的软件等,“iSolarBP分布式智能设计软件2.0”首创光储电站容量和经济性评估,一键设计、物料省、经济优,为渠道伙伴提供贯穿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信息化服务。报告期内,采用“集中开发、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模式,创新打造零碳园区整体解决方案;与京东、立讯精密、蔚来汽车、古井贡酒等知名品牌开发项目落地,累计开发建设工商业能源电站超6GW,市场地位进一步提升。充电站领域,阳光充电站结合自身深厚的光储充多能融合系统技术优势,提供从科学选址到智能设计建设,再到智能运营优化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报告期内,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焕新升级,全栈自研实现光、储、充的深度融合;全新发布目的地充电站产品,凭借多元化应用场景和资源协同能力,加速拓展下沉市场。阳光充电站智能评估设计软件和“投建营云平台”,不仅提供从科学选址、设计建设到运营的智能化建议,更从“精准引流、智能运维、便捷服务”多方面为充电站带来更高价值,为用户带来更丝滑的体验。针对大宅别墅市场,阳光家庭能源拥有高颜值、高发电、更安全、更智能四大特点,集光储充一体,强势引领家庭能源智能、低碳、绿色的风潮。报告期内,阳光家庭能源升级推出光合源邸和琉璃源筑两大系列产品。光合源邸采用纯平极简全黑无栅线设计;琉璃源筑采用光伏瓦形态的BIPV方案,实现建筑与光伏的深度融合。HEMS家庭能源管理系统从智能进阶智慧,打通“发、储、用电”全链互联,智能联控全屋家电;AI深度学习家庭用能习惯,主动无忧备电,自主调度最优用能策略;首创五维三级防护体系与极端天气“风暴护航”模式,储能备电毫秒切换,让全屋安全用电稳若磐石。主打“零碳科技品智生活”理念的阳光家庭能源已经在众多别墅业主、知名设计师、高端民居酒店中形成“种草”出圈效应。“ ”针对家庭光伏市场,阳光家庭光伏持续加强品牌建设、产品创新、模式迭代、服务升级。深耕放心安吧服务战略,持续为用户、合作伙伴带来高质量电站服务与经营赋能,引领行业全面迈入更高价值维度的品质服务时代。持续放大产品及技术优势,迭代升级金融模式,联合中国工商银行发布“惠阳光2.0”新模式,全面降低安装门槛,提高用户收益,加快家庭光伏的全国普及。在业务快速发展同时,阳光新能源作为胸怀社会责任的企业公民,积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阳光正能量公益项目在富村、惠农、益童、助老等方面持续落地开展,阳光智慧教室、阳光桑榆驿站、阳光健康医站、阳光创富电站等公益项目相继建成,全面践行社会公益。面对政策及市场环境变化,阳光新能源主动拥抱变化,坚持技术实力派的战略定位,通过品牌、产品、渠道、服务全维发力,开发建设更多“多发电更友好”的电站产品,助力实现更高发电效能、更低度电成本,引领新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 (4)风电变流及传动产品 报告期内,公司自主研发的1800V-10MW双馈型风电变流器样机实现批量供货,推出1800V-16MW双馈风电变流器,彰显公司在向大功率风电转换技术领域大步迈进。公司自主研发的电网模拟电源,实现国内多家检测、认证机构批量使 用,多机并联解决方案得到客户高度认可,满足不同新能源品类、不同场景测试验证。报告期内,公司自主研发传动变频器正式投产使用,是目前国内功率等级最高的传动装备之一,最大运行功率可达100MW。 2025年公司持续加大风能业务、传动业务的战略投入,以研发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深耕风电电能转换领域新技术研发与应用,加速拓展风电变流、电控传动技术的协同业务,进一步提升在风电行业的品牌影响力。为全球客户提供卓越的风电电控、传动系统解决方案,携手合作伙伴共进,助力全球风电行业、传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5)氢能装备 报告期内,阳光氢能推行落实TPM/TQM管理工作、ESG体系建设工作,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安徽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安徽省创新型中小企业、安徽省产业创新中心、合肥市企业技术中心等称号。阳光氢能不断优化大型ALK电解槽 结构及关键部件材料,槽体能耗、运行功率及负荷区间位居行业先进水平,产品性能持续提升;创新开发SMS1000电解槽数字化管理系统,引领电解槽产业进入数智化新时代;持续升级智慧氢能管理系统,开展新能源交流/直流耦合制氢系统实证,夯实柔性制氢技术;1000Nm³/hALK电解槽、250Nm³/hPEM电解槽获得“CE”国际认证;碱性水电解制氢(ALK)系统和质子交换膜(PEM)水电解制氢系统双双获得中国氢能联盟颁发碳足迹评价证书。阳光氢能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动力源,报告期内,阳光氢能水电解制氢实证基地完成升级,测试容量跃升至30MW,构建起覆盖"材料-设备-系统"全链的数字化验证体系,已稳定运行15000多小时,为制氢技术发展提供了严谨的数据支撑,并获莱茵目击实验室认证、CNAS实验室认证,入选国家工信部重点培育中试平台。报告期内,阳光氢能国内中标中煤鄂尔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10万吨液态阳光项目”、安达市天楹风光储氢氨醇一体化项目、深能鄂托克旗风光制氢一体化合成绿氨项目等多个大型绿氢项目,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海外中标阿曼320MW绿色合成氨项目水电解制氢系统最大份额,斩获意大利、巴西等地项目,海外订单占比超50%,国际化竞争力逐步凸显。报告期内,阳光氢能直击海外绿氢项目痛点,与惠生工程联合推出MegaFlex“工厂即产品”绿氢一站式解决方案,以数智化柔性制氢技术、标准化一站式方案和模块化高效交付三大优势,为大规模新能源制氢市场提供范本,加速引领全球绿氢产业迈向高效、智能、可扩展的新阶段。——报告期内,阳光氢能多个大项目高效交付,加速绿氢项目落地。在全球最大规模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 中能建松原氢能产业园示范项目中,阳光氢能16套碱性制氢设备率先抵运,完成该项目首批电解槽设备吊装,为后续顺利交付奠定良好基础。在大冶市绿电绿氢制储加用一体化氢能矿场项目中,阳光氢能多套1000Nm³/hALK电解槽及200Nm³/hPEM电解槽成功产氢,标志着我国首套ALK(碱性)与PEM(质子交换膜)联合制氢系统正式落地,双技术耦合兼具ALK的低成本、高稳定性与PEM的快速响应、宽功率调节优势,为大规模绿电消纳提供了灵活解决方案。在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中,阳光氢能多套 对 碱性水电解制氢系统顺利完成安装调试,助推项目早日投运。报告期内,阳光氢能荣获北极星氢能网“氢能行业影响力企业”、碳索氢能“碱性电解水制氢设备领军企业”“PEM电解水制氢设备领军企业”“制氢电源领军企业”、氢能前沿“金氢奖-2025年度碱性电解槽领军企业”“2025年度PEM电解槽领军企业”“2025年度制氢电源领军企业”、高工氢电“氢电产业TOP50”等多项荣誉称号。 2、运营管理及其他 (1)企业文化 报告期内,公司正式发布《阳光电源企业文化管理指引》,进一步完善企业文化体系建设,首次在集团范围开展管理者 文化复盘项目,引导管理团队溯源业务决策背后的文化动因,进一步推动核心理念与业务实践深度融合。推出《阳光失败学Ⅱ》,通过汇集典型失败案例与反思经验,积淀知识经验与实践智慧持续赋能组织。全球文化传播与阳光特色活动持续开展,构建阳光TV、期刊、文化圈、公众号等多样化的宣传矩阵,传播阳光故事,激励价值观优秀榜样,更生动鲜活地展“现全球阳光人的风采。集团年会、阳光毅行及各类节日主题活动,融合多元文化,传递绿色理念,关注员工体验,仪式感”为团队凝聚力和组织归属感加码,持续打造开放、创新、充满活力的组织氛围。本年度联合中国电源学会主办阳光电源第五届高校创新大赛,吸引更多电力电子专业人才参与,搭建创新交流平台,进一步扩大阳光雇主品牌影响力。公司在全球范围斩获多项雇主品牌奖项,先后荣膺最具海外影响力的雇主大奖、幸福职场大奖,英国、印度、波兰、德国等海外分公司分获由《TheSundayTimes》、GreatPlacetoWork(卓越职场)、Kununu、ZeitVerlagsGruppe等国际权威机构颁发的荣誉认证。 (2)数字化转型 为提升公司运营效率,确保在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并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大力推进数字化变 革,以业务战略为导向,以数据驱动为核心,借助AI赋能企业智能决策,实现精益运营,助力全球引领。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行核心流程数字化和基于场景快速应用的双线并举战略,通过“1+7+3”策略推动企业运营数字化,以构建一套标准流程体系、七大业务领域数字化、实现“全球协同办公数据创新AI创新”三个创新点为目标,上半年共实施209个数字化项目,包括全球一体化数字化营销平台、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和全球智能制造运营体系等,实现全价值链业务透明,降本增效。在数据方面,建设数据湖仓一体底座,完善基础数据平台建设,上线推广45个数据应用,通过数据和智能算法结合,发挥数据价值,打造数据产品,支持各领域数字化创新,构建全球数字运营驾驶舱,提升公司数字化运行效率。在AI建设方面,从单一场景切入,将AI+智能体逐步渗入核心数字化场景,部署AI私有大模型和AI中台,结合AI/BI/RPA构建多领域智能体,赋能业务快速创新,提升运营效率,上半年共上线32个AI应用,覆盖研发、生产、销售、服务和综合管理等各个业务环节,进一步提升公司的运营效率和决策能力,加速公司数智化转型,实现全球数智运营。 (3)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公司践行“绿色使命成就美好”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持续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报告期内,公司完善ESG相关政策 制度建设,完成ESG数字化平台升级,加强全员ESG能力建设,持续赋能各业务环节可持续发展;更新ISO37301合规管理体系认证,并在德国Intersolar展会举办“FromDecadetoDecades,SustainabilityontheWay”ESG专题活动。公司可持续发展表现不断获得全球专业机构认可,2025MSCIESG评级提升至AAA,入选标普《可持续发展年鉴(中国版)2025》及 2025年《财富》中国ESG影响力榜,并获得WindESG评级AAA。公司积极推动企业运营更加生态友好,按期推进2028年运营碳中和、2038年供应链碳中和及2048年供应链净零排放目标的实现。公司持续开展公益慈善活动,回馈社会,成立阳光电源公益基金会,致力于通过专业力量推动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4)回购公司股份并实施股权激励计划 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对公司价值的认可,在综合考虑公司经营情况、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及发展前景等基础 上,报告期内,公司再次启动股份回购,截至报告期末,公司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股份约526万股,支付的资金总额约为人民币3亿元。为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司长效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充分调动公司员工的积极性,有效地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员工利益结合在一起,使各方共同关注公司的长远发展,按照收益与贡献对等的原则,报告期内公司实施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成功向874名激励对象以35.27元/股的授予价格共授予910.50万股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本次股权激励计划的开展与实施,有利于为公司可持续健康发展凝聚内生动力,将公司核心骨干人员的自身利益与公司未来的业绩增长、股东回报能力的提升深度绑定,有利于公司经营业绩、价值创造能力的持续提升,也为公司未来吸引和留住更多优秀员工、有效实施长期战略发展计划树立了导向。营业收入 43,533,124,447.18 31,019,765,002.51 40.34% 主要系业务规模增长所致。营业成本 28,576,035,628.96 20,964,224,484.44 36.31% 主要系业务规模增长带来的成本增长所致。销售费用 2,289,873,322.58 1,773,303,233.44 29.13%管理费用 837,696,437.72 525,879,218.94 59.29% 主要系人员薪酬及折旧摊销费增长较大所致。财务费用 -263,104,953.21 188,121,930.47 -239.86% 主要系本期受外汇汇率波动影响,公司汇兑收益金额大幅增加所致。所得税费用 1,538,225,926.20 901,900,247.70 70.55% 主要系本期利润总额同比大幅增长,计提的当期所得税费用增长所致。研发投入 2,037,242,865.60 1,486,161,563.40 37.08% 主要系本期加大研发项目投入,研发人员薪酬增加较多所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3,434,473,555.69 -2,603,706,947.75 231.91% 主要系本期销售回款增加所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944,394,453.06 -1,601,840,218.45 158.96% 主要系本期收回的理财产品大幅增加所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4,218,310,070.82 2,901,714,514.29 -245.37% 主要系本期支付的供应链金融款项增加所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193,280,961.08 -1,299,072,354.38 114.88% 主要系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金额增加所致。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适用不适用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没有发生重大变动。站则按照业务模式汇总列示。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类型DBT/EPC 当期确收规模(MW/MWH) 进展情况 光伏逆变器/风能变流器供 2、分布式光伏电站的相关情况 因报告期内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数量较多,因此逐项披露收入规模前十名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基本情况,对于其余电 站则按照业务模式汇总列示。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类型DBT/EPC 当期确收规模(MW/MWH) 进展情况 光伏逆变器/风能变流器进度不能合理确定的除外。本公司按照投入法确定提供服务的履约进度。履约进度按已经完成的为履行合同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占合同预计总成本的比例确定。于资产负债表日,本公司对已完工或已完成劳务的进度进行重新估计,以使其能够反映履约情况的变化。 本公司为客户提供的分布式户用电站建设业务,按照户用电站实际并网组件装机容量及相关协议约定的单价,确认电站建设收入。出售电站项目的情况 本报告期共计出售的分布式电站约1.81GW,平均交易不含税价格约2.68元/W,出售的分布式电站由客户自行安排或者委托运维。分布式DBT项目的质保分别按照设备和工程等行业标准执行,公司对DBT项目不提供融资担保。持有电站项目的情况 本报告期无新增持有的分布式电站。 四、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不适用 五、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2、主要境外资产情况 □适用不适用 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不适用 其他变动的内容:主要系大额存单利息变动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计量属性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是否 4、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六、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不适用 4、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 □适用不适用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不适用 (1)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情况 适用□不适用 (1) 本期 已使 用募 集资 金总 额 已累 计使 用募 集资 金总 额 (2) 报告 期末 募集 资金 使用 比例 (3) = (2) / (1) 报告 期内 变更 用途 的募 集资 金总 额 累计 变更 用途 的募 集资 金总 额 累计 变更 用途 的募 集资 金总 额比 例 尚未 使用 募集 资金 总额 尚未 使用 募集 资金 用途 及去 向 闲置 两年 以上 募集 资金 金额 向特 定对 象发 行股 票2021年10 月22 日 363,7 58.52 362,3 14.61 23,18 6.15 348,7 1、上述募集资金到位前,截至2021年10月11日止,公司利用自筹资金对募集资金项目累计已投入24,314.16万元。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自筹资金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募集资金24,314.16万元置换预先已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就上述募投项目的预先投入情况进行了鉴证,并于2021年10月12日出具了《关于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鉴证报告》(容诚专字[2021]230Z2674号)。 2、2021年10月21日,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和第四届监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银行承兑 汇票支付募投项目所需资金并以募集资金等额置换的议案》,同意公司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期间,使用银行承兑汇票支付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中涉及的款项,并定期从募集资金专户划转等额资金至公司一般结算账户。公司监事会、独立董事及保荐机构均发表了同意意见。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累计使用53,496.47万元银行承兑汇票支付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款项,且该53,496.47万元已通过募集资金置换。 3、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累计使用募集资金总额348,710.14万元,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为28,009.73万元,其中3,009.73万元存放于募集资金专户中,25,000.00万元购买理财产品尚未到期。 (2)募集资金承诺项目情况 适用□不适用 (1) 本报 告期 投入 金额 截至 期末 累计 投入 金额 (2) 截至 期末 投资 进度 (3) = (2)/( 1) 项目 达到 预定 可使 用状 态日 期 本报 告期 实现 的效 益 截止 报告 期末 累计 实现 的效 益 是否 达到 预计 效益 项目 可行 性是 否发 生重 大变 化 承诺投资项目 2021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2021年10月22日 1.年GW新能源发电装备制造基地项目 生产建设 否 240,343.09 241,787 240,343.09 23,15 224,519.元,其中:年产100GW新能源发电装备制造基地项目14,382.79万元,研发创新中心扩建项目9,474.31万元,全球营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457.06万元;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自筹资金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募集资金24,314.16万元置换预先已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就上述募投项目的预先投入情况进行了鉴证,并于2021年10月12日出具了《关于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鉴证报告》(容诚专字[2021]230Z2674号)。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情况 不适用项目实施出现募集资金结余的金额及原因 适用“全球营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年产100GW新能源发电装备制造基地项目”募集资金出现结余,主要原因系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募集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市场情况,在确保募投项目总体目标和质量的前提下,加强项目费用控制、监督和管理,节约了项目金额开支,从而节约了募投项目实际投资金额。 公司于2023年12月6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和第五届监事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结项并将节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鉴于公司2021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全球营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同意公司将节余募集资金人民币8,706.44万元(含银行利息,最终金额以资金转出当日银行结息金额为准)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用于公司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同时注销相应募集资金专户。2023年12月25日,公司“全球营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实际节余募集资金8,710.09万元,已全部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公司于2025年8月25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将节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鉴于公司2021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年产100GW新能源发电装备制造基地项目”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同意公司将节余募集资金人民币25,088.27万元(含银行利息,最终金额以资金转出当日银行结息金额为准)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用于公司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同时注销相应募集资金专户。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用途及去向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为28,009.73万元,其中3,009.73万元存放于募集资金专户中,25,000.00万元购买理财产品尚未到期。募集资金使用及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或其他情况2021年4月16日,公司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全权办理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相关事宜的议案》,授权董事会全权办理与2021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相关的全部事宜,包括但不限于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的募集资金具体使用安排等。2021年10月21日,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和第四届监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银行承兑汇票支付募投项目所需资金并以募集资金等额置换的议案》,同意公司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期间,使用银行承兑汇票支付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中涉及的款项,并定期从募集资金专户划转等额资金至公司一般结算账户。公司监事会、独立董事及保荐机构均发表了同意意见。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累计使用53,496.47万元银行承兑汇票支付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款项,且该53,496.47万元已通过募集资金置换。2024年8月23日,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和第五届监事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继续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的议案》,同意公司在不影响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正常实施的前提下,继续使用不超过人民币65,000万元的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在上述额度范围内资金可以循环滚动使用,使用期限自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不超过12个月。公司监事会、保荐机构均发表了同意意见。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余额总计25,000.00万元。 (3)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适用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6、委托理财、衍生品投资和委托贷款情况 (1)委托理财情况 适用□不适用 报告期内委托理财概况 (2)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 (3)委托贷款情况 □适用不适用 七、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不适用 八、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不适用 报告期内无对公司净利润影响达10%以上的子公司、参股公司。 九、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不适用 十一、报告期内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登记表 适用□不适用 接待时间 接待地点 接待方式 接待对象类型 接待对象 谈论的主要内容及提供的资料 调研的基本情况索引 2025年04月25日 不适用 电话沟通 机构 长江证券、财通证券、东吴证券等五百多位投资者 内容详见巨潮资讯网《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 20250425) 巨潮资讯网 《投资者关系 活动记录表》 (编号: 20250425) 2025年05月20日 不适用 网络平台线上交流 其他 线上参与公司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投资者 内容详见巨潮资讯网《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 20250520) 巨潮资讯网 《投资者关系 活动记录表》 (编号: 20250520) 十二、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 是□否 公司市值管理制度的制定情况见2025年4月26日披露的《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决议公告》。 公司是否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 □ 是 否 十三、“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 公司是否披露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公告。 □是 否公司为践行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及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的“要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要采取更加有力有效措施,着力稳市场、稳信心”的指导思想,公司制定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2024年2月26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的《关于“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的公告》(公告编号:2024-015)。报告期内,公司积极落实“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具体情况如下:在聚焦主业发展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5.33亿元,同比增长40.3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35亿元,同比增加55.97%,业绩持续增长。在研发创新方面,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20.37亿元,同比增长37.08%。报告期末,公司共有研发人员7,120人,其中,拥有博士学历的有115人,拥有硕士学历的有2,791人,研发人员占比约40%。公司重视技术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积累,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获得申请专利10,541件,其中发明5,690件、实用新型4,142件、外观设计709件,用领先的技术迭代和产品创新能力引领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公司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用技术创新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报告期内,光伏领域公司推出全球首款400kW+组串逆变器SG465HX及全球首款分体式模块化逆变器1+X2.0,实现效能大幅优化、损耗显著降低,系统效率提升;储能领域公司推出PowerTitan3.0智储平台、PowerStack255CS工商业液冷储能系统,实现安全、性能、成本最优平衡,助力储能多元价值时代。在股东回报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实施完成 年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向全体股东每 股派发现金股利 元,现金分红占当年度净利润的比例相较于2023年由15%提高至20%,分红总额相较于2023年由14.19亿增加至22.17亿。此外,公司完成2025年股份回购,回购金额达3亿元。在公司治理方面,报告期内,公司修订了《公司章程》《股东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等重要制度,完成监事会改革,根据《公司法》和《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的最新规定选举公司职工代表董事,进一步完善了公司治理结构。“ ”在投资者关系管理方面,公司重视与投资者的沟通,通过投资者热线、互动易在线互动平台,保障与投资者的沟通交流;此外,公司通过常态化召开业绩说明会,接待机构线下调研,举办电话会议,积极参加机构大型投资策略会等活动,与广大投资者开展交流互动,将公司发展规划、经营状况、财务情况、重大事项等信息及时、公开、透明地传达给市场参与各方,传递公司经营理念,展示公司的发展前景和长期投资价值,通过有效充分的交流,增进资本市场对公司的了解,树立公司良好的资本市场形象。ESG ESG在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完善 相关政策制度建设,完成 数字化平台升级,加强全员ESG能力建设,持续赋能各业务环节可持续发展;更新ISO37301合规管理体系认证,并在德国Intersolar展会举办“FromDecadetoDecades,SustainabilityontheWay”ESG专题活动。公司可持续发展表现不断获得全球专业机构认可,2025MSCIESG评级提升至AAA,入选标普《可持续发展年鉴(中国版)2025》及2025年《财富》中国ESG影响力榜,并获得WindESG评级AAA。“ ”未来,公司将继续践行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为稳市场、稳信心积极贡献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