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瑞浦(688536)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公司坚持平台化发展的经营策略,持续进行研发投入和产品迭代,不断丰富产品矩阵,优化产品成本,精准投放资源,进一步提升各产品线竞争力。经历前期市场需求不及预期和库存逐步去化后,公司下游终端需求回升,报告期公司业务在汽车、AI服务器及其相关通信、新能源(光伏逆变、储能等)、电源模块、电网、工控、测试测量、家用电器等市场持续成长,且通过与创芯微的业务融合,公司实现了在工业、汽车、通信、消费电子四大市场的全面布局,公司整体出货量和营收实现大幅增长。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49亿元,同比增长87.33%,公司营收已实现连续5个季度的稳步增长;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568.67万元,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815.38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2025年上半年,公司信号链芯片实现销售收入6.43亿元,同比增长53.66%;电源管理芯片实现销售收入3.06亿元,同比增长246.11%。 2025年上半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46.38%,较上年同期减少1.65个百分点。其中,公司信号链芯片产品毛利率为50.37%;电源管理芯片产品毛利率为38.12%。 2025年上半年末,公司货币资金及理财余额约36.50亿元,资产负债情况良好。 现将2025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情况总结如下: (一)全面布局“工业、汽车、通信、消费”四大市场,工业、汽车领域优势明显受行业去库存、市场端需求恢复,及公司推出更多新产品、加大市场拓展的影响,报告期,公司工业、汽车、通信、消费电子四大主要市场销量及收入均取得增长。 工业市场:公司产品在工业市场应用领域覆盖面广,性能、型号不断更新迭代,全国产供应链产品不断扩充。报告期,公司在新能源(光伏逆变、储能等)、电网基础设施、工业电源模块、测试测量(电池检测等)、工业控制、电器等市场应用领域收入进一步增长,运放、ADC、接口、电源管理、隔离等产品在工业市场出货量持续增加,工业市场营业收入大幅增长。 汽车市场:公司与多家Tier1公司、车企保持深入合作关系,车规级产品已在智能驾驶、车身控制、动力系统、车载视频、照明等多个系统中应用,报告期总成交客户数量、客户平均产品采购类别及采购量进一步增加,带动整体出货量及营业收入实现增长。 通信市场:无线基站市场业务稳中有升;光模块市场业务继续增长,其中AFE产品在光模块市场领域份额提升;在通用及AI服务器市场,公司I3C、多路电流和功率采集等新产品开始陆续出货。 消费电子市场:报告期锂保芯片在手机、移动电源、无线麦克风等市场业务实现增长,市场拓展范围持续扩大,除继续深耕手机、可穿戴等主要市场,产品应用与推广已深入更多细分领域;公司在消费电子领域的产品矩阵及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二)丰富产品布局,持续夯实产品力,实现卓越的产品性能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信号链+电源管理”双轮驱动,持续保持研发投入力度,不断丰富产品矩阵,产品战略布局清晰,报告期进展如下: 信号链产品在精度、线性度、带宽、动态范围、温度稳定性、抗干扰能力等关键性能指标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客户需求,在工业、通信、汽车电子等领域已经实现了全品类的应用覆盖。报告期内,公司推出的重要产品包括:面向工业市场,公司推出138dB的高共模抑制比、高阻抗低噪声仪表放大器;16bit高精度电流输出DAC等。面向汽车市场,公司推出集成CAN、电源、复位看门狗的SBC,性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逻辑产品处于研发送样阶段。面向通信市场,公司推出可自动方向检测、宽电压及温度范围、高速传输的4位或8位双向电平转换器。 电源管理产品是公司核心战略产品线。公司不断推出电源管理新料号,产品型号及数量快速扩充,报告期内公司推出的重要产品包括:面向汽车市场,公司推出带看门狗和手动复位功能的车规级低压监控芯片;全新车载级精密并联基准芯片;75V输入、原边反馈模式、内部集成100V/1.5A功率开关的反激式转换器;超低静态电流的降压变换器;用于ADAS、车身电子等领域的2A、4A高边开关;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升压和降压开关电源;车规级产品品类进一步拓展,多款48V架构的产品已在研发中,支持80V共模耐压等级。面向通信及工业市场,公司推出集成三通道、支持I²C/SMBus接口的高侧电流与总线电压监控芯片;36V高共模输入电流检测比较器;支持75V的高边开关ORing控制器等。面向消费电子市场,公司推出新一代精密可调限流负载开关,满足消费电子、便携式设备及智能硬件等领域对高效能严苛需求;更新迭代多串锂保芯片,满足电动自行车、储能电源、电动工具、扫地机器人、UPS后备电源等领域多元化应用需求;推出单节正端锂保芯片,服务手机等消费类电子领域。 数模混合产品报告期内围绕新增应用持续推进新产品的立项和研发,用于新一代5G基站的64通道模拟前端AFE已量产,用于光通信的模拟前端正在加速研发。 (三)以高水平研发实力,构筑技术领先优势 集成电路产业作为技术、资金与高素质人才高度密集的领域,其持续的研发投入是保持技术领先、确保产品性能稳定可靠的关键。公司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满足市场对高质量产品的需求,从而实现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公司始终将研发团队的建设和研发过程的管理放在首位,并保持高水平的研发投入。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共计2.68亿元,同比增长3.98%,占营业收入的28.29%;公司研发技术人员共计520人,占公司总员工人数的62.95%,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60.58%。秉持公司“正直、责任、合作、创新、成长”的价值观,优秀的研发人才队伍,为公司的产品研发和技术领先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公司在建立技术优势的同时,持续提升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申请国内发明专利614项、实用新型专利146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286项;累计获得国内发明专利178项,实用新型专利99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281项;通过专利布局,公司为技术创新构建了坚实的知识产权保护屏障。 (四)提升COT工艺及自主测试能力,助力成本优化与客户服务 公司持续开展国内国外双循环供应链布局,构建灵活稳健的供应链体系。2025上半年,公司继续开展成本及库存优化工作,COT自有晶圆工艺能力进一步增强;且报告期公司成功通过多家行业知名客户审核,公司产品和服务获得客户认可。 公司全资设立的车规级苏州测试中心上半年正式获得IATF16949认证,提升测试产能、降本增效、体系建设工作稳步推进中,将赋能公司中高端产品测试能力自主可控,公司服务客户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五)积极推进创芯微并购整合,圆满完成3.83亿元配套融资 外延并购能够有效推动公司战略布局的拓展与各业务间的互补协同,是公司的重要发展战略。 2025年上半年,公司积极推进对创芯微的并购整合,围绕销售、研发、运营端的业务融合工作不断深入,并共同营造具有广泛共识的企业文化。公司与创芯微将持续在质量管控、客户资源、IP共享、产品定义等方面发挥协同效应。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已成功完成并购创芯微100%股权的3.83亿元配套融资的股份发行及登记工作。 受益于2025年上半年消费电子市场回暖的影响,创芯微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68亿元,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影响之后的净利润为3,642.46万元。并购融合为公司开辟了新的业务增长点,公司整体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非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指标变动情况分析及展望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