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博股份(002323)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4-12-31 | 信息来源 | 2024年年度报告 | 经营情况 |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装修装饰业的披露要求 (一)金属屋面系统行业 2024年,中国金属屋面系统市场规模同比增长约6%-8%,增速较2023年略有放缓,但仍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全球市场 方面,金属围护系统规模因北美、欧洲及亚太地区基建需求增长而保持稳定扩张,年增长率约 4%-5%。行业主要的增长领域集中于新能源基建(如风电、光伏基地)、数据中心、工业厂房等新型建筑需求,该占比提升至40%以上。 1、强制性绿色建筑标准升级屋顶光伏覆盖率强制要求 住建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24 版)》明确要求新建公共建筑屋顶光伏覆盖率不低于 30%,推动金属屋面与光伏一 体化(BIPV)技术加速落地。政策直接拉动 BIPV 在工业厂房、商业建筑中的渗透率,相关项目占比提升至 18%。环保材料强制替代全国范围内禁止使用VOC(VOC为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英文缩写)含量超过80g/L的非环保型涂层材料,倒逼企业采用水性涂料、高耐候镀层等低碳工艺。部分省市(如长三角、珠三角)进一步要求金属围护系统材料回收利用率不低于90%,强化全生命周期环保管理。 2、宏观经济与产业链影响基建与地产分化显著 全国的基建投资增速 4.5%,重点投向新能源基地、交通枢纽等,带动工业金属屋面需求增长12%。房地产新开工面积 同比下降9%,但存量改造市场(旧改、商业建筑翻新)占比升至 25%,成为新增长点。原材料价格波动与成本压力镀铝锌板全年均价同比下跌8%,但第四季度受国际铁矿石涨价影响反弹6%,中小企业利润率压缩3-5个百分点。铝材价格受能源成本上升影响波动加剧,推动企业转向轻量化复合材料替代。国际贸易与区域竞争欧美对华钢铝制品加征关税至 22%,出口导向型企业加速向东南亚布局(如越南、印尼设厂),规避贸易壁垒。国际标准接轨与贸易壁垒应对中国金属屋面行业协会联合头部企业发布《低碳金属围护系统技术规范》,推动产品标准与欧盟 CE 认证、美国 FM 认证对接,助力企业突破欧美加征关税(22%)的贸易壁垒。政策鼓励企业通过“一带一路”沿线设厂(如东南亚)规避出口限制,海外订单量同比增长15%。 3、财政补贴与税收优惠倾斜BIPV项目补贴加码 中央财政对BIPV项目的补贴从2023年的0.2元/瓦提高至0.3元/瓦,22个省市同步推出地方配套补贴(如江苏省额外补贴 0.1元/瓦)。纳入“绿色建材下乡”目录的金属屋面产品可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免 10%的优惠。城市更新专项基金支 持住建部将金属屋面改造纳入城市更新项目财政支持范围,老旧建筑节能改造中金属屋面占比要求提升至25%。 4、区域差异化政策导向 行业市场需求饱和,竞争加剧,头部企业通过旧改项目维持市场份额(如上海、广州旧厂房改造订单占比超 30%)。 中西部地区,新能源基建项目密集落地(如内蒙古风电基地、四川数据中心),订单量同比增长12%-15%。东部沿海地区 上海、广东等地试点“建筑碳排放限额”政策,要求新建金属屋面系统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强度下降20%,推动轻量化复合材料(如铝合金夹芯板)应用占比提升至 25%。中西部地区内蒙古、四川等新能源基地集中区域出台专项政策,对风电/光伏配套金属屋面项目给予土地审批简化、融资贴息等支持。 (二)新能源光伏行业 2024年,新能源光伏行业在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 1、全球光伏市场增长 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同比增长约35.9%,预计2025年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全球装机量可能达到531-583GW。 中东、非洲和东南亚成为主要增长点,而欧洲、美国等成熟市场增速可能放缓。其中,中国市场的表现尤为瞩目,2024年 中国光伏新增装机277.57GW,同比增长28.3%,预计2025年仍将保持高位。我国的政策支持、用电需求增长和绿色转型是主要驱动力。分布式光伏成为增长新引擎,2024年中国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占比提升至60%。集中式电站则向“光伏+储能”模式转型,西北地区大型基地项目配套储能比例超30%。 2、行业政策环境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 11亿吨标准煤以上。国家能源局《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指出2025年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将提高到60%左右。 3、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光伏技术正从PERC向N型电池(如TOPCon、HJT、BC)快速切换,2024年TOPCon技术预计占全球装机的60%。钙钛矿叠层技术:钙钛矿叠层、XBC电池等新技术也被纳入行业路线图,转换效率提升和成本下降是核心方向。国家能源局发 布新政,明确要求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并通过修订《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将组件光电转换效率门槛提升至23.5%。工信部强化产能预警机制,将新建项目的资本金比例和技术指标要求同步提高,倒逼企业从“拼产能”转向“拼技术”。 4、市场机制完善 广东、浙江等地已试点“绿电交易溢价机制”和“分布式光伏市场化交易平台”,允许项目通过虚拟电厂参与跨省现 货市场。2024年上半年抢装潮推动各省电价机制调整,分布式光伏需通过“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平衡收益。 2024年,新能源光伏行业在全球和中国市场的推动下,实现了快速增长。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为行业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动力。未来,随着N型电池技术和钙钛矿叠层技术的普及,光伏市场将继续扩大。同时,市场化改革和绿电交易机制的完善将进一步促进光伏行业的健康发展。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293.49万元,同比-55.6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104.61万元。报告期 末,公司总资产103,941.49万元,同比-17.7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0,984.20万元。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主要包括金属屋(墙)面围护系统业务和新能源光伏业务。公司作为金属屋面围护行业首家A股上市公司,从事的金属屋(墙)面围护系统、智能金属屋面系统主要服务于中高端公共建筑领域,包括体育场馆、机场航站楼、高铁站房、文化艺术中心、会议会展中心等。公司在资质范围内向建设单位提供施工总承包服务,以及向其他工程施工总承包方提供工程专业承包服务。公司根据建设单位或者其他工程施工承包单位就工程施工总承包或者专业分包的招标要求进行投标,确定中标后,公司预付投标保证金和履约保证金,而后组建项目部,在合同工期内开展工程施工(包括施工组织设计、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核算、工程分包等),项目部根据工程建设进度确认收入,建设单位或者其他工程施工承包单位根据工程完工量向项目部支付工程价款,工程完工后,建设单位保留一定比例的工程质保金。在设计、施工和竣工交付过程中充分应用BIM及相关信息化技术,提高工程质量,有效控制成本,提升工程效率,通过基于BIM的5D协同管理平台进行项目的精确总控。公司结合屋顶技术优势,逐渐向智能建筑板块进行有效延伸,从屋顶开始延伸到智能建筑,通过高度智能化实现大数据共享,进行识别操作和能源节约,在物联网领域不断推进技术创新与发展,融入智慧城市的建设。公司新能源业务范围涵盖了“风、光、储”三大领域,提供绿色新能源开发、新能源电站EPC总包、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微电网系统的建设与运维等业务板块。公司致力于新能源开发、光伏产品应用、光伏工程、光伏并网电站、离网电站、商业电站、工业电站、家用电站规划、可行性研究、设计和EPC总承包等服务,始终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集约化新能源服务方案。分布式光伏方面,公司主要从事EPC工程业务范畴,业务涵盖BAPV(在现有建筑上安装的光伏系统)和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提供包括项目前期咨询、方案设计、设备采购、施工承包、并网调试、电站试运行、质量验收、运营维护、项目建设等服务,始终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光伏电站一体化能源解决方案,依托自身在公共建筑领域金属屋面围护系统行业的积累,拥有发展分布式光伏业务的先发优势。公司贯彻重技术,重研发,重项目管理的经营方针,针对行业大量非标建筑的主要特点,通过大量的技术创新和技术专利应用,根据各项目设计参数采取项目原材料定制化生产,减少了施工变更和材料浪费,提升了施工效率,提高了环保节能效益,并大大降低公司风险和管理成本。2024年 2023年 同比增减金额 占营业收入比重 金额 占营业收入比重营业收入合计 342,934,926.97 100% 772,788,233.57 100% -55.62%分行业金属屋面工程 204,807,714.34 59.72% 575,048,449.21 74.41% -64.38%光伏业务 109,899,326.53 32.05% 130,261,528.27 16.86% -15.63%软件及设计 2,687,134.25 0.78% 4,043,336.80 0.52% -33.54%新能源业务 63,138,763.53 8.17% -100.00%电梯安装业务 2,409,160.55 0.70% 100.00%其他业务收入 23,131,591.30 6.75% 296,155.76 0.04% 7,710.62%分产品金属屋面工程 204,807,714.34 59.72% 575,048,449.21 74.41% -64.38%光伏业务 109,899,326.53 32.05% 130,261,528.27 16.86% -15.63%软件及设计 2,687,134.25 0.78% 4,043,336.80 0.52% -33.54%新能源业务 63,138,763.53 8.17% -100.00%电梯安装业务 2,409,160.55 0.70% 100.00%其他业务收入 23,131,591.30 6.75% 296,155.76 0.04% 7,710.62%分地区国内 342,934,926.97 100.00% 772,788,233.57 100.00% -55.62%分销售模式 (2) 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 □适用 不适用 (3) 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 否 (4) 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营业成本构成 行业分类 (6) 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 否 (7) 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8) 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3、费用 4、研发投入 适用 □不适用 主要研发项目名称 项目目的 项目进展 拟达到的目标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基于数字孪生建模的太阳能项目数字平台研究 通过该平台的规划、设计和运维,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性。2024年10月份完成测试和部署,并交付和运营。 实现太阳能项目的优化,并在能源、经济、环境和运维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改进。 同时,项目也将关注太阳能项目的可持续性和可靠性,以确保长期的运行和发展。 更好地将光伏项目控制在合理的投资范围内,实现可持续的经济效益,以吸引投资者和持续发展。金属屋面保温性能的综合优化与构造系统开发 为了提升建筑节能环保,降低建筑碳排放,提高建筑的舒适性和室内环境质量。2024年9月项目完成,成果发布。 通过优化金属屋面的保温性能,探索其传导机制,实现建筑的保温节能。 实现绿色建筑的节能环保要求,为零碳建筑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提升了公司的竞争力。直立锁边金属屋面光伏系统抗风、气密与水密性能研究 随着钢结构建筑的普遍应用,需要对钢结构建筑的抗风性能、气密性能以及水密性能进行研究,保证钢结构建筑的使用功能满足要求。 各阶段的计划已完成,形成成果报告。 确保钢结构建筑的围护系统满足设计要求,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对公司在钢结构建筑的项目承接具有品牌效应,同时增强了公司在钢结构建筑的技术实力,进一步完善了建筑的各项功能指标。户用光伏钢结构支架系统设计 在于开发一种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的钢结构支架系统,以支持户用光伏电站的建设。通过优化支架设计,提高光伏系统的安装效率和长期稳定性,促进光伏发电在家庭中的普及应用。2024年10月份完成系统设计,并运用于户用光伏项目。 设计出一种适应不同屋顶类型和环境的钢结构支架系统;提高安装效率,减少安装时间和成本。 提升公司技术实力、扩大市场份额、增加经济效益、促进可持续发展。专利专项研究研发效应,增强公司的软实力。 按照要求完成专利研发 通过专利的研发,增强公司在行业里的竞争力,提高公司的技术实力,夯实企业引领行业发展的目标。 提高了公司在行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引领行业健康发展,完善了行业的产品规范。日照别墅区光伏研发项目 推动绿色能源的应用,减少碳排放;提高别墅的能源自给率,降低能源成本;示范和推广光伏技术在居民区的应用。2024年8月份竣工验收 降低别墅能源成本、提高别墅住户的生活质量和环境友好度。 提升公司在绿色能源领域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为公司开拓更多居民区光伏项目提供经验和案例,促进公司业务的多元化发展,增加新的利润增长点。一种多光伏建筑用光伏板 开发和推广一种适用于多光伏建筑的光伏板。这种光伏板需要具有高效能、高可靠性和适应性,以满足建筑物集成光伏系统(BIPV)的需求。2024年4月完成 提高光伏板的转换效率,使其在阳光下能够更多地转化为电能;增强光伏板的耐用性和抗环境能力,确保其在使用寿命期内稳定工作。实现光伏板与建筑结构的无缝融合,不影响建筑美观。 公司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光伏板技术,提升公司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竞争力;能够拓展公司的产品线,增加新的收入来源;提高公司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品牌形象,吸引更多注重环保的客户和投资者。一种光伏建筑安装板的安装结构 提升光伏建筑一体化效能、增强安全性与适应性、推动绿色建筑发展。2024年4月完成 通过模块化设计,缩短安装周期、降低维护成本。 带动光伏组件、储能系统等配套产品销售。一种光伏建筑板模组 提升建筑能源自给率、模块化设计与快速安装、推动建筑美学与功能性融合2024年4月完成 提高发电效率、推动户用光伏系统综合成本下降、拓展至高端住宅市场,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巩固公司在BIPV领域的技术领先性;推动公司向绿色能源综合服务商转型;助力客户实现碳减排目标。 5、现金流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业务量下降销售回款下降所致。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对外投资清算金额流入所致。 (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偿还融资借款增加所致。 (4)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下降主要系报告期内经营活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下降及投资活动现金流 量净额增加所致。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本年度净利润存在重大差异的原因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五、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 不适用 2024年末 2024年初 比重增减 重大变动说明 金额 占总资产比例 金额 占总资产比例货币资金 43,344,479.42 4.17% 102,417,863.84 8.11% -3.94%应收账款 208,143,873.87 20.03% 252,725,384.83 20.01% 0.02%合同资产 431,412,627.25 41.51% 415,533,074.79 32.90% 8.61%存货 14,756,183.33 1.42% 2,902,153.57 0.23% 1.19%投资性房地产 3,425,665.54 0.33% 3,799,126.09 0.30% 0.03%长期股权投资 49,133,162.92 4.73% 56,648,921.15 4.48% 0.25%固定资产 5,556,185.94 0.53% 7,354,036.01 0.58% -0.05%使用权资产 12,511,856.67 1.20% 25,632,990.16 2.03% -0.83%短期借款 136,771,833.32 13.16% 94,988,359.19 7.52% 5.64%合同负债 40,995,918.85 3.94% 2,621,446.63 0.21% 3.73%租赁负债 9,148,889.40 0.88% 16,490,491.40 1.31% -0.43%境外资产占比较高□适用 不适用 2、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金融资产投资 (1) 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 (2) 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