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奕瑞科技(688301)经营总结 | 截止日期 | 2025-06-30 | 信息来源 | 2025年中期报告 | 经营情况 |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主要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国内市场需求逐步回暖,复杂变化的内外部环境为行业和公司带来了未知挑战以及新的机遇。面对当前市场环境,公司团结一致、攻坚克难,整合现有优势资源,积极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秉承“让最安全、最先进的X技术深入世界每个角落”的愿景,专注于“创新、卓越、协作、共赢、钻研、拼搏”核心价值观,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公司持续强化新技术与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完善高性能多尺寸探测器产品线,前瞻性拓展新型探测器技术;深化平台化研发战略,加大对高压发生器、球管、组合式射线源等关键核心部件产品的投入;加速推进X线综合解决方案的落地,紧密追踪市场需求变化与技术演进趋势。 在市场拓展方面,公司积极布局海内外市场,深度耕耘重要客户,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同时,通过供应链精细化管理和降本增效举措,保障了供应链的稳定高效,持续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品牌影响力显著增强。公司将坚定数字化X线核心部件及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的战略方向,着眼于未来长远发展。 (一)技术研发创新方面 公司继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持续增加研发投入,密切追踪最新的技术及发展趋势,持续开展对多种核心部件及解决方案相关的新技术研究,加快产品创新。报告期内,公司实现研发投入15,423.66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4.46%,并新增各类型IP登记或授权共计70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32项(以获得证书日为准,下同)。同时,公司在继续加强对现有X线数字探测器的传感器设计和制程技术等核心技术进行完善的同时,根据现有产品及技术结构,继续推进“数字化X线探测器关键技术研发和综合创新基地建设项目”(“公司总部及研发中心”),项目加大公司对CMOS探测器、TDI探测器、CT探测器、SiPM探测器、CZT光子计数探测器等新型探测器的研发投入。 经过多年筹划及布局,高压发生器、射线源、球管等新核心部件领域也完成基础布局,并取得较好成果,90kV、110kV、130kV、150kV及180kV多款微焦点射线源进入量产销售,同时完成225kV、240kV微焦点射线源的研发,打破该领域同类型产品被进口设备垄断的局面。同时,公司推出新系列残余气体分析仪(RGA),包含CIS系列、HRP系列以及高性能版本OIS系列,目前相关产品已在多个典型用户进行集成验证,部分型号已实现小批量销售,RGA所用核心部件分子泵已经实现自主设计、生产,进一步提高关键核心部件的自主可控,实现公司在科学仪器的跨领域创新。 依托不断完善的研发管理机制和创新激励机制,公司在不断激发技术研发人员的工作热情的同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搭建更好的研发实验环境,为技术突破和产品创新提供重要的基础和保障。位于张江科学城,计划总投资超14亿元的公司总部及研发中心主体工程已竣工。该项目总建筑面积超7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公司配套设施、研发环境及工作环境将大幅优化提升,科技成果将加速转化,加快公司达成全球领先的数字化X线核心部件及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的目标。 (二)市场拓展方面 报告期内,公司在深度挖掘现有客户需求的同时,继续加强对普放、齿科、工业、兽用等新客户、新领域的拓展,积极参与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展(CMEF)、欧洲放射学年会(ECR)、阿拉伯国际医疗器械展会(ArabHealth)、德国科隆国际牙科展览会(IDS)、深圳国际电池技术展览会(CIBF)等全球重要行业展会,将公司前沿新产品如CT探测器关键组件和材料、CMOS探测器、球管等带给国内外客户。同时,公司继续加强全球化服务平台的搭建,在美国、德国、韩国、印度、日本和墨西哥均建立了海外销售及客户服务平台,并在巴基斯坦、巴西、南非等地建立了海外销售团队。 报告期内,多个大客户的多项产品继续保持良性增长。目前,公司已成为韩国齿科CBCT市场探测器主要供应商之一,与全球头部齿科设备供应商开启稳定合作,同时,随着国内医疗设备市场回暖,公司积极参与和支持下游客户集采项目并陆续中标,后续政府集采项目的持续推进,国内医疗影像业务有望进一步加速,C型臂、乳腺、胃肠等高端动态探测器产品表现亮眼。此外,公司在高压发生器、组合式射线源等新核心部件及解决方案方面取得显著增长,同比增长超50%,C臂解决方案产品已向多个国内头部客户实现批量交付并成功打开韩国市场,兽用及工业CT等综合解决方案形成批量销售。 (三)供应链优化方面 报告期内,随着公司整体交付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全面提升生产运营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成为供应链的重点工作之一。公司紧密把握数字化发展趋势,在产品生产经营环节积极运用数字化手段,加快数字化转型,将制造执行(MES)、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企业资源管理软件(SAP)、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和办公自动化(OA)系统等诸多管理系统与智能化设施设备结合到生产运营过程中,以高效供应驱动业务增长。随着海宁生产基地及太仓生产基地(二期)的投产,美国克利夫兰工厂投入运营,合肥生产基地基本完工,公司在全球工厂布局已达6处,“1总部+6基地”的全球布局加速落地。 (四) 财务及内控体系方面 公司不断加强财务核算及财务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完善各项会计核算、预算、成本控制、审计及内控制度,为财务管理和企业决策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进一步完善公司内部审计、风险控制机制、责任追究制度、风险预防和保障体系,完善内部合同管理体系,制定并完善管理标准、流程及制度,持续关注并优化库存管理,规范经营行为,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报告期内,公司SAP系统在上海总部及主要子公司稳定运营,为集团财务、研发、采购、计划、生产、销售及质量一体化数据运营体系塑造坚实基础,同时,公司已完成对其他主要子公司系统及培训覆盖,力图为生产、运营构筑真正系统化、高效化、全球化的先进管理体系。 (五) 人力资源体系方面 为应对公司快速发展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除了从外部引入各业务职能的中高端人才,持续通过校招引入新生力量进行系统培训,结合内部人才培养及发展体系,识别高潜人才,大胆任用新人,鼓励并推进技术前端及市场后端的知识技能融合,并在内部促进人才流动,结合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员工绩效评价及薪酬激励体系,进一步提升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真正将长期激励与员工发展结合并落入实处。 非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指标变动情况分析及展望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
|